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Web前端 > JavaScript

Servlet API与JSP内部对象的对应关系

2012-07-03 13:50 218 查看
  在现今一般的状况下,使用者通常使用的网络登录办法为:用户名称+密码,而一般在密码为静态状况下,将会产生某些问题,比如为了维护密码安全性,必须严格规定相当长度,复杂性及定期更换(例如:中英文数字夹杂,大小写间隔,长度须超过8个字符以上),并且使用者为了方便记忆,常常习惯使用特殊的数字,例如家人的生日,自己的生日,身高体重,电话或门牌号码来记忆,此种方法,只要利用黑客工具,如字典攻击法等等便能在短时间内便可将密码破解,甚至只要有人在身后窥视便可探知您正在键入的密码,所以此种方法相当不安全.
  网络安全是由许多环节所组成的,包括数据传输的加解密、使用者的身份认证、非法入侵的侦测与杜绝等,单靠一套防毒软件或是防火墙离真正的网络安全仍有一段距离。
  现今除了使用SSL使传输加密外,还可再加上身份认证,双管齐下更可确保网络安全,目前先进的欧美国家在网络安全上,都相当重视“使用者的身份认证”。然而目前绝大多数的网络服务,例如网络信箱、网络拍卖、网络银行,大都只有透过“静态密码”来保护。大多数人都不懂得如何妥善管理自己的账号密码,例如他们会选择一些容易被人猜中的数字作为密码、没有定期更改密码或将密码张贴于显眼的位置,进而遭到数据甚至财物上的损失。因此我们需要采用一套更安全的身份认证方式,这就是目前被认为最安全的双因素认证机制。
  双因素是密码学的一个概念,以理论上来说,身份认证有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需要使用者记忆的身份认证内容,例如密码和身份证号码等等。
第二个要素:使用者拥有的特殊认证加强机制,例如动态密码卡,IC卡,磁卡等。
第三个要素:使用者本身拥有的唯一特征,例如指纹,瞳孔 ,声音等等…..
   一般使用者只使用了第一个要素,承上所知,它是不安全的方式,而将第一及第二种要素结合则成为现在更安全的认证作法,也就是所谓的“双因素认证”其可结合用户拥有的认证设备以及其已知的信息两个因素同时使用,就跟利用自动柜员机提款相似:使用者必需利用提款卡(认证设备),再输入个人识别号码(已知信息),才能提取其账户的款项。
采用双因素认证方式,确保用户身份真实性,应用实例:
http://www.scanywhere.com/solution/index.htm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