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Linux终端下 GCC基本用法

2013-03-23 20:43 507 查看
<转载自:http://developer.51cto.com/art/200609/32317_1.htm,http://developer.51cto.com/art/200810/94747.htm>

初学时最好从命令行入手,这样可以熟悉从编写程序、编译、调试和执行的整个过程。编写程序可以用vi或其它编辑器编写。编译则使用GCC命令。要往下学习首先就得熟悉GCC命令的用法。

GCC命令提供了非常多的命令选项,但并不是所有都要熟悉,初学时掌握几个常用的就可以了,到后面再慢慢学习其它选项,免得因选项太多而打击了学习的信心。

一. 常用编译命令选项

假设源程序文件名为test.c。

1. 无选项编译链接

用法:#gcc test.c

作用:将test.c预处理、汇编、编译并链接形成可执行文件。这里未指定输出文件,默认输出为a.out。

2. 选项 -o

用法:#gcc test.c -o test

作用:将test.c预处理、汇编、编译并链接形成可执行文件test。-o选项用来指定输出文件的文件名。

3. 选项 -E

用法:#gcc -E test.c -o test.i

作用:将test.c预处理输出test.i文件。

4. 选项 -S

用法:#gcc -S test.i

作用:将预处理输出文件test.i汇编成test.s文件。

5. 选项 -c

用法:#gcc -c test.s

作用:将汇编输出文件test.s编译输出test.o文件。

6. 无选项链接

用法:#gcc test.o -o test

作用:将编译输出文件test.o链接成最终可执行文件test。

7. 选项-O

用法:#gcc -O1 test.c -o test

作用:使用编译优化级别1编译程序。级别为1~3,级别越大优化效果越好,但编译时间越长。

二. 多源文件的编译方法

如果有多个源文件,基本上有两种编译方法:

[假设有两个源文件为test.c和testfun.c]

1. 多个文件一起编译

用法:#gcc testfun.c test.c -o test

作用:将testfun.c和test.c分别编译后链接成test可执行文件。

2. 分别编译各个源文件,之后对编译后输出的目标文件链接。

用法:

#gcc -c testfun.c //将testfun.c编译成testfun.o

#gcc -c test.c //将test.c编译成test.o

#gcc -o testfun.o test.o -o test //将testfun.o和test.o链接成test

以上两种方法相比较,第一中方法编译时需要所有文件重新编译,而第二种方法可以只重新编译修改的文件,未修改的文件不用重新编译。

警告功能

当GCC在编译过程中检查出错误的话,它就会中止编译;但检测到警告时却能继续编译生成可执行程序,因为警告只是针对程序结构的诊断信息,它不能说明程序一定有错误,而是存在风险,或者可能存在错误。虽然GCC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警告,但前提是你已经启用了它们,否则它不会报告这些检测到的警告。

在众多的警告选项之中,最常用的就是-Wall选项。该选项能发现程序中一系列的常见错误警告,该选项用法举例如下:

$ gcc -Wall test.c -o test

该选项相当于同时使用了下列所有的选项:

◆unused-function:遇到仅声明过但尚未定义的静态函数时发出警告。

◆unused-label:遇到声明过但不使用的标号的警告。

◆unused-parameter:从未用过的函数参数的警告。

◆unused-variable:在本地声明但从未用过的变量的警告。

◆unused-value:仅计算但从未用过的值得警告。

◆Format:检查对printf和scanf等函数的调用,确认各个参数类型和格式串中的一致。

◆implicit-int:警告没有规定类型的声明。

◆implicit-function-:在函数在未经声明就使用时给予警告。

◆char-subscripts:警告把char类型作为数组下标。这是常见错误,程序员经常忘记在某些机器上char有符号。

◆missing-braces:聚合初始化两边缺少大括号。

◆Parentheses: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忽略了括号,编译器就发出警告。

◆return-type:如果函数定义了返回类型,而默认类型是int型,编译器就发出警告。同时警告那些不带返回值的 return语句,如果他们所属的函数并非void类型。

◆sequence-point:出现可疑的代码元素时,发出报警。

◆Switch:如果某条switch语句的参数属于枚举类型,但是没有对应的case语句使用枚举元素,编译器就发出警告(在switch语句中使用default分支能够防止这个警告)。超出枚举范围的case语句同样会导致这个警告。

◆strict-aliasing:对变量别名进行最严格的检查。

◆unknown-pragmas:使用了不允许的#pragma。

◆Uninitialized:在初始化之前就使用自动变量。

需要注意的是,各警告选项既然能使之生效,当然也能使之关闭。比如假设我们想要使用-Wall来启用个选项,同时又要关闭unused警告,利益通过下面的命令来达到目的:

$ gcc -Wall -Wno-unused test.c -o test

下面是使用-Wall选项的时候没有生效的一些警告项:

◆cast-align:一旦某个指针类型强制转换时,会导致目标所需的地址对齐边界扩展,编译器就发出警告。例如,某些机器上只能在2或4字节边界上访问整数,如果在这种机型上把char *强制转换成int *类型, 编译器就发出警告。

◆sign-compare:将有符号类型和无符号类型数据进行比较时发出警告。

◆missing-prototypes :如果没有预先声明函数原形就定义了全局函数,编译器就发出警告。即使函数定义自身提供了函数原形也会产生这个警告。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查没有在头文件中声明的全局函数。

◆Packed:当结构体带有packed属性但实际并没有出现紧缩式给出警告。

◆Padded:如果结构体通过充填进行对齐则给出警告。

◆unreachable-code:如果发现从未执行的代码时给出警告。

◆Inline:如果某函数不能内嵌(inline),无论是声明为inline或者是指定了-finline-functions 选项,编译器都将发出警告。

◆disabled-optimization:当需要太长时间或过多资源而导致不能完成某项优化时给出警告。

上面是使用-Wall选项时没有生效,但又比较常用的一些警告选项。本文中要介绍的最后一个常用警告选项是-Werror。使用该选项后,GCC发现可疑之处时不会简单的发出警告就算完事,而是将警告作为一个错误而中断编译过程。该选项在希望得到高质量代码时非常有用。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