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linux的HZ, Tick, Jiffies

2012-10-21 16:52 323 查看
Linux核心几个重要跟时间有关的名词或变数,底下将介绍HZ、tick与jiffies。

(1)HZ

Linux核心每隔固定周期会发出timer interrupt (IRQ 0),HZ是用来定义每一秒有几次timer interrupts。举例来说,HZ为1000,代表每秒有1000次timer interrupts。 HZ可在编译核心时设定,具体查询设定方法可参见上篇文章《linux运行多久了》。其中HZ可设定100、250、300或1000。

cat /boot/config-`uname -r`|grep '^CONFIG_HZ=' 可得当前机器HZ的值。

(2)Tick

Tick是HZ的倒数,意即timer interrupt每发生一次中断的时间。如HZ为250时,tick为4毫秒(millisecond)。

(3)全局变量xtime

xtime是timeval数据结构变量,首先看timeval结构

struct timeval

{

time_t tv_sec; /***second***/

susecond_t tv_usec;/***microsecond***/

}

1秒=1000毫秒(3个零),1秒=1000 000微秒(6个零),1秒=1000 000 000纳秒(9个零),1秒=1000 000 000 000皮秒(12个零)。秒用s表现,毫秒用ms,微秒用us表示,纳秒用ns表示,皮秒用ps表示,他们的分级单位是千,即每次3个零。所以microsecond是表示us。

xtime是从cmos电路中取得的时间,一般是从某一历史时刻开始到现在的时间,也就是为了取得我们操作系统上显示的日期。这个就是所谓的“实时时钟”,它的精确度是微秒。

(4)Jiffies

在<linux/jiffies.h>,定义了Jiffies为Linux核心变数(32位元变数,unsigned long),它被用来纪录系统自开机以来,已经过多少的tick,在linux内核中jiffies远比xtime重要。每发生一次timer
interrupt,Jiffies变数会被加一。jiffies 与绝对时间之间的转换,用两个宏来完成两种时间单位的互换:JIFFIES_TO_NS()、NS_TO_JIFFIES()。

硬件给内核提供一个系统定时器用以计算和管理时间,值得注意的是,Jiffies于系统开机时,并非初始化成零,而是被设为-300*HZ (kernel/time.c),即代表系统于开机五分钟后,jiffies便会溢位。那溢位怎么办?事实上,Linux核心定义几个macro(timer_after(unknown,
known)、time_after_eq(unknown, known)、time_before(unknown, known)与time_before_eq(unknown, known)),即便是溢位,也能藉由这几个macro正确地取得jiffies的内容。

可以利用jiffies设置超时等,譬如:

unsigned long timeout = jiffies + tick_rate * 2; // 2秒钟后超时,比如tick_rate=250,经过500次的tick中断,2S就过了

if(time_before(jiffies, timeout)

{

// 还没有超时

}

else

{

// 已经超时

}

另外,80x86架构定义一个与jiffies相关的变数jiffies_64 ,此变数64位元,要等到此变数溢位可能要好几百万年。因此要等到溢位这刻发生应该很难吧。那如何经由jiffies_64取得jiffies资讯呢?事实上,jiffies被对应至jiffies_64最低的32位元。因此,经由jiffies_64可以完全不理会溢位的问题便能取得jiffies。

(5)除了系统定时器jiffies外,还有一个与时间有关的时钟:实时时钟(RTC),这是一个硬件时钟,用来持久存放系统时间,系统关闭后靠主板上的微型电池保持计时。系统启动时,内核通过读取RTC来初始化Wall Time,并存放在xtime变量中,这是RTC最主要的作用。

参考原文:http://blog.csdn.net/bdc995/archive/2009/05/03/4144031.aspx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