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3D显示器成像原理

2012-08-19 23:51 232 查看
3D显示器成像原理
● 3D显示器成像原理

  之前我们介绍的3D原理大多应用于公共场所的展示以及电影院等场合。除此之外,目前也有不少针对个人显示设备推出的3D技术。这些技术原理大致相同,总体上分为两大部分:主动3D成像和被动3D成像。而大多数厂商都采用被动3D成像这一解决方案。



iZ3D推出的3D液晶显示器使用的是被动式3D成像
  首先我们来看看被动式3D成像的原理,很多桌面级3D显示器都采用的是这种解决方案,原理也大致相同,如iZ3D推出的3D液晶显示器便是如此。



3D影像成像原理
  从上面的原理图中,我们看到人眼之所以能够看到3D影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影像是通过水平交错、曲折传递到人眼中,再由大脑重新排列组合成3D立体影像的。3D眼镜则可被看成是偏光膜,在画面通过第一层偏光膜之前,就要对画面进行处理。而影像的处理,是使用加载在显卡驱动程序内的插件进行调整的。

  这种技术只需要一台3D显示器和专用眼镜就能够实现3D画面,不过其游戏分辨率相对而言并不高,并且支持的游戏数量非常有限。

除了上文中所表述的被动式3D显示外,接下来我们介绍主动式3D显示。三星2233RZ和优派VX2265wm都采用的是这种解决方案。这两款液晶显示器要呈现出3D画面就必须得到NVIDIA 3D Stereo技术的支持。究竟3D Stereo是一个怎样的技术,为何人们必须在拥有120Hz刷新率的液晶显示器上才能看到3D画面呢?



NVIDIA 3D Stereo技术工作原理
  NVIDIA 3D Stereo技术虽然并没有增加显卡的3D性能,但也不会给显卡带来过多的负担。通过安装最新的驱动程序,我们就能够在一块NVIDIA GeForce 8600GT或更高级别的显卡上实现这项技术,并且通过NVIDIA专用的3D眼镜观看液晶显示器上的3D画面。



NVIDIA专用的3D眼镜套装
  和之前3D显示器解决方案相似的是,我们依然需要佩戴专用的3D眼镜才能够看得到3D立体画面。



3D成像说明:左右眼信号频繁切换,通过人体大脑计算形成3D图像
  NVIDIA 3D Stereo采用的是画面交换(Page Flipping)的方式在2D环境下来实现3D效果的。画面交换的工作原理是将左右眼图像交互显示在屏幕上的方式,使用专用的立体眼镜来进行搭配,将垂直同步讯号作为快门切换同步讯号即可达成立体显像的目的。通过液晶显示器将左右眼图像(以垂直同步讯号分隔的画面)分别传输到左、右眼显示设备上,这样我们就能够看到完整的3D立体画面了。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在不佩戴专用的3D眼镜,或者是遮住其中的一只眼睛时,都不会看到3D的立体效果。此外,NVIDIA这项技术还支持多个3D眼镜同时工作,这样用户可以和他的亲朋好友来一起同时玩3D游戏。

  这个3D解决方案的优点是拥有较好的画面表现效果,并且支持较高的游戏分辨率,和目前大多数3D游戏都拥有很好的兼容性,并且可以随时切换2D和3D画面。不过缺点是只能使用图形芯片为NVIDIA的显卡和眼镜,才能输出3D画面。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