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个人知识管理的10个误区 推荐

2012-10-12 11:49 357 查看
100个人,有100个对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解。
当我们热烈的讨论“个人知识管理”的时候,也许我们讨论的根本不是一个东西:你理解的个人知识管理和他理解的个人知识管理根本不同。
拙作《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试图去建立一个个人知识管理内容的框架,将个人知识管理分为了知识学习、知识保存、知识传递(书中叫知识共享)、知识利用和知识创新,这是我们对于个人知识管理过程的理解。
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对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解上存在以下9个误区:
误区1:个人知识管理就是某种个人知识管理软件
有不少做PKM的人整天耽于软件和工具的选择、技巧,熟练的使用了某种或者某类软件就认为自己做好了个人知识管理。
误区2:个人知识管理就是文档的分类和存储
曾经见过一个同学电脑文件夹的分类,数十大类、上百小类、多达七八层级、复杂的文件命名体系,我当时反正看晕了。
误区3:个人知识管理就是收集尽量多的知识内容
文档、视频、报告、书籍…..,号称个人存的知识文档超过及多少TB并沾沾自喜。但这些内容跟”你“有什么关系?
误区4:个人知识管理就是网络搜索技巧
现代人需要掌握网络搜索的技巧,互联网也是一个发现知识、激发创新的环境。但PKM绝对不是网络搜索。
误区5:刚毕业的学生才需要个人知识管理
有一些不算老的职场”老人“,认为自己经验老道、水平高深,而个人知识管理于己无关是”年轻人“的事情,殊不知自己任务多、压力重最需要PKM;
误区6:学习就是个人知识管理
学习当然十分重要,但知识学习只是个人知识管理中的一环。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位的人面临不同的个人知识管理问题,重点并不相同。
误区7:个人知识管理就是自我独立的发展
知识工作者的发展主要靠自己,但并离不开别人:从其他人处学习,才可以更快的长进;让其他人了解你,才可能有更多的合作。
误区8:有知识、知识多就有用,就NB
知识只有被利用的时候才有价值,而不少人只满足于掌握“更多”知识的快感和让别人知道自己“有知识”的满足感,从未考虑如何将知识转化成更大的价值。
误区9:没有创新知识的意识和方法
永远的”谦卑“、永远的”学习“,从来不去想如何去创造新的知识,也没有有意识的去学习知识创新的方法。
误区10:认为自己的个人知识管理已经够牛了
PKM更多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学问,有不少同学觉得自己在个人知识管理上已经做得足够牛了。但PKM是一场伴随职场的修炼,不可能有够牛,我们都在路上!
链接:职场必修课:知识工作者“成长密码:个人知识管理课程”即将开讲,3年个人价值翻番!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