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用户到达页面才是设计的开始

2012-11-09 15:18 309 查看
  很久之前认为一个项目的完成和上线是一个项目的完结,

  后来认识到,一个项目或页面的上线不是结束而仅仅是开始,

  现在明白了,用户到达页面,我们的设计才是刚刚开始。

  我不敢说是绝对的或者百分百,但是用户到达该页面、该网站、使用该产品,这之前更多的依靠的是搜索或者运营的推广。作为负责部分项目的UE/UI设计师来说,我不是产品,不是项目经理,更不是运营和广告我没有那么多的能力去干预用户到达或者使用我的设计。

  下面单说一下我理解的用户到达页面的三种状态。

  我认为一个页面浏览行为可以分为:浏览前、浏览中、浏览后,三个阶段。

  初级设计师或者是产品亦或是互联网工作人员大多认为:浏览中才是我要做的,要花心思做的。



  PS:据个人观察百度MUX和百度商业用户体验部是在今年第二季度才开始进行自己的微博推广的,比CDC晚了好多...

  中级(不加太多的称谓了,以免言多必失):浏览前很重要,很多时候前往比到达更重要,万一半路夭折或者遇到岔路口,用户根本无法到达,页面再好也是白扯,既然用户“千辛万苦”到达了我的页面,要知道用户在有准确目的的搜索或者寻找的时候,每一秒对他们来说都很长,我们就要尽快给他想要的信息。



  高级:上述三者都很重要,尤其是浏览前,我一定要为用户节省每一毫秒,让他们顺利的到达我的页面,以便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不仅如此,我还做好浏览中和后事儿,让他不仅能了解他想要的信息,顺便了解一些相关的信息,或是下一个可能的操作,相关事件的信息和很大可能性的下一步操作,远远比近期或者往期信息更会带来点击。



  骨灰级:浏览前和浏览中会做的悄无声息,让你没有感觉到是一种浏览,而近乎一种生活,醒目的、处心积虑的、老谋深算的为用户设计出了浏览完(或者你没有,但是该页面的任务已经结束了)后的下一步操作。虽然会损伤一些视觉美观,但是因为这种破坏达到了这最想让人知道的目的!



  PS:上述例子是我随便截的图,多有不合适之处,请各位老大多多包涵,请网友不要随意联想...后果自负。

  浏览前的那些事:

  在这就不在多说了,网上关于用户页面点击次数和等待时长的访问流失分析和报告很多,只是再想强调一下,用户怎么到达的真的很重要,这就是很多网站不遗余力拼SEO,拼客户端或者快捷桌面的原因。

  浏览中:

  其实,到这里我们UE/UI的设计才刚刚开始。其他的不说,由于工作所限这块地儿我们说了才算,或者是更有话语权...(也许只是我们自认为)

  1、如何让用户找到他们想要的信息?

  当前的展现方式合不合理,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用户是需要的垂直性的细分的信息还是大而全的包罗万象的信息?是要做符合F型的信息罗列,还是像双11,天猫一样的居中的大型促销、吸引用户互动的设计。

  2、用户以什么方式去阅读我们提供的信息?

  文字:纯文字,文字配图,标题性文字惊鸿一瞥的形式。

  图片:图片配文字,信息图形化,纯浏览似的图片展示。

  根据内容而定,而这些是需要在设计师头脑中有给与相应内容可以匹配的最佳的展示方式,而不是看着什么潮,什么新,什么流行,或者是那个改了版去抄哪个,再或者是因为它有很强大的用研分析人员、强大的页面数据分析,其他的公司或者网站有他们自己身的定,他的形式可能不符合你的内容,就像让王宝强去演李俊基的角色,跳rain的舞...

  举个门户访谈页面对比的例子,可能能说明一些问题...



  http://view.163.com/special/reviews/guojiapeichang1105.html



  http://news.ifeng.com/opinion/special/usa20121/



  http://view.news.qq.com/zt2012/zjrb/index.htm

  三个页面对比:

  1、网易另一面:信息阅读和页面设计都比较差,全屏的高密度微软雅黑,当然这和它很久没改版有关。

  2、凤凰自由谈:文字阅读比较舒服,标题也很清晰,适合深度浏览和阅读信息。但是看完后呢,然后怎办?

  3、腾讯今日话题:先不说头部的导语,也不说淡色背景的柔和,更不说接近底色的小标题,单说,相关专题的展示和右侧滑动的体验,的确会让用户去关注,整个页面的体验和展示更是在吸引用户进行下一次点击,同时炫未必是件坏事,至少技术比别人强,同时多多少少会吸引用户去点击(数据我不知道,猜测)。

  3、每屏尽量一个重点!再次强调!

  为什么每屏尽量一个重点?

  ·适合用户最大限度的去读取信息,减少视噪,让该信息更有价值。

  ·适合移动、平板去阅读,这点尤其在win8 体现的更明显。

  在这方面腾讯做的很好,可以对比各个门户的网的十八大页面。

  当然,CNTV也有创新,用了一个类似win8的效果,但是假设我不说你能发现么?非互联网从业者有多人能知道?

  PS:体验好未必内容好,两者往往不可兼得。就像白鸦在2011年交互体验日说的:做产品的人认为产品功能最重要,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做交互的人认为交互就是全部,交互最重要,做视觉设计的人认为视觉最重要,界面是第一。(非原文,只是记了个大概的意思,很深刻!)希望大家不要走上炫技术的形式主义之路...

  关于十八大各门户的分析稍后会有...可能不单单是你所能想象出来的。

  4、功能是第一位的,但是功能会有123的重要程度,会有三六九等。

  我想把页面上的功能分为三类:

  1、必要功能:返回、下一步、跳转、等等一些常用的必要功能。

  2、偶尔需要但不能少的功能:面包屑、分享(一定要根据自身的产品和内容会有不同)、内容选择即所搜等。

  3、可删减的或需要新增的功能,这个依据不同的产品内容而定,就当前看来,这就是造成我们更重纠结症的根源,至于如何解决——解铃还需系铃人...

  5、 设计不是空想出来的,这是对于视觉设计师说的。

  功能和内容的设计更不是空想出来的、更不是靠“我感觉,我想,我希望,可能,也许,领导认为,同事说,你感觉,你说呢”这样的词语堆积出来的,而是靠着“寻找”和“分析”。这是对需求方和产品说的

  假设:你的产品经常和你说上面的词语,那你就能判断这项目靠不靠谱了...

  关于浏览完后让用户去进行如何的操作,个人还没有太多的研究,遵循以下几点:

  1、不要让用户骂着你的同时去关闭,除非这就是你的目的。比如下图我就不会骂谷歌...



  2、如果可以不要让用户立刻关闭,增加一些必要的相关信息的引导,让他感觉到你在为他着想,你想着他。

  3、准确的知道他来该页面的目的,为下一个行为不遗余力的去设计去挖空心思,实现你的目的。

  4、让用户很乐意的去进行上述的事情,还叫着你的好。比如我们可恨又可爱的“双11”。



  5、鞭尸大会!这个不是给用户看的,是自己要总结的,虽然死掉了,挂掉了,也要让死去的人开口,告诉我们是自杀,还是他杀?像《阿娘使道传》去查看生死簿,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个鞭策吧。

  感谢苏杰,让我学到一个新词,一个新思维!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