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与文克玲教授商榷: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2013-04-07 20:25 351 查看
与文克玲教授商榷: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文克玲教授在我和其他博主的博文下,发表评论:“基础研究5%,应用研究15%,技术开发80%”。我相信文教授发布的数据来源是有依据的,但令人遗憾的是98%以上的一线科研人员感觉不到国家层面有什么应用研究。本人对高校的科研和企业的科研略知一二,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1. 基础研究情况

基础研究中973可以说与98%以上的一线普通科研人员没有关系,自然基金中青年基金还算好一些,这两年资助率有所提高,而杰青、重点项目、重大项目也与98%以上的一线普通科研人员不沾边,即便是面上项目80%也被圈内牛人所分割,要么想办法弄到自己手下,要么分给自己手下的人或者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只有20%是不靠圈内裙带关系而靠论文实力争取到的,科学网上时常有论文牛人报怨自己的基金被封杀,这说明20%的所谓公正性也在逐年下降。因此,可以保守的估计,基础研究经费中的90%被各类大小牛人所瓜分。

2. 应用研究情况

863高科技项目是国家层面的应用研究,投下去的钱的确不少,应该说文教授所指的15%中的大部分投到这里面去了,少部分是各类省级项目。然而大家都知道98%以上的一线科研人员是拿不到863项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一线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因此,一线科研人员报怨国家没有应用研究是不无道理的,他们希望国家重视应用研究,我认为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3. 技术开发情况

技术开发项目的绝大多数是企业投入的,一小部分是国家投入的。据我所知地方上一个技术开发类项目的财政补助费为自筹经费的5-10%,按照这个比例推算所谓技术开发费90%以上是企业自筹的。国家创新基金、国家星火、国家火炬、工信部及其他部委项目都投给那些会跑关系的企业了,真正有实力、有报负的企业不愿意花精力去申请,除非国家白给。企业自筹项目中,象联想、华为以及少数几家国内汽车企业等在实打实的搞技术开发,而大多数是为寻求避税或申请政府经费而虚构技术开发费。

我并不反对国家重视基础研究,但应在确保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大应用研究的投入,特别是要让一线科研人员起码能感受到应用研究的存在。学术研究不一定要求全部实用,甚至错误的结果也应允许发表,以免他人少走弯路,但应用研究一定要实用可行,要能转化为核心技术,这样国家才能真正进入科技强国的行列。国家应用研究只扶持少数几个样板工程,事实证明效果并不理想,问题道是不少,在这里就不展开了。目前国家的应用研究使我想到了样板戏,文革时期那几部样板戏无论唱腔还是动作可以说做到了极致,但却并未带来整个国家文化事业的繁荣,相反阻碍了其发展。国家要进入科技强国行列,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有无数种材料、无数种元器件、无数种工艺、无数种产品和无数种装备需要研发,只搞几个样本工程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充分调动、发挥广大一线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