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智能手机的发展有多猛?

2013-03-15 20:16 183 查看

比起电话、电视机、无线电这些曾经的新兴技术从产生到普及所用的时间,智能手机在iPhone出现后的崛起可以说是“大跃进”式的。

美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移动计算机市场,正以史上最快的速度趋向饱和。
在某些人看来,现今的科技发展现状似乎有些过热。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公司是苹果公司。软件应用程序会在数周内就能传播至数以千万计的用户。大型科技公司,如加拿大动态研究公司(Research in Motion)和诺基亚(Nokia)等常常因市场的迅速变化而做无用功。隐藏在这些发展之下的事实是:移动计算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本文下面要讲述的是,自1876年,即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申请电话专利的那年起,九项技术在美国市场上普及的历史。通过对各项科技的普及率的整理,可以看出一项技术获普及的三阶段:动力阶段、成熟阶段和饱和阶段。那些被“最后一公里”问题困扰的科技——比如电线或电话线的入户——传播的速度似乎要慢些。固定电话花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才达到饱和,或者说新增需求才开始下降。相比之下,移动电话仅仅在20年内就达到了饱和。而智能手机再次使饱和时间减半,平板电脑的饱和速度可能还要更快些,在美国市场上,达到市场饱和的速度记录正被连续刷新。根据现有数据,还难以断定智能手机将比以往任何一项科技发展得更为迅速。一些数据并非在全球范围都存在,也不是每项科技都能被轻易追踪。并且,由于智能手机并未像电视机和电能那样达到市场饱和,所以这一问题结果还在产生过程中。



智能手机的突然崛起
南方贝尔公司(BellSouth)早在1993年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配有早期触摸屏的智能手机IBM Simon,但美国的智能手机时代其实始于2002年,当时的掌上电脑设备(PDA)开始有了电话功能。那一年,加拿大RIM公司推出了第一款拥有手机功能的黑莓系统,Handspring公司发布第一条基于掌上操作系统的Treo手机生产线,微软公司发行了其掌上电脑的手机版,而像GPRS这样的移动数据技术开始大幅扩张。4年半之后,即2006年末,在苹果公司公布其现今已成为偶像的iPhone手机的前一个季度,智能手机的销量只有71.5万部,占美国移动手机销量的6%。到那时为止,智能手机的发展速度并不比个人电脑在之前几十年的发展速度快多少,而比起更早几十年的无线电的发展还慢了不少。这一情况是在苹果公司在推出iPhone手机后得以改变。尽管售价高达399美元,iPhone在第一个销售季的销量就达到112万部。该年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同比几乎翻了一番,占到美国移动手机销量的11%。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Nielsen)报告称,现今,智能手机占美国移动手机销量的三分之二还要多。尼尔森还表示50%的美国手机用户——数目相当于美国人口数量的40%——正在使用智能手机。这些数据显示,智能手机在经过发展相对较快的初期后,在一跃成为主流的进程中也超过了几乎任何一种与之相当的科技。固定电话在美国家庭中的普及率从5%达到50%用了45年时间,手机用了大概7年的时间在消费者中达到类似比例。智能手机在手机用户中的使用比例在4年内就从5%达到40%,且中间还经历过一次经济不景气。图中对比显示,唯一能够与智能手机发展成为美国主流应用的迅速程度相媲美的科技是1950年到1953年间的电视机。



智能手机必将遍布全球,平板电脑也不甘落后,PC将何去何从?
手机真的遍布全球了 在全球范围内,智能手机的传播速度有多快?在全球各地,各项科技如电视、收音机和互联网等的历史普及率的记录并不像智能手机这样广泛可查。再者,在很多地区,如非洲,智能手机才刚刚开始出现。这令智能手机与其他科技的对比变得有些难度。然而,发展中国家的简单的功能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这似乎会使智能手机在全球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1982年,世界上有46亿人口,但没有一个手机用户。今天,世界上有70亿人口——以及60亿蜂窝手机用户。和许多其他科技一样,这种爆炸式的扩张始于世界上最发达的几个国家。从历史上看,一种在富裕国家达到饱和的科技,在发展中国家的传播速度依然只与每个国家的发展水平相关。1963年,研究人员很完善地绘制了多个国家的GDP与它们的“电信密度”---即固定电话普及度的关系图。数据正好显示出了这种效应,即基普曲线(Jipp
Curve)。然而,手机则是一座分水岭:在过去十年间,财富与电信密度之间的关系已经彻底改变。国际电信联盟(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表示,2001年,发达国家的人均移动电话普及率为发展中国家的6倍。到2011年,这一差距已缩至仅仅50%,且还在不断缩小。全球60亿手机用户中,有73%来自发展中国家,虽然这些国家的GDP总量仅占全球的20%。今天,也就是贝尔获得了美国“电报改进”专利权的136年后,只有17个国家达到了每2个人拥有一条电话线。而从美国信息技术公司(Ameritech)使用第一部商业蜂窝手机给贝尔的孙子打电话起,到现在不到30年间,世界银行监控的200个国家中有158个已经用手机迈过了这道门槛——包括像塞内加尔这样人均收入只有每天5美元的国家。

智能手机也将全球化尽管世界上大多数手机还不是智能手机,但这些“非智能手机”已经建立了基础设施、支付和分销系统,以及正被智能手机越来越充分利用的网络。国际电信联盟宣称,世界人口的90%已被2G网络覆盖,这些网络中很多都可通过EDGE 和 GPRS等速度稍慢的“2.5G”技术来提供数据服务,如访问互联网。更加现代化的3G网络通过提供更丰富、更快速的移动体验促进了当前智能手机的繁荣发展,3G网络正迅速扩张并已覆盖了全球45%的人口,数量超过30亿。。智能手机的成本和服务套餐显然还是穷国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障碍,但这个障碍正越来越小。ARM控股公司的Cortex
A7手机CPU有望在明年推出,它被捧为一种让“下一个10亿人”拥有智能手机的方式,其性价比是2010年型号的5倍。同时,中国企业展讯(Spreadtrum)已经发布了一款针对50美元以下的安卓智能手机的芯片平台。不过,虽然设备价格在大幅下降,访问移动数据的成本也很关键。一个必然的趋势已经明晰可见。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表示,2012年第一季度的智能手机销量占全球手机销量的比例从一年前的25%上升至36%。若智能手机继续以此速度发展,“功能机”基本将在5年后成为人们心中的回忆。至于全球网络是否能支持智能手机的这种快速发展还有待见证。下一场繁荣及其他在智能手机之后,平板电脑似乎以更快的速度闯进了人们的视线。初期经历了几年的失败之后,平板电脑市场随着2010年4月苹果iPad的问世展现出生机。据谷歌/益普索(Ipsos)的研究显示,在iPad发布18个月之后,平板电脑在美国家庭中的普及率已达到11%。没有任何一项科技曾有如此迅猛的开端。自那之后,亚马逊仅在美国市场推出了Kindle
Fire平板电脑,并销售了至少500万部。上两个季度,苹果在美国市场上卖出了大约1000万部iPad。结果,拥有平板电脑的美国消费者数量已经在平板电脑面世的两年内突破了13%。据信息科技公司加特纳(Gartner)表示,现今全球至少有14亿台PC正在使用。平板电脑是否能保持这种创纪录的发展速度还有待见证。从另一方面来讲,手机每年的销售量就已经超过了14亿台。有一件事似乎是确定无疑的:被挤在平板电脑和越来越智能的手机之间的P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发展接近尾声,其统治时期也即将终结。

原文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