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linux入门指南(基础教程)

2012-08-02 18:36 1371 查看
Linux学习基础

1、什么是Linux?

  准确的说,是指Linux的kernel(系统的核心程序),其内核版权属于Linus Torvalds,在GPL(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版权协议下发行, 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的复制(copy), 修改(change), 套装分发(distribute),销售,但是不可以在分发时加入任何限制, 而且所有原码必须是公开的,所以任何人都可以无偿取得所有执行文件和原代码。

  对于Linux用户和系统管理员来说,Linux是指包含Linux kernel、utilities (系统工具程序)以及application (应用软件)的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Linux的应用软件是由自由软件基金会(FSF)开发的,全世界许多热心的程序员为Linux开发或移植了很多应用程序,包括X-Windows、Emacs、TCP/IP网络(包括SLIP/PPP/ISDN)等等,现在Linux(包括内核和大量的应用程序)光是执行程序就已经达到200M,完全安装后的规模将更大(大约500M左右)。

  从本质上讲,Linux是Unix的”克隆”或Unix风格的操作系统,在原代码级上兼容绝大部分的Unix标准(如IEEE POSIX,System V,BSD),它遵从 POSIX规范,例如对于System V来说,把其上程序源代码拿到 Linux下重新编译后就可以运行,而对于BSD Unix来说,它的可执行文件可以直接在Linux环境下运行。

  Linux的标志是可爱的企鹅,至于为什么选用企鹅,Linus是这样说的:别的都被他人用了,企鹅,不是也非常可爱吗?!由Linux作者发布的仅仅是一个内核而己,有一些公司或组织把内核、原代码及相关的应用程序组织在一起发行, 于是就产生了不同的Linux发行(distributor)版本, 比较著名的发行版本有RedHat、SlackWare 、S.u.S.e、Debian 等。

 2、Linux的发展历史?

  Linux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0年,Linus Torvalds还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一名学生,最初用汇编语言写了一个在80386保护模式下处理多任务切换的程序,后来从Minix(用于操作系统教学、很小的Unix)中得到灵感,发誓要写一个比Minix更好的Minix,于是开始写了一些硬件的设备驱动程序、一个小的文件系统......,这样0.0.1版本的Linux就出来了,但是它必须在有Minix的机器上编译以后才能玩,这时候的Linus已经完全“走火入魔”了,决定踢开Minix“闹革命”,于是在1991年10月5号发布了Linux
0.0.2版本,这个版本已经可以运行bash(一种用户与操作系统内核通讯的软件)和gcc(GNU C编译器)了。

  Linus从一开始,就决定自由扩散Linux、包括源代码,他把源代码发布在网上,随即就引起爱好者的注意,他们通过互连网也加入了Linux的内核开发工作,一大批高水平程序员的加入,使得Linux达到迅猛发展,到1993年底,Linux 1.0终于诞生。Linux 1.0已经是一个功能完备的操作系统了,其内核写得紧凑高效,可以充分发挥硬件的性能,在4M内存的80386机器上也表现得非常好。

  很多人对Linux的认识有个误区,即总把Linux与低档硬件平台联系到一起,其实从2.1.xx系列内核开始,Linux就开始走高端的路子了,大约在1.3版本之后,开始向其他硬件平台上移植,包括号称最快的CPU---Digital Alpha(目前主频是最高的),目前Linux能将硬件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可以囊括低端到高端的所有应用。

  Linux加入GNU并遵循公共版权许可证(GPL),由于不排斥商家对自由软件进一步开发,不排斥在Linux上开发商业软件,故而使Linux又开始了一次飞跃,出现了很多的Linux发行版,如Slackware、Redhat、Suse、TurboLinux、OpenLinux等十多种,而且还在增加,还有一些公司在Linux上开发商业软件或把其他Unix平台的软件移植到Linux上来,如今很多IT界的大腕如IBM、Intel、Oracle、Infomix、Sysbase、Corel、Netscape、CA、Novell等都宣布支持Linux!
商家的加盟弥补了纯自由软件的不足和发展障碍,Linux得以迅速普及。

1、如何快速掌握Linux?

  方法是多动手、动脑,学习时要经常与Windows进行对比。建议你先安装RedHat Linux,然后练习如何配置它,如何使用Linux命令,如何在X—WINDOWS下操作,如何在Linux下安装应用软件,如何在Linux下上网、编辑文档、播放多媒体文件、玩游戏等。

  快速上手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多动手操作,看看你能否完成上面的工作。

2、Linux与Windows有哪些异同点?

  Windows是图形界面的,Linux类似以前的DOS,是文本界面的,如果你运行了图形界面程序X-WINDOWS后,Linux也能显示图形界面,也有开始菜单、桌面、图标等。

  Windows有MS-DOS方式,在该方式下通过输入DOS命令来操作电脑;而Linux与Windows类似,也有命令方式,Linux启动后如果不执行X-WINDOWS,就会处于命令方式下,必须发命令才能操作电脑。另外Linux上也有很多的应用软件,安装运行了这些软件后,你就可以在Linux上编辑文档、图片,玩游戏、上网、播放多媒体文件等。

  不过Linux的分区格式和目录结构,与Windows迥然不同,应用软件的安装方式也不同。

3、安装Linux时的注意事项

  安装前确定好Linux安装在哪个分区,Linux也有系统分区和Swap分区(类似Windows的虚拟分区,即交换文件)两个分区。由于Linux支持的分区格式与Windows分区格式不同,所以如果安装了Linux后,Windows还能继续使用,Linux就应该安装在硬盘分区的最后一个扩展分区;其次Linux的Swap分区必须保证有60MB,系统分区最少要保证240MB;此外安装前搜集好PC硬件方面的信息,特别是显示器信息,这将直接决定你安装Linux后,使用图形界面程序的效果;在安装、使用中输入命令时,请注意大小写。

4、掌握Linux的目录结构

  Linux的目录结构与Windows不同,而且在Windows下看不到Linux的目录,反过来,Linux也看不到Windows下的目录。Linux下各目录的含义如下:

目录名称 意 义

/vmlinuz 该目录中存放的是系统内核

/bin 该目录中存放Linux的常用命令,在有的版本中是一些和根目录下相同的目录。

/boot 该目录下存放的都是系统启动时要用到的程序,当用lilo引导Linux时,会用到这里的一些信息

/dev 该目录包含了Linux系统中使用的所有外部设备,它实际上是访问这些外部设备的端口,你可以访问这些外部设备,与访问一个文件或一个目录没有区别。例如在系统中键入“cd /dev/cdrom”,就可以看到光驱中的文件;键入“cd /dev/mouse”即可看鼠标的相关文件。

/cdrom 该目录在刚安装系统时是空的,你可以将光驱文件系统挂在这个目录下, 例如“mount /dev/cdrom /cdrom”

/etc

该目录存放了系统管理时要用到的各种配置文件和子目录,例如网络配置文件、文件系统、X系统配置文件、设备配置信息、设置用户信息等。

/sbin 该目录用来存放系统管理员的系统管理程序。

/home 如果建立一个名为“xx”的用户,那么在/home目录下就有一个对应的“/home/xx”路径,用来存放该用户的主目录。

/lib 该目录用来存放系统动态连接共享库,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会用到该目录下的共享库

/lost+found 该目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空的。但当突然停电、或者非正常关机后,有些文件就临时存放在这里。

/mnt 该目录在一般情况下也是空的,你可以临时将别的文件系统挂在该目录下。

/proc 可以在该目录下获取系统信息,这些信息是在内存中由系统自己产生的

/root 如果你是以超级用户的身份登录的,这个就是超级用户的主目录

/tmp 用来存放不同程序执行时产生的临时文件

/usr 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存放在该目录下

5、Linux的常用命令

  如果在Linux命令行模式下遇到不会用的命令,你可以打"man [command]"得到该命令的帮助,如果想知道一个命令有哪些参数,可以打command -help来得到。

  注意:linux中的参数输入形式和dos不一样,在命令后面应该打一个空格,然后打"-",最后再跟一个或多个参数;另外linux下大小写是有区别的!

  下面介绍几个linux下最常用的命令,每个命令都与对应的dos命令作比较,并列出一些常用的参数。

命令参数 意 义

Ls

-a列出系统中的隐含文件,linux下的隐含文件是靠文件名的格式来表示的,不同于dos是靠文件属性来表示,即只要该文件以“.”开头,那么它就是隐含文件。

-l以长式列出。就是把该文件或目录的所有信息都列出来,一个文件占一行

相当于dos下的dir命令,是列文件列表的命令。

cd 和dos下的cd一样,转换目录的命令。 注意:linux下转到上级目录要打"cd .."而不是dos下的"cd..",即"cd"后面要有个空格

pwd 列出当前目录命令,相当于dos下没有参数的cd命令。例如:

[root@ttqq bin]# pwd /usr/bin [root@ttqq bin]# 这表示目前在"/usr/bin"目录下。

Mkdir

-m mode表示建立目录时默认的目录模式。这个是dos和Windows所没有的功能,主要是关于权限的问题。

建立新目录,相当于dos的md命令。一般就用 mkdir [dirname]

rmdir 删除目录,相当于dos的rd命令。

用法:rmdir [dirname]

cat 在文件后面追加文件,或在屏幕上打印文件内容,追加功能相当于dos的copy file1+file2,而在屏幕上打印文件内容可以和dos的typeml来类比。如果文件太大,在一屏上无法完全显示,则可用more命令

more 分屏显示文件内容,和dos下的more命令大致相同,但它可以和别的命令搭配使用。如:cat /home/eec/myfile | more。

cp

-r相当于dos的xcopy/s。用于拷贝一个目录下的所有子目录和文件 拷贝文件,相当于dos下的copy,使用方法与dos下的copy一样。

=======================================

系统安装: Linux快速入门

不少初学者都觉得Linux操作系统难用,现特将Linux中的基本操作与DOS操作系统中相似的操作对照比较如下,以让大家尽快入门

[一、基础知识]

1、[系统安装]

Linux的安装时,使用Tab、箭头、空格、回车等键做出选择。Linux一般须安装在单独的分区下,为避免Windows系统中的注册表、快捷方式路径出错,最好安装在硬盘的最后一个分区。即将最后的一个分区删除后,用分区软件(建议用Pqmagic)分为Linux Native(根分区)和Linux Swap(数据交换区),如果您的硬盘大于8G,您的Linux root分区应安装在前8G之内(linux 根分区终止扇区 <1023 柱面)。Native分区一般要大于240MB,具体大小视安装的Linux组件决定,建议不要大于2G。Swap分区必须有60MB以上。安装前要搜集好您的硬件信息如:CPU、内存、显示器、显卡、鼠标、键盘等。Linux的版本有很多,而且不断更新,根据提示安装一般都可顺利完成。

2、[登陆进入]

默认安装,启动后在出现的Lilo boot:之后输入Linux(或回车),Linux便开始启动,当出现登陆提示符Login:时,输入用户名,然后出现口令提示符password:输入口令。可进入相应的用户环境。如输入:root,及其密码,可进入超级用户环境#,输入其他用户名及口令,可进入该用户环境$(当然由于版本的不同还可能是%等)。

3、[关闭系统]

在超级用户提示符#下输入halt(立即关机)或shutdown [time](延迟time分后关机,给各用户每隔一段时间发出还有多长时间将关机的警告)后,计算机将进行一系列的关机工作,最后出现System halt时,表示可以关闭电源了。非超级用户则需用exit命令退出操作环境,再用超级用户:root登陆,才能执行关闭操作。

4、[注意事项]

与DOS不完全相同的地方:

  DOS Linux 备注

命令行字母 不区分大小写 区分大小写 在Linux中,超级用户的系统提示符是#,一般普通用户的系统提示符是$,普通用户的系统提示符也同DOS一样可以更改。通配符中*、?与DOS中的含义相同,[]是仅包括括号内的符号,连续的符号可用“-”连接首尾的符号代替,如[12345678]可以用[1-8]代替,[abcdefijk]可用[a-fi-k ]表示。

路径分隔符 /

提示符 > #、$

通配符 *、? *、?、[]

5、[文件类型]

与DOS、Windows不同,在Linux系统中,目录和设备都被视为文件,共有四种文件类型,它们是:⑴普通文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文件,在长列目录方式时行首前用一符号“-”表示。⑵目录文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目录,在长列目录方式时行用首前用一字母“d”表示。⑶字符设备文件,如显示器、打印机、终端等,在长列目录方式时行首前用一字母 “c”表示。⑷块设备文件,如硬盘、软盘、光盘在长列目录方式时行首前用一字母“b”表示。在Linux中用长格式列目录命令ls -l时,例如:

-rwxrw-r-- 5 user group 1089 Nov 18 1998 filename

存取权限 用户 组名 字节数 最后修改时间 文件名

DOS下的文件名是8.3格式的,Windows95以后开始支持长文件名,Linux支持长文件名。在DOS下扩展名是com、exe或bat的文件为可执行文件,但在Linux中文件类型只能通过文件属性得知,用命令ls –F可区分目录和文件,后有“/”符号的为目录,后有“*”符号的为可执行文件,用ls –aF可列出所有的文件和目录,包括隐藏的文件和目录,文件名以点号“.”开头的为隐藏文件。

6、[读取权限]

在Linux中,文件的主人称所有者,其他使用者分别称为同组者、其他人,为保证各用户文件的安全,Linux继承了UNIX的作法,通过设定存取权限,限制某些用户对文件的随意存取。共有三个级别的存取权:读权r、写权w、执行权x。在存取权中共有九个字符的位置其顺序是:所有者、同组人、其他人。在上例中分别表示:主人对文件拥有读写权和执行权,同组人对文件拥有读写权、其他人对文件只拥有读权。

7、[使用帮助]

在Linux中,您只要在命令行中打上man command(您要看帮助的命令),就可以得到该命令的在线帮助。man有一套它自己的命令,通常由单个键组成,按空格键和F键将翻到下一页,按B键翻到上一页,按Q键退出man,回到命令行。

[二、文件管理和目录操作]

1、[文件管理]

功能 DOS Linux 备注

显示文件内容 type、more cat、more type、cat是全部显示,more是分页显示

拷贝文件 copy cp

移动文件及改名 move mv

删除文件 del、erase rm

打印文件 print lpr

2、[目录操作]

功能 DOS Linux 备注

列目录及文件 dir/选项 ls –选项 在Linux中cd/是直接返回登录时的目录而不是根目录

显示当前目录 cd pwd

变更工作目录 cd目录 cd/目录

建立目录 md、mkdir mkdir

删除目录 rd、rmdir rmdir

目录更名 move mv

拷贝目录 xcopy copy

据说很多DOS命令都是借鉴UNIX的,而Linux又是从UNIX发展起来,故DOS和Linux命令的格式很相似,只是Linux的命令的功能更加强大,各选项、参数有较大区别,具体运用时可使用帮助命令。

[三、外存储器的使用]

在Linux中一般不能直接访问软盘、其他硬盘逻辑分区、光盘等,在Linux中它们都被视为文件,在使用前必须使用装载命令mount将它们装载到系统的/mnt目录中,使用结束后还须卸载。命令格式如下:

mount –t 文件系统类型 设备名 装载目录

常用的文件类型有:

msdos dos分区文件

vfat 支持长文件名的dos分区

ext2 Linux的文件系统

swap Linux swap分区或swap文件

iso9660 安装CD-ROM的文件系统

hpfs OS/2分区文件系统

设备名是指要装载的设备的名称,如软盘、硬盘、光盘等,软盘一般为/dev/fd0 fd1,硬盘一般为/dev/hda hdb ,硬盘逻辑分区一般为期hda1 hda2…等等,光盘一般为/dev/hdc。在装载前一般要在/dev/mnt目录下建立一个空的目录(名字自拟),如软盘可为floppy,硬盘分区可为其盘符如c、d等等,光盘可为cd-rom,个体使用例子:

装载一个mddos格式的软盘:mount –t msdos /dev/fd0 /mnt/floppy

装载一个Linux格式的软盘:mount –t ext2 /dev/fd0 /mnt/floppy

装载Windows98格式的硬盘分区(C盘):mount –t vfat /dev/hda1 /mnt/c

装载一个光盘:mount –t iso9660 /dev/hdc /mnt/cd-rom

装载完成后便可对该目录进行操作,在使用新的软盘及光盘前必须退出该目录,使用卸载命令umount卸载,才可以使用新的软盘及光盘,否则系统会不承认的,光盘在卸载前是不能用光驱面板前的弹出键退出的。

以上只是Linux基本的知识,不过相信您掌握后便已快速步入Linux了之门,进一步深入学习其他Linux知识了应该不成问题了。

目录

1.Linux常用命令简介

2.安装、卸载Linux软件

3.LINUX的目录树

4.GRUB三步通,最强大的引导程序

5.在Linux中共享Windows系统资源

6.如何刻录ISO文件!

7.Vi编辑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8.设置和修改X-Window的显示模式(未完成)

########################################################################

1.Linux常用命令简介

su

su命令是最基本的命令之一,常用于不同用户间切换。例如,如果登录为user1,要切换为

user2,只要用如下命令:

$su user2

然后系统提示输入user2口令,输入正确的口令之后就可以切换到user2。完成之后就可以

用exit命令返回到user1。

su命令的常见用法是变成根用户或超级用户。如果发出不带用户名的su命令,则系统提示

输入根口令,输入之后则可切换为根用户。

如果登录为根用户,则可以用su命令成为系统上任何用户而不需要口令。

pwd

pwd命令也是最常用最基本的命令之一,用于显示用户当前所在的目录。

cd

cd命令不仅显示当前状态,还改变当前状态,它的用发跟dos下的cd命令基本一致。

cd.

..可进入上一层目录

cd -可进入上一个进入的目录

cd ~可进入用户的home目录

ls

ls命令跟dos下的dir命令一样,用于显示当前目录的内容。

如果想取得详细的信息,可用ls-l命令,这样就可以显示目录内容的详细信息。

如果目录下的文件太多,用一屏显示不了,可以用ls-l|more分屏显示。

find

find命令用于查找文件。这个命令可以按文件名、建立或修改日期、所有者(通常是建立文

件的用户)、文件长度或文件类型进行搜索。

find命令的基本结构如下:

$find

其中指定从哪个目录开始搜索。指定搜索条件。表示找到文件怎么处理。一般来说,要用-print

动作,显示整个文件路径和名称。如果没有这个动作,则find命令进行所要搜索而不显示

结果,等于白费劲。

例如,要搜索系统上所有名称为ye的文件,可用如下命令:

$find / -name ye -print

这样就可以显示出系统上所有名称为ye的文件。

tar

tar最初用于建立磁带备份系统,目前广泛用于建立文件发布文件。可用如下方法建立tar

文件:

$tar -cvf

例如,如果要将当前目录中所有文件存档到ye.tar中,可用如下命令:

$tar -cvfye.tar *.*

要浏览文件内容,将c选项变成t。如果要浏览ye.tar文件中的内容,可用如下命令:

$tar -tvf ye.tar

要取出文件内的内容,将c选项变成x。如果要将ye.tar文件中的内容取到当前目录中,可

用如下命令:

$tar -xvf ye.tar

gzip

gzip命令用于压缩文件。例如,如果要将ye.txt文件压缩,可用如下命令:

$gzip ye.txt

这样就可以压缩文件并在文件名后面加上gz扩展名,变成文件ye.txt.gz。

解压缩文件可用gzip-d命令实现:

$gzip -d ye.txt.gz

这样就可以解压缩文件并删除gz扩展名。除此之外还可以用gunzip命令来解压缩文件,效

果跟用gzip -d命令一样。

旧版的tar命令不压缩文件,可用gzip压缩。例如:

$tar -cvf ye.tar *.txt

$gzip ye.tar

则可建立压缩文件ye.tar.gz。

新版的tar可以直接访问和建立gzip压缩的tar文件,只要在tar命令中加上z选项就可

以了。例如:

$tar -czvf ye.tar *.txt

生成压缩文件ye.tar.gz,

$tar -tzvf ye.tar *.txt

显示压缩文件ye.tar.gz的内容,而

$tar -xzvf ye.tar *.txt

取出压缩文件ye.tar.gz的内容。

mkdir

这个命令很简单,跟dos的md命令用法几乎一样,用于建立目录。

cp

cp命令用于复制文件或目录。

cp命令可以一次复制多个文件,例如:

$cp *.txt *.doc *.bak /home

将当前目录中扩展名为txt、doc和bak的文件全部复制到/home目录中。

如果要复制整个目录及其所有子目录,可以用cp-R命令。

rm

rm命令用于删除文件或目录。

rm命令会强制删除文件,如果想要在删除时提示确认,可用rm-i命令。

如果要删除目录,可用rm -r命令。rm -r命令在删除目录时,每删除一个文件或目录都会

显示提示,如果目录太大,响应每个提示是不现实的。这时可以用rm -rf命令来强制删除

目录,这样即使用了-i标志也当无效处理。

mv

mv命令用于移动文件和更名文件。例如:

$mv ye.txt /home

将当前目录下的ye.txt文件移动到/home目录下,

$mv ye.txt ye1.txt

将ye.txt文件改名为ye1.txt。

类似于跟cp命令,mv命令也可以一次移动多个文件,在此不再赘叙。

reboot

重启命令,不多说。

halt

关机命令,不多说。

################################################################################

2.安装、卸载Linux软件

Linux下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在Windows下安装软件时,只需运行软件的安装程序(setup、installl等)或者用zip等解

压缩软件解开即可安装,运行卸载程序(uninstalll、unsetup、“卸载”等)就能将软件清

除干净,完全图形化的操作界面,简单到只要用鼠标一直点击“下一步”就可以了。而Linux

就不一样了,很多的初学者都抱怨在Linux下安装和卸载软件非常地困难,没有像使用

Windows时那么直观。其实在Linux下安装和卸载软件也非常简单,同样也有安装向导或解

压安装的方式,不相同的只不过是除了二进制形式的软件发布外,还有许许多多以源代码形

式发布的软件包,下面就来详细地讲一讲这些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一、二进制发布软件包的安装与卸载

Linux软件的二进制发布是指事先已经编译好二进制形式的软件包的发布形式,其优点是安

装使用容易,缺点则是缺乏灵活性,如果该软件包是为特定的硬件/操作系统平台编译的,那

它就不能在另外的平台或环境下正确执行。

1、*.rpm形式的二进制软件包

安装:rpm -ivh *.rpm

卸载:rpm -e packgename

说明:RPM(RedHatPackgeManager)是RedHat公司出的软件包管理器,使用它可以很容易

地对rpm形式的软件包进行安装、升级、卸载、验证、查询等操作,安装简单,而卸载时也

可以将软件安装在多处目录中的文件删除干净,因此推荐初学者尽可能使用rpm形式的软件

包。rpm的参数中-i是安装,-v是校验,-h是用散列符显示安装进度,*.rpm是软件包的文

件名(这里的*.rpm特指*.src.rpm以外的以rpm为后缀的文件);参数-e是删除软件包,

packgename是软件包名,与软件包的文件名有所区别,它往往是文件名中位于版本号前面的

字符串,例如apache-3.1.12-i386.rpm和apache-devel-3.1.12-i386.rpm是软件包文件名,

它们的软件包名称分别是apache和apache-devel。更多的rpm参数请自行参看手册页:man rpm。

如果你不喜欢在字符界面下安装或卸载这些软件包,完全可以在X-Window下使用图形界面的

软件包管理程序,如glint、xrpm这样的图形接口,或者是KDE的kpackge等,这样对软件

包的安装、升级、卸载、验证和查询就可以通过点击鼠标来轻松完成。

2、*.tar.gz/*.tgz、*.bz2形式的二进制软件包

安装:tar -zxvf *.tar.gz或tar jxvf*.bz2

卸载:手动删除

说明:*.tar.gz/*.bz2形式的二进制软件包是用tar工具来打包、用gzip/bzip2压缩的,

安装时直接解包即可。对于解压后只有单一目录的软件,卸载时用命令“rm -rf 软件目录名”;

如果解压后文件分散在多处目录中,则必须一一手动删除(稍麻烦),想知道解压时向系统中

安装了哪些文件,可以用命令“tar -ztvf *.tar.gz”/“tar -jtvf *.bz2”获取清单。tar

的参数z是调用gzip解压,x是解包,v是校验,f是显示结果,y是调用bzip2解压,t是

列出包的文件清单。更多的参数请参看手册页:man tar。

如果你更喜欢图形界面的操作,可以在X-Window下使用KDE的ArK压缩文件管理工具。

3、提供安装程序的软件包

这类软件包已经提供了安装脚本或二进制的安装向导程序(setup、install、install.sh等),

只需运行它就可以完成软件的安装;而卸载时也相应地提供了卸载的脚本或程序。例如SUN

公司的StarOffice办公软件套件就使用名为setup的安装程序,而且在软件安装后提供反安

装的功能,目前这种类型的软件包还比较少,因其安装与卸载的方式与Windows软件一样,

所以就无需多讲了。

二、源代码发布软件包的安装与卸载

Linux软件的源代码发布是指提供了该软件所有程序源代码的发布形式,需要用户自己编译

成可执行的二进制代码并进行安装,其优点是配置灵活,可以随意去掉或保留某些功能/模块,

适应多种硬件/操作系统平台及编译环境,缺点是难度较大,一般不适合初学者使用。

1、*.src.rpm形式的源代码软件包

安装:rpm -rebuild *.src.rpm

cd /usr/src/dist/RPMS或/usr/src/redhat/RPMS

rpm -ivh *.rpm

卸载:rpm -e packgename

说明:rpm --rebuild *.src.rpm命令将源代码编译并在/usr/src/dist/RPMS下生成二进制

的rpm包,然后再安装该二进制包即可。packgename如前所述。

2、*.tar.gz/*.tgz、*.bz2形式的源代码软件包

安装:tar -zxvf *.tar.gz或tar -jxvf *.bz2先解压

然后进入解压后的目录:

./configure配置

make编译

make install安装

卸载:make uninstall或手动删除

说明:建议解压后先阅读说明文件,可以了解安装有哪些需求,有必要时还需改动编译配置。

有些软件包的源代码在编译安装后可以用makeinstall命令来进行卸载,如果不提供此功能,

则软件的卸载必须手动删除。由于软件可能将文件分散地安装在系统的多个目录中,往往很

难把它删除干净,那你应该在编译前进行配置,指定软件将要安装到目标路径:./configure

--prefix=目录名,这样可以使用“rm -rf软件目录名”命令来进行干净彻底的卸载。与其

它安装方式相比,需要用户自己编译安装是最难的,它适合于使用Linux已有一定经验的人,

一般不推荐初学者使用。

软件的卸载

1.软件的卸载主要是使用rpm来进行的。卸载软件首先要知道软件包在系统中注册的名称。

键入命令:

#rpm -q -a

即可查询到当前系统中安装的所有的软件包。

2.确定了要卸载的软件的名称,就可以开始实际卸载该软件了。键入如下命令即可卸载软件:

#rpm -e[packagename]

参数e的作用是使rpm进入卸载模式。对名为[packagename]的软件包进行卸载。由于系统

中各个软件包之间相互有依赖关系。如果因存在依赖关系而不能卸载,rpm将给予提示并停

止卸载。你可以使用如下的命令来忽略依赖关系,直接开始卸载:

#rpm -e[packagename]-nodeps

忽略依赖关系的卸载可能会导致系统中其它的一些软件无法使用。

补充:

如果是以.bin结尾的二进制软件,可以用以下方法安装(以

so-6_0-beta-bin-linux-zh-Tw1.bin为例):

在so-6_0-beta-bin-linux-zh-Tw1.bin所在文件夹下运行模拟终端

输入:

./so-6_0-beta-bin-linux-zh-Tw1.bin

并按回车!

当然也可以输入:

./so再用[Tab]键补全

(./表示当前目录,如果终端不在该软件所在目录下打开,则在软件名前尚需输入相应的路

径。)

如果在图形界面,也可直接单击(或双击,视具体的鼠标设置而定)进行安装!

关于Linux下软件的安装与卸载lanche已经讲了这么多,但可能还会有人问怎么知道一个

tar.gz/bz2包是二进制文件包呢还是源代码包?如果你用过压缩工具就会明白,压缩包未必

就是软件,它也可能是备份的许多图片,也可能是打包在一起的普通资料,要分辨它到底是

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查看包里的文件清单,使用命令tar ztvf*.tar.gz/tar jtvf*.bz2

或者在X-Window下使用图形化的ArK压缩文件管理工具都可以,源代码包里的文件往往会含

有种种源代码文件,头文件*.h、c代码源文件*.c、C+

++代码源文件*.c

cc /*.cp

pp等;而二进制

包里的文件则会有可执行文件(与软件同名的往往是主执行文件),标志是其所在路径含有名

为bin的目录(仅有少数例外)。原来这么简单呀,还不快点自己试试!

另外还有一种安装软件的方式,在线安装,也叫yum安装,比方说要安装mysql,命令如下:

yum install mysql

################################################################################

3.LINUX的目录结构

/bin bin是binary的缩写。这个目录是对UNIX系统习惯的沿袭,存放着使用者最经常使用

的命令。例如:cp,ls,cat。

/boot这里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

/dev dev是device(设备)的缩写。这个目录下是所有LINUX的外部设备,其功能类似DOS

下的.sys和Win下的.vxd。在LINUX中设备和文件是用同种方法访问的。例如:/dev/hda代

表第一个物理IDE硬盘。

/etc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home用户的主目录,比如说有个用户叫wang,那他的主目录就是/home/wang也可以用~wang

表示,说到这里,打个岔,你现应该明白在我们访问一些个人网页(如

http://www.XXX.net/~xxx)的时候,~xxx就是表示访问www.XXX.net站点中的用户xxx的用户主目录。

如果这个网站的操作系统是LINUX,那就是表示/home/xxx。

/lib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链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

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lost+found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当系统不正常关机后,这里就成了一些无家可归的文件

的避难所。对了,有点类似于DOS下的.chk文件。

/mnt这个目录是空的,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

/proc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

来获取系统信息。也就是说,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啊!?

/root系统管理员,也叫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当然系统的拥有者,总要有些特权啊!

/sbin s就是SuperUser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里存放的是一些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

序。

/tmp这个目录不用说,一定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地方了。

/usr这是个最庞大的目录,我们要用到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存放在这个目录下。具

体来说:

/usr/X1

11R6存放X-Windows的目录;

/usr/bin存放着许多应用程序;

/usr/sbin给超级用户使用的一些管理程序就放在这;

/usr/doc这就是LINUX文档的大本营;

/usr/includeLINUX下开发和编译应用程序需要的头文件,在这找;

/usr/lib存放一些常用的动态链接共享库和静态文件库;

/usr/local这是提供给一般用户的/usr目录,在这安装软件最适合;

/usr/manman是什么,对了是帮助。这里就是帮助文档目录啊!

/usr/srcLINUX开放的源代码,就存在这个目录,爱好者们别放过哦!

/var这个目录中存放着那些不断在扩充着的东西,为了保持/usr的相对稳定,那些经常被

修改的目录可以放在这个目录下,实际上许多系统管理员都是这样干的。顺带说一下系统的

日志文件就在/var/log目录中。

这里列出了最常见的目录,根据LINUX发行套件的不同,目录结构也是有一定差别的。还有

你自己建立的目录,我当然不知是存什么的。希望上面的文字能使你在大脑里留下了LINUX

的全景图,以便大家深入掌握LINUX的其它方方面面。

################################################################################

4.GRUB三步通

朋友,你装好linux后是不是每次启动后系统就默认进入到linux,想让它变成windows

吗?请修改你的引导程序吧(当然它不止这个功能)!由于现在的linux都喜欢用GRUB来

引导,LILO已越来越少用了,所以我在这里主要给大家讲讲GRUB这个东东!

!!

############

#GRUB的优点#

############

GRUB是引导程序(bootloader)

--它负责装入内核并引导Linux系统。GRUB还可以引

导其它操作系统,如FreeBSD、NetBSD、OpenBSD、GNUHURD和DOS,以及Windows95、98、NT和20000。

尽管引导操作系统看上去是件平凡且琐碎的任务,但它实际上很重要。如果引

导程序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或者不具有弹性,那么计算机在没有操作系统的时候什么也做不了。

另外,好的引导程序可以给您灵活性,让您可以在计算机上安装多个操作系统,而不处

理不要的麻烦。

GRUB是一个很棒的bo

ootloader。它有许多功能,可以使引导过程变得非常可靠。例如,它

可以直接从FAT、minix、F

FFS、ext2或ReiserFS分区读取Linux内核。这就意味着无论

怎样它总能找到内核。另外,GRUB有一个特殊的交互式控制台方式,可以让您手工装入内核

并选择引导分区。这个功能是无价的:假设GRUB菜单配置不正确,但仍可以引导系统。哦,

对了-

--GRUB还有一个彩色引导菜单。

更可贵的是,这是一个自由软件!

!!!

##########

#GRUB菜单#

##########

先来看一个例子,这是位于/boot/grub/目录下的menu.lst文件。

此文件将在开机是产生一个菜单,包含有Debianlinux,Windows2000,RedHatlinux和

Mandrakelinux,共四个选择项。一共分了8个区,一个fat16(0x6),一个ntfs(0x7),

三个ext2fs分区(0x83),一个swap分区(0x82)。ntfs用来装win20

000,三个ext2fs装了

三个linux,c盘fat16分区没有装任何东西。

#例子由此开始

######################

##

#一个GRUBconfigure的例子#

##

######################

timeout10

default2

#-

-->Debianlinux<-

--

title Debianlinux

root(hd0,2)

kernel /boot/vmlinuz-2.2.18 root=/dev/hda3ro

initrd/boot/initrd-2.2.18.gz

#-

-->DebianEND<-

--

#-

-->Windows菜单选项<-

title Windows2000

root(hd0,0)

chainloader+1

#-

-->Wind

ddows结束<-

--

#-

-->RedHatlinux菜单选项<-

--

title RedHatlinux

root(hd0,8)

chainloader+1 #在硬盘主引导分区装了lilo,所以也用了chainloader。

#-

-->RedHatlinux结束<-

--

#-

-->Mandrakelinux菜单选项<-

--

titleMandrakelinux

root(hd0,5)

kernel /boot/vmlinuz-2.4.3-20mdk root=/dev/hda6ro

initrd/boot/initrd-2.4.3-20mdk.img

#-

-->Mandrakelinux结束<-

--

#例子到此结束

以符号井"#"开头的行表示被注释掉,没有任何意义。

timeout表示默认等待的时间,这儿是10秒钟。超过10秒,用户还没有作出选择的话,系

统将自动选择默认的操作系统。

默认的操作系统就是由default控制的。default后加一个数字n,表明是第n+1个。需要

注意的是,GRUB中,计数是从0开始的,第一个硬盘是hd0,第一个软驱是fd0,等等。所

以,default2表示默认的操作系统在这儿是Redhatlinux。

接下来,正如你所想象的,title表示的是“Debianlinux”菜单项。root(hd0,2)表示第

一个硬盘,第三个分区。这儿的root于linux的root分区及其不同,此root非彼root也!

在Linux中,当谈到"root"文件系统时,通常是指主Linux分区。但是,GRUB有它自己

的root分区定义。GRUB的root分区是保存Linux内核的分区。这可能是您的正式root

文件系统,也可能不是。我们讨论的是GRUB,需要指定GRUB的root分区。进入root分

区时,GRUB将把这个分区安装成只读型,这样就可以从该分区中装入Linux内核。GRUB的

一个很“酷”的功能是它可以读取本机的FAT、FFS、minix、ext2和ReiserFS分区。

到目前为止,您可能会感到一点疑惑,因为GRUB所使用的硬盘/分区命名约定与Linux使

用的命名约定不同。在Linux中,第一个硬盘的第五个分区称作"hda5"。而GRUB把这个

分区称作"(hd0,4)"。GRUB对硬盘和分区的编号都是从0开始计算。另外,硬盘和分区都

用逗号分隔,整个表达式用括号括起。现在,可以发现如果要引导Linux硬盘hda5,应输

入"root(hd0,4)"。

知道了内核在哪儿,还要具体指出哪个文件是内核文件,这就是kernel的工作。

kernel /boot/vmlinuz-2.2.18 root=/dev/hda3ro说明/boot/vmlinuz-2.2.18就是要载入

的内核。后面的都是传递给内核的参数。root=/dev/hda3就是linux的硬盘分区表示法,ro

是以readonly的意思。

initrd用来初始的linuximage,并设置相应的参数。

是不是感觉很简单啊!再来看一看windows的定义段吧。

这里,我添加了一项来引导Windows2000。要完成此操作,GRUB使用了“链式程序”

(chainloader)。链式程序从分区(hd0,0)的引导记录中装入win2000自己的引导装入

器,然后引导它。这就是这种技术叫做链式装入的原因-

--它创建了一个从引导程序到另

一个的链。这种链式装入技术可以用于引导任何版本的DOS或Windows。

我的RedHatlinux在硬盘主引导分区装了lilo,所以也用了chainloader。

GRUB的配置文件要简单就这么简单,如果你要更个性化一点,试一试把“color

light-gray/blue”加在default语句的下面,下一次启动GRUB时,看看有什么变化,再试

一试“colorlight-blue/red",惊喜吗?有趣吧!

##############

#GRUB的交互性#

##############

GRUB最好的优点之一就是其强健的设计-

--在不断使用它时请别忘了这点。如果更新内核或

更改它在磁盘上的位置,不重新安装GRUB。事实上,如有必要,只要更新menu.lst文件

即可,一切将保持正常。

只有少数情况下,才需要将GRUB引导程序重新安装到引导记录。首先,如果更改GRUB

root分区的分区类型(例如,从ext2改成ReiserFS),则需要重新安装。或者,如果更新

/boot/grub中的stage1和stage2文件,由于它们来自更新版本的GRUB,很有可能要重

新安装引导程序。其它情况下,可以不理睬!

GRUB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性特别强。在开机时,按一下“c”,将进入GRUB控制台。显示

如下:

GRUBversion0.5.96.1(640Klower/3072Kuppermemory)

[MinimalBASH-likelineeditingissupported.Forthefirstword,TAB

listspos

ssiblecom

mmandcompletions.AnywhereelseTABliststhepos

ssible

completionsofadevice/filename.]

grub>

欢迎使用GRUB控制台。现在,再研究命令:

我将通过GRUB控制台绕过lilo来启动RedHatlinux,

grub>root(h

现在,按一次Tab键。如果系统中有多个硬盘,GRUB将显示可能完成的列表,从"hd0"开

始。如果只有一个硬盘,GRUB将插入"hd0,"。如果有多个硬盘,继续进行,在("hd2")中

输入名称并在名称后紧跟着输入逗号,但不要按Enter键。部分完成的ro

oot命令看起来如

下:

grub>ro

oot(hd0,

现在,继续操作,再按一次Tab键。GRUB将显示特定硬盘上所有分区的列表,以及它们的

文件系统类型。在我的系统中,按Tab键时得到以下列表:

grub>ro

oot(hd0,(tab,按tab一下键)

Pos

ssiblepartitionsare:

Partitionnum:0,Filesystemtypeisfat,partitiontype0x6

Partitionnum:2,Filesystemtypeisext2fs,partitiontype0x83

Partitionnum:4,Filesystemtypeunknown,partitiontype0x7

Partitionnum:5,Filesystemtypeisext2fs,partitiontype0x83

Partitionnum:6,Filesystemtypeisfat,partitiontype0xb

Partitionnum:7,Filesystemtypeisfat,partitiontype0xb

Partitionnum:8,Filesystemtypeisext2fs,partitiontype0x83

Partitionnum:9,Filesystemtypeunknown,partitiontype0x82

如您所见,GRUB的交互式硬盘和分区名称实现功能非常有条理。这些,只需要好好理解GRUB

新奇的硬盘和分区命名语法,然后就可以继续操作了

grub>root(hd0,8)

现在已安装了root文件系统,到装入内核的时候了

grub>kernel /boot/vmlinuz-2.4.2 root=/dev/hda5 ro

[Linux-bzImage,setup=0x1200,size=0xe1a30]

您已经安装了root文件系统并装入了内核。现在,可以引导了。只要输入"boot",Linux引

导过程就将开始。是不是很cool啊,GRUB的menu.lst更像一个linux下的脚本程序。

############

#GRUB启动盘#

############

要制作引导盘,需执行一些简单的步骤。首先,在新的软盘上创建ext2文件系统。然后,

将其安装,并将一些GRUB文件复制到该文件系统,最后运行"grub"程序,它将负责设置

软盘的引导扇区。准备好了吗?

将一张空盘插入1.4

44MB软驱,输入:

#mke2fs/dev/fd0

创建了ext2文件系统后,需要安装该文件系统:

#mount/dev/fd0/mnt/floppy

现在,需要创建一些目录,并将一些关键文件(原先安装GRUB时已安装了这些文件)复制

到软盘:

#mkdir /mnt/floppy/boot

#mkdir /mnt/floppy/boot/grub

#cp /boot/grub/stage1/mnt/floppy/boot/grub

#cp /boot/grub/stage2/mnt/floppy/boot/grub

再有一个步骤,就能得到可用的引导盘。

在linuxbash中,从root用户运行“grub”,该程序非常有趣并值得注意,因为它实际上

是GRUB引导程序的半功能性版本。尽管Linux已经启动并正在运行,您仍可以运行GRUB

并执行某些任务,而且其界面与使用GRUB引导盘或将GRUB安装到硬盘MBR时看到的界面

(即GRUB控制台)完全相同。

在grub>提示符处,输入:

grub>root(fd0)

grub>setup(fd0)

grub>quit

现在,引导盘完成了。

如果要把GRUB装到硬盘上,也很容易。这个过程几乎与引导盘安装过程一样。首先,需要决

定哪个硬盘分区将成为rootGRUB分区。在这个分区上,创建/boot/grub目录,并将

stage1和stage2文件复制到该目录中,可以通过重新引导系统并使用引导盘,或者使用驻

留版本的GRUB来执行后一步操作。在这两种情况下,启动GRUB,并用root命令指定root

分区。例如,如果将stage1和stage2文件复制到hda5的/boot/grub目录中,应输入

root(hd0,4)"。接着,决定在哪里安装GRUB-

--在硬盘的MBR,或者如果与GRUB一起使

用另一个“主”引导程序,则安装在特定分区的引导记录中。如果安装到MBR,则可以指

定整个磁盘而不指定分区,如下(对于hda):

grub>setup(hd0)

如果要将GRUB安装到/dev/hda5的引导记录中,应输入:

grub>setup(hd0,4)

现在,已安装GRUB。引导系统时,应该立即以GRUB的控制台方式结束(如果安装到MBR)。

现在,应创建引导菜单,这样就不在每次引导系统时都输入那些命令。

小结:在这里只是介绍了GRUB的一部分。例如,可以使用GRUB来执行网络引导,引导BSD

文件系统,或更多操作。另外,GRUB有许多配置和安全性命令也很有用。如需所有GRUB功

能的完整描述,请阅读GRUB出色的GNU文档。只要在bash提示中输入"infogrub"就

可以阅读该文档。

################################################################################

在LINUX上使用windows磁盘

在一部电脑上装有Linux和Windows的用户,可能需要在Linux中用到包括软盘、光盘

以及Windows分区中的文件,如当你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上网,却下载了Linux的应用软

件的时候。下面我就向大家详细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和具体的应用。

一、挂载(mount)

(一)准备知识

在Linux系统中想要使用软驱的话,要先把它们挂载到系统中,挂载命令mount的格式

如下:

mount -t 文件系统类型 设备文件名 挂载目录

1.文件系统类型

文件系统类型一般来说就是分区格式,依操作系统的不同而不同。下面将Linux系统支

持的文件系统类型择要分列如表一:

2.设备文件名

在Linux系统中,各个驱动器设备的命名和Windows中的规则(如A:、C:等)有很大

的区别。所有的系统硬件设备都可以在/dev目录下找到对应的设备文件名。例如/dev/mouse

就用来表示系统中的鼠标。磁盘驱动器的各个不同分区所对应的设备文件名列表如表二:

假设第一个IDE硬盘驱动器被分成数个分区,通常,第一个分区可以肯定其设备文件名

为/dev/hda1,但其它分区的设备文件名就不是可以依次类推得到的(特别是当用户使用了诸

如PTM之类的磁盘分区工具的时候)。如果你想要知道硬盘各分区所对应的设备文件名,可以

在控制台下执行fdisk -l的命令,则各分区对应的设备文件名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3.挂载目录

通常我们都会在/mnt目录下面为需要挂载的磁盘驱动器创建一个目录,不过这并不意味

着它们不可以被挂载于其它未被使用的目录中。再者,所谓挂载目录,并不是将被挂载的磁

盘驱动器整个复制到本地,而仅仅是在本地提供一个挂载点用以联系其它需要挂载的磁盘驱

动器。

Linux系统对字符的大小写是敏感的,但是在Windows中就不是这样。而当你挂载一个

Windows系统中的驱动器后,对其上的文件操作时,字符的大小写就变得不敏感了,这意味

着用户不可以在挂载的Windows驱动器的同一目录中建立这么两个文件:ABC.TXT和abc.txt,

因为在Windows系统中,它们代表同一个文件。

(二)挂载实例

1.挂载软盘

首先在/mt目录下为软磁盘创建一个目录foppy(有时Linux系统在安装的时候已经为

你做了这一步):

mkdir /mnt/floppy

接着用挂载命令将软盘中的内容挂载到这一目录中:

mount -tmsdos/dev/fd0 /mnt/floppy

此后你就可以在/mnt/floppy下完全访问到软磁盘中的内容了。当然你亦可以用vfat这

一文件系统类型代替msdos以使你能正确访问到软盘上的长文件名字,或者是用ext2代替它

以使你可以访问到Linux文件格式的软盘。

2.挂载FAT32格式的C盘

在/mnt目录下为之创建一个目录winc(winc以及其他的挂载目录是笔者的假设,你可

以用自己喜欢的其他合法字符去命名这些目录):

mkdir/mnt/winc

用挂载命令将C盘内容挂载入该目录:

mount -tvfat/dev/hda1 /mnt/winc

3.挂载光盘

在/mnt目录下为你的光盘驱动器创建一个目录cdrom(有的Linux系统安装时已为你完

成了这件事):

mkdir/mnt/cdrom

如果你的光盘驱动器安装在primaryslave上,设备文件名就是/dev/hdb;如果安装在

secondarymaster上,设备文件名就是/dev/hdc。假设你的光盘驱动器挂在secondary

master,就用下面的挂载命令:

mount -t iso9600 /dev/hdc /mnt/cdrom

由于Linux版本的不同,你所用的系统或者会使用这样的命令来挂载光盘:

mount /dev/cdrom

或mount /mnt/cdrom

二、卸载(umount)

如果你已经用命令将软盘挂载进相应目录,就不要直接将它们从软驱中取出来,否则可

能会导致信息丢失;已经挂载的光盘驱动器更是会令面板上的弹出键暂时失效以阻止你将光

盘直接取出。

在你取出它们之前,首先要确定已经没有用户对它们进行访问操作,包括没有工作窗口

处在该磁盘驱动器被挂载的目录。卸载命令的格式如下:

umount卸载目录名

如用户想要卸载软盘,可以用如下命令:

umount/mnt/floppy

三、进阶使用

(一)为挂载命令增加简捷的形式

用户可以在系统的配置文件/etc/fstab中指定一些常用的需要挂载的驱动器,以便用更

简捷的命令来挂载它们,下面给出一个添加Windows系统的C盘进配置文件的例子:用文件

编辑工具vi(也可以用其它你熟悉的文件编辑工具)打开/etc/fstab,我们会看到系统已经

为根目录“/”、软磁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指定了文件系统类型和设备文件名以及挂载目

录(可能会因为所用的Linux版本不同,被指定的驱动器会有出入,不过用户可以参照下面

的例子做出改动)。你既可以改变它们的预设值,也可以在其中添加新的驱动器。用箭头将光

标移到最后一行,将下面一行加入文件:

/dev/hda1 /mnt/winc vfat defaults 0 0

如果还想挂载硬盘内的其它分区,可以依次加入。完成后保存文件并退出。不要忘记相

应的创建目录/mnt/winc。此后你就可以用如下命令挂载Windows系统的C盘了:

mount /mnt/winc

(二)启动时自动挂载磁盘驱动器

用户可能会希望系统在启动时可以将你惯用的磁盘驱动器(如硬盘中的Windows分区或

者是光盘驱动器)自动挂载,以减轻每次启动后都要手动挂载的麻烦。你可以用以下方法实

现自动挂载的功能:

用文件编辑工具打开/etc/fstab,将刚才我们加入的那一行中的defaults改成auto,

如:

/dev/hda1 /mnt/winc vfat auto 0 0

对于其它想在启动时就挂载的磁盘驱动器,都可以将defaults改成auto。需要注意的

是,对于硬盘上的Linux分区(包括ext2和swap)并不需要作出这样的改动。

重新启动系统以后,在/mnt/winc目录下,你就可以看到系统在启动时就挂载好的

Windows系统的C盘了。

四、使用Mtools

在Linux中想要共享Windows系统资源,除了上面介绍的挂载(mount)命令之外,还有

一组名为Mtools的软件包可以实现这一功能。和大多数实用工具一样,Mtools软件包亦是

Linux系统默认的安装套件。你可以在http://mtools.ltnb.lu/下载到它的最新版本mtools -3.9.7.tar.gz。

(一)Mtools命令

对于熟悉DOS命令的用户来说,Mtools命令会让他们感觉到像回到了DOS的世界。在下

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有多么相似:

很显然,Mtools命令是简单地在DOS命令前加上了一个m前缀,功能还是和在DOS下一

样的。须要注意的是,更改目录路径在DOS命令中可以有cd和chdir两种命令格式,但是在

Mtools中只有mcd一种格式。类似的在Mtools中没有对应的命令还有mkdir、rmdir、rename

等等。

(二)mtools.conf文档的配置

因为Mtools是一个仿真DOS命令的软件包,所以它也保存着DOS系统下的磁盘驱动器概

念。Mtools不但可以实现A盘、B盘、C盘的概念,对于一些特殊驱动器(如ZIP驱动器)

更有专门的命令(mzip)以让用户方便地进行操作。在默认的环境下,A盘和B盘分别对应

着两个软盘驱动器(如果有的话),N盘则对应着DOSMU启动盘的镜像文件。

我们可以通过修改/etc/mtools.conf文档来改变默认的配置,当然在做出修改之前你仍

要对Linux下的设备文件名有相当的认识才行(请参考上一期本版有关设备及其文件名的介

绍)。假设你的机器有一个1.4

44MB软驱(A),硬盘挂在第一个IDE接口的主位置上,在第一

个分区(C盘)中安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光驱挂在第二个IDE接口的主位置上(D盘),

以及SCSI盘等,则可以对mtools.conf文档简单配置如下:

mtools.conf

drivea:file=″/dev/fd0″exclusive1.4

44m

drivec:file=″/dev/hda1″

drived:file=″/dev/hdc″

driveX:file=″/dev/rdsk/c0t5d0s2″partition=4scsi=1nodelay

(三)Mtools命令的使用

Mtools的命令系统和DOS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在命令后面可以加不同的参数以实现更

为丰富的功能(Mtools命令的参数使用方法是在命令后面加“ -<参数>”,你可以把它想象

成用“ -”代替了DOS命令使用的“/”),可以使用通配符“?”和“*”。更为方便的是,使

用Mtools不需要事先挂载(mount)和事后卸载(umount)。

下面我们以目录列表命令mdir为例作说明(想知道其它命令的使用格式和更多的可用参

数可以用man命令查看相关帮助系统)。mdir的功能是对DOS目录和其中的文档进行列表操

作。命令格式如下:

mdir[ -/][ -f][ -w][ -a][ -X]msdosfile[msdosfile]

各命令参数的功能分述如下:

/:输出当前路径下的所有目录和文档,相当于DOS命令dir中的“s”参数;

f:列表时不尝试计算当前分区的自由空间,对于大硬盘来说,这样做可以节省一些读入

和扫描分区表(FAT)的时间;

w:列表时在一行中显示多个目录文档,这种输出格式将不显示文档的大小和创建时间,

相当于DOS命令dir中的“w”参数;

a:列出隐藏的目录文档;

X:简要列表,列出路径名而不列出其它附加的信息。

一些具体的应用实例:

1.列表A盘下的所有目录文档(不包括隐藏的目录文档)

mdir -/a:

2.列表C盘Windows目录下含有“abc”的目录文档

mdirc:/windows/*abc*

或者mdirc:\windows\*Abc*

注:在Mtools命令中,/和\是可以混用的。又因为列表的是DOS系统下的文档,对大小

写并不敏感,所以“abc”和“Abc”在这里是等价的。而通配符“*”的用法和DOS命令亦

有所不同。

五、在Windows系统中共享Linux系统的文档

无论对于刚接触Linux的新手还是对之已经熟悉的高手,恐怕都免不了想在Windows系

统中调阅Linux系统的文档。这可以使用在Windows系统下观看Linux分区的小软件(如

fsdext2等)。这里再向各位推荐两种可以实现这种功能的小软件。

(一)Linuxindos

Linuxindos是一个不到500KB的小程序,笔者找到的版本是Beta0.9的DEMO版,用户

可以在http://best.163.com/~linux/soft/下载试用。程序不需安装就可以在Windows系

统下运行,使用也非常简单。

在Windows系统下将linuxindos.zip解压到硬盘目录,用户就会看到一个带着企鹅图标

的可执行程序LiD95Demo.exe。启动程序后,会出现一个接口非常简单的窗口,当用户挑选

一个含有Linux系统文档的磁盘驱动器以后,Linux分区中的所有文档就会显示出来,左边

窗口列出的是Linux分区中的目录,而右窗口就列出了目录内的文档,感觉就像在Windows

的资源管理器中一样。

(二)Explore2fs

这是一个更为小巧的自由软件,大小约308KB,用户也可以在http://best.163.com/~linux/soft/下载使用。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这是一个有着类似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程序,通过

它你可以读取Linux系统下的分区。和Linuxindos一样,Explore2fs的主视窗亦分为左右

两个,左边显示的是Linux中的目录,而右边显示的就是目录中的文档了,可以简单地将右

边视窗中的文档直接拖到Windows系统分区中。

在右边视窗中选择好文档后,按下鼠标右键可以选择相应的操作,“Exportfile”是直

接导出文档,而“ExporttoText”则是除去文档的分隔符后导出和TEXT兼容的文本文档。

菜鸟们只需掌握mount与umount就可以了,后面几个嘛.

...嘿嘿,我也没用过!

!!!

Linux下其它格式文件系统的自动挂装引用并回复

不同的操作系统使用不同的文件系统格式,MS-DOS支持FAT16文件系统,Windows98支

持FAT16、FAT32文件系统,WindowsNT支持FAT16、NTFS文件系统,Windows2000则支持FAT16、

FAT32、NTFS三种文件系统格式,而Linux差不多支持所有的文件系统格式,但一般使用ext2

文件系统。

对于普通的PC用户,使用的大多是Microsoft的windows98操作系统,如果想同时使用

Linux操作系统的话,一般使用多重启动。这时,用户可能希望在Linux下访问Windows文

件,比如原来Windows下的mp3、电影等等。通常,有多种方法实现Linux下对其它文件系

统的访问,下面就以在Linux下对Windows98文件系统的访问为例进行介绍:

(一)在安装Linux时进行设置。由于Linux和Windows98两种操作系统使用不同的文

件格式,所以在Windows98下安装Linux必须为Linux建立单独的分区,安装过程中有设置

分区的步骤,此时,不但可以建立Linux分区,还可以对原FAT文件系统进行挂装,因为Linux

把磁盘设备也看成是特殊的文件,这时如果为Windows98操作系统的逻辑分区C、D分别设立

如/DOSC、/DOSD的挂装点,那么在安装完Linux后就可以在/DOSC、/DOSD目录下访问原来C、

D分区上的文件了。

(二)如果在安装时没有为Windows98分区设立挂装点,也可以在安装完成后进入Linux

运行mount命令(必须以root身份登录)挂装,mount命令的具体格式是:

mount〔-afFhnrvVm〕〔-l<标签>〕〔-o<选项>〕〔-t<文件系统>〕〔设备名称〕〔挂入点〕

比如,用户的Windows98在系统IDE设备上的第一个分区上,如果要将它挂装在/DOSC下,

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mount-t vfat /dev/hda1 /dosc

使用mount挂装设备时会记录信息在/etc/mtab文件中,运行unmount命令时将记录清除。

(三)手动修改/etc/fstab文件。/etc/fstab文件的内容被用来在Linux下自动挂装

各种文件系统,文件中的每一行都提供了一种设备的信息,这种设备可以被挂装在Linux文

件系统下的一个目录中。在Linux启动过程中,init进程执行一个脚本文件,该脚本调用带

有-a参数的mount命令,用mount来读/etc/fstab,并挂装所有列出的文件系统(带noauto

选项的除外)。下面是一个典型的/etc/fstab文件(其中Windows98安装在第一块硬盘上,

Linux安装在第二块硬盘上):

LABEL=/ / ext2 defaults 1 1

/dev/hda1 /dosc vfat defaults 0 0

/dev/fd0 /mnt/floppy autonoauto,owner0 0

none/proc proc defaults 0 0

none/devpts devpt ssid=5,mode=62000

/dev/hdb5 swap swap defaults 0 0

/dev/cdrom /mnt/cdrom iso9660 noauto,owner,kud2ure0/0

/etc/fstab文件的第一列是设备名,第二列是挂装点,第三列表示在设备上的文件系统

的类型,第四列是应用于特定设备的一组选项,通常为defaults,表示的含义有:这个设备

在引导阶段被挂装、只有root用户可以挂装它、挂装后可以进行读或写操作,此选项如是

noauto,则表示引导时该设备不会被自动挂装,而user选项表示任何用户都可以挂装该设备。

以上面的etc/fstab文件为例,如果想在Linux下挂装Windows98操作系统的D分区(假设挂

装点为/dosd),则可以在上文件中加入一行:

/dev/hda5/dosdvfatdefaults00

然后存盘,重新启动后就可以访问Windows98操作系统的D分区了。

补充:fstab栏位说明

第一栏(fs_spec):实际的device名称

第二栏(fs_file):对应到的目录结构(mountpoint)

第三栏(fs_vfstype):该partition的文件系统,常见的有:

minix、ext、ext2、msdos、iso9660、nfs、swap

第四栏(fs_mntops):在mount时的参数

第五栏(fs_freq):在使用dump时是否记录,不需要则输入0

第六栏(fs_pas

ssno):决定在开机时执行fsck的先后顺序

################################################################################

6.如何刻录ISO文件!

很多网友问我如何对ISO文件进行刻录,现以nero刻录软件为例就iso文件的刻录方法

作如下介绍:

1、启动nero,左边选“CD-ROM(ISO)”,右边点“新建”。

2、进入窗口后,选“文件-烧录映像档”,然后找到所要刻录的ISO文件后点“打开”。

3、设置相应参数后,点“写入”,这样就开始刻录了。

这样刻录的ISO才是最完整的,如果是先将ISO文件解开后再刻录,则对于某些从光盘自启

动的映像文件可能会导致刻录后无法从光盘自启动!

################################################################################

7.Vi编辑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vi编辑器是所有Unix及Linux系统下标准的编辑器,它的强大不逊色于任何最新的文

本编辑器,这里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它的用法和一小部分命令。由于对Unix及Linux系统的

任何版本,vi编辑器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您可以在其他任何介绍vi的地方进一步了解它。

Vi也是Linux中最基本的文本编辑器,学会它后,您将在Linux的世界里畅行无阻。

1、vi的基本概念

基本上vi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mode)、插入模式(Insertmode)

和底行模式(lastlinemode),各模式的功能区分如下:

1)命令行模式commandmode)

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字或行的删除,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Insertmode下,

或者到lastlinemode。

2)插入模式(Insertmode)

只有在Insertmode下,才可以做文字输入,按「ESC」键可回到命令行模式。

3)底行模式(lastlinemode)

将文件保存或退出vi,也可以设置编辑环境,如寻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

不过一般我们在使用时把vi简化成两个模式,就是将底行模式(lastlinemode)也算入命

令行模式commandmode)。

2、vi的基本操作

a)进入vi

在系统提示符号输入vi及文件名称后,就进入vi全屏幕编辑画面:

$vi myfile

不过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您进入vi之后,是处于「命令行模式(com

mmandmode)」,

您要切换到「插入模式(Insertmode)」才能够输入文字。初次使用vi的人都会想先用上下

左右键移动光标,结果电脑一直哔哔叫,把自己气个半死,所以进入vi后,先不要乱动,转

换到「插入模式(Insertmode)」再说吧!

b)切换至插入模式(Insertmode)编辑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mode)」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Insertmode)」,

这时候你就可以开始输入文字了。

c)Insert的切换

您目前处于「插入模式(Insertmode)」,您就只能一直输入文字,如果您发现输错了字!

想用光标键往回移动,将该字删除,就要先按一下「ESC」键转到「命令行模式(commandmode)」

再删除文字。

d)退出vi及保存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mode)」下,按一下「:」冒号键进入「Lastlinemode」,例

如:

:w filename(输入「wfilename」将文章以指定的文件名filename保存)

:wq(输入「wq」,存盘并退出vi)

:q!(输入q!,不存盘强制退出vi)

3、命令行模式(commandmode)功能键

1).插入模式

按「i」切换进入插入模式「insertmode」,按“i”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光标当前位置

开始输入文件;

按「a」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目前光标所在位置的下一个位置开始输入文字;

按「o」进入插入模式后,是插入新的一行,从行首开始输入文字。

2).从插入模式切换为命令行模式

按「ESC」键。

3).移动光标

vi可以直接用键盘上的光标来上下左右移动,但正规的vi是用小写英文字母「h」、「j」、

「k」、「l」,分别控制光标左、下、上、右移一格。

按「ctrl」+「b」:屏幕往“后”移动一页。

按「ctrl」+「f」:屏幕往“前”移动一页。

按「ctrl」+「u」:屏幕往“后”移动半页。

按「ctrl」+「d」:屏幕往“前”移动半页。

按数字「0」:移到文章的开头。

按「G」:移动到文章的最后。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尾”。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首”

按「w」: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开头

按「e」: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字尾

按「b」:光标回到上个字的开头

按「#l」:光标移到该行的第#个位置,如:5l,56l。

4).删除文字

「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一个字符。

「#x」:例如,「6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6个字符。

「X」:大写的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一个字符。

「#X」:例如,「20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20个字符。

「d

dd」:删除光标所在行。

「#d

dd」:从光标所在行开始删除#行

5).复制

「yw」:将光标所在之处到字尾的字符复制到缓冲区中。

「#yw」:复制#个字到缓冲区

「y

yy」:复制光标所在行到缓冲区。

「#y

yy」:例如,「6y

yy」表示拷贝从光标所在的该行“往下数”6行文字。

「p」:将缓冲区内的字符贴到光标所在位置。注意:所有与“y”有关的复制命令都必须

与“p”配合才能完成复制与粘贴功能。

6).替换

「r」:替换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R」:替换光标所到之处的字符,直到按下「ESC」键为止。

7).回复上一次操作

「u」:如果您误执行一个命令,可以马上按下「u」,回到上一个操作。按多次“u”可以

执行多次回复。

8).更改

「cw」:更改光标所在处的字到字尾处

「c#w」:例如,「c3w」表示更改3个字

9).跳至指定的行

「ctrl」+「g」列出光标所在行的行号。

「#G」:例如,「15G」,表示移动光标至文章的第15行行首。

4、Lastlinemode下命令简介

在使用「lastlinemode」之前,请记住先按「ESC」键确定您已经处于「commandmode」

下后,再按「:」冒号即可进入「lastlinemode」。

A)列出行号

「setnu」:输入「setnu」后,会在文件中的每一行前面列出行号。

B)跳到文件中的某一行

「#」:「#」号表示一个数字,在冒号后输入一个数字,再按回车键就会跳到该行了,如输

入数字15,再回车,就会跳到文章的第15行。

C)查找字符

「/关键字」:先按「/」键,再输入您想寻找的字符,如果第一次找的关键字不是您想要的,

可以一直按「n」会往后寻找到您要的关键字为止。

「?关键字」:先按「?」键,再输入您想寻找的字符,如果第一次找的关键字不是您想要的,

可以一直按「n」会往前寻找到您要的关键字为止。

D)保存文件

「w」:在冒号输入字母「w」就可以将文件保存起来。

E)离开vi

「q」:按「q」就是退出,如果无法离开vi,可以在「q」后跟一个「!」强制离开vi。

「qw」:一般建议离开时,搭配「w」一起使用,这样在退出的时候还可以保存文件。

5、vi命令列表

1、下表列出命令模式下的一些键的功能:

h

左移光标一个字符

l

右移光标一个字符

k

光标上移一行

j

光标下移一行

^

光标移动至行首

0

数字“0”,光标移至文章的开头

G

光标移至文章的最后

$

光标移动至行尾

Ctrl+f

向前翻屏

Ctrl+b

向后翻屏

Ctrl+d

向前翻半屏

Ctrl+u

向后翻半屏

i

在光标位置前插入字符

a

在光标所在位置的后一个字符开始增加

o

插入新的一行,从行首开始输入

ESC

从输入状态退至命令状态

x

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

#x

删除光标后的#个字符

X

(大写X),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

#X

删除光标前面的#个字符

d

dd

删除光标所在的行

#d

dd

删除从光标所在行数的#行

yw

复制光标所在位置的一个字

#yw

复制光标所在位置的#个字

y

yy

复制光标所在位置的一行

#y

yy

复制从光标所在行数的#行

p

粘贴

u

取消操作

cw

更改光标所在位置的一个字

#cw

更改光标所在位置的#个字

2、下表列出行命令模式下的一些命令

w filename

储存正在编辑的文件为filename

wq filename

储存正在编辑的文件为filename,并退出vi

q!

放弃所有修改,退出vi

setnu

显示行号

/或?

查找,在/后输入要查找的内容

n

与/或?一起使用,如果查找的内容不是想要找的关键字,按n或向后(与/联用)或向前(与?

联用)继续查找,直到找到为止。

对于第一次用vi,有几点注意要提醒一下:

1、用vi打开文件后,是处于「命令行模式(commandmode)」,您要切换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才能够输入文字。切换方法: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mode)」下按一下字母「i」

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Insertmode)」,这时候你就可以开始输入文字了。

2、编辑好后,需从插入模式切换为命令行模式才能对文件进行保存,切换方法:按「ESC」

键。

3、保存并退出文件:在命令模式下输入:wq即可!(别忘了wq前面的:)

################################################################################

8.设置和修改X-Window的显示模式

简短说明:

本文档的主要目的在于介绍手动配置Linux下XF86的配置方法,主要是关

于如何通过修改XF86Config文件调整显示器在图形模式下的显示分辨率和颜色

深度,以及如何通过建立符号连接修改XServer.另外提到一些跟图形界面有关

的网友常问问题.

一.XWindow工作方式略谈

(如果你之关心如何对XWidow进行设置,可以跳过这一节.只是理解这一

节所讲的知识对于理解下面的各设置步骤有一定帮助)

XWindow的工作方式跟MicrosoftWindows有着本质的不同.MSWindows

的图形用户界面(GUI)是跟系统紧密相联的.而XWindow则不是,它实际上是

在系统核心(kernel)的上面运行的一个应用程序.

XWindow的运行分为四层.最底层的是XServer(服务器),提供图形界面

的驱动,为XWindow提供服务.上面的一层是用于网上通信的网络协议--X

网络协议.这部分使远程运行XWindow成为可能.只需要在服务器上运行一个

XServer,而客户机(Client)上运行更上一层的程序,则可以实现XWidow的

远程运行.再往上的一层是称作Xlib的低层函数接口,介于网络和和基础系统

于较高层的程序之间.应用程序的实现是通过调用这一层的函数实现的.最顶层

就是管理窗口的窗口管理器了,也就是一般所说的WM(WindowManager).在这

一层的软件是用户都比较常接触的,比如fvwm,AfterStep,Enlightment以及

gnome、KDE,RedHat默认安装模式安装的就是gnome这是一个免费的开源客户端,没有KDE的商业特性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