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Python开发

Python基础:Python的变量和对象

2012-08-30 22:59 211 查看
一、基本原理

Python中一切都是对象,变量中存放的是对象的引用。这是一个普遍的法则。我们举个例子来说,Python是如何来处理的。

Python代码



x = 'blue'

y = 'green'

z = x

当python执行上面第一句的时候,会在heap中首先创建一个str对象,其文本内容为blue,同时还创建一个名为x的对象引用,x引用的就是这个str对象。第二句也是类似;第三条创建了一个名为z的新对象引用,并将其设置为对象引用x所指向的相同对象。如下图的变化。



所以看出在Python中赋值操作符号“=”的作用是,将对象引用和内存中的某个对象进行绑定。如果对象已经存在,就进行简单的重新绑定,以便引用“=”右边的对象;如果对象引用尚未存在,就首先创建对象,然后将对象引用和对象进行绑定。这很类似与c中的指针的概念。

Python使用“动态类型”机制,也就是说,在Python程序中,任何时候可以根据需要,某个对象引用都可以重新绑定到另一个不同的对象上(不要求是相同的类型),这和其他强化型语言如(C++,Java)不太一样,只允许重新绑定相同类型的对象上。在Python中,因为有“动态类型”机制,所以一个对象引用可以执行不同类型的对象适用的方法。当一个对象不存在任何对象引用的时候,就进入了垃圾收集的过程。

Python代码



>>> a = 100

>>> a /10

10.0

>>> a[0]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yshell#166>", line 1, in <module>

a[0]

TypeError: 'int' object is not subscriptable

>>> a = 'hello'

>>> a[0]

'h'

>>> a /10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yshell#169>", line 1, in <module>

a /10

TypeError: unsupported operand type(s) for /: 'str' and 'int'

第一句 a = 100

Python会在heap创建一个int对象,其内容为100,同时创建a变量,其值指向heap中的int对象



第二句 a/10

Python适用“动态类型”机制,判断a指向的对象是int型,可以适用/(除法)操作。于是便进行运算产生结果。(它会在heap中在创建一个10.0的对象么?)

第三句 a[0]

Python适用“动态类型”机制,判断a指向的对象是int型,并不适用[](分片)操作。于是就进行报错。

第四句 a = 'hello'

Python会在heap创建一个str对象,其内容为hello,同时改变a变量,使得其值指向heap中的str对象。同时原来的int对象,由于不在存在对象引用,所以就进入了垃圾收集过程。



第五句 a[0]

Python适用“动态类型”机制,判断a指向的对象是str型,可以适用[](分片)操作。于是便进行运算产生结果。

第六句 a/10

Python适用“动态类型”机制,判断a指向的对象是str型,并不适用/(除法)操作。于是就进行报错。

总之 :在Python中一切都是对象,变量总是存放对象引用。当一个对象没有变量指向它的时候,它便进入了垃圾收集过程。Python的“动态类型”机制,负责检查变量的对象引用适用操作。如果该对象不适用该操作,则会直接报错。一句话”变量无类型,对象有类型

二、python的id(),==,is的差别

1. id():获取的是对象在内存中的地址

2. is :比对2个变量的对象引用(对象在内存中的地址,即id() 获得的值)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换句话说,就是比对2个变量的对象引用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

3. ==:比对2个变量指向的对象的内容是否相同。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