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最近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2012年6月14日星期四)

2012-06-15 09:24 183 查看
2012年06月14号

1. 今天碰到很恶心问题,早上组长给了我一个100w行左右的sql(就是13号Navicat备份不了数据的那个问题的后续,一个字干),我用navicat for mysql导入,发现内存溢出问题,问百度答案:修改mysql的配置文件----my.ini,如法炮制发现,调大了配置,运行报找不到某个view,依旧郁闷,后朋友传我SQLyog-8.32(sn)


连接组长数据库,导出sql,在连上本地数据库,导入sql。。。搞定:用时3分钟。。。

至此我没有任务了,就到csdn上来逛,看了些基础自认不牢固的知识,特加深记忆,具体是谁的帖子的内容,我没记得,下面是转载别人帖子的内容:

2. Switch语句,类型必须是与int类型兼容的类型,byte,short,char,int中一个

3. Person p = new Person();

创建一个对象都在内存中做了什么事情?

1:先将硬盘上指定位置的Person.class文件加载进内存。

2:执行main方法时,在栈内存中开辟了main方法的空间(压栈-进栈),然后在main方法的栈区分配了一个变量p。

3:在堆内存中开辟一个实体空间,分配了一个内存首地址值。New

4:在该实体空间中进行属性的空间分配,并进行了默认初始化。

5:对空间中的属性进行显示初始化。

6:进行实体的构造代码块初始化。

7:调用该实体对应的构造函数,进行构造函数初始化。()

8:将首地址赋值给p ,p变量就引用了该实体。(指向了该对象)

4. 二:类的访问权限

(1)public:

对于成员来说:任何其他类都可以访问它们,不管在同一个包中还是在另外的包中。

对于类来说: 也是一样。

(2)friendly:

对于成员来说:如果一个类的成员没有任何权限修饰,那么它门就是缺省包访问权限,用friendly来表示,注意friendly不是Java中的关键字,这里是个人喜欢的方式用它表示而已。同一个包内其它类可以访问,但包外

就不可以。对于同一个文件夹下的、没有用package的classes,Java会自动将这些classes初见为隶属于该目录

的default package,可以相互调用class中的friendly成员。如以下两个class分别在同一个文件夹的两个文件

中,虽然没有引入package,但隶属于相同的default package。

对于类来说:同一个包中的类可以用。总之,类只可以声明为public或者friendly。

(3)private:

对于对于成员来说:只能在该成员隶属于的类中访问。

对于类来说:类不可以声明为private。

.4)protected:

对于对于成员来说:相同包中的类可以访问(包访问权限);基类通过protected把基类中的成员的访问权限赋予派生类不是所有类(派生类访问权限)。

.对于类来说:类不可以声明为protected

说明:

1、每个编译单元(类文件)都仅能有一个public class

2、public class的名称(包含大小写)必须和其类文件同名。

3、一个类文件(*.java)中可以不存在public class。

这种形式的存在的场景:如果我们在某个包内撰写一个class,仅仅是为了配合同包内的其他类工作,而且

我们不想再为了撰写说明文档给客户(不一定是现实意义的客户,可能是调用这个类的类)看而伤脑筋,而且有可能过一段时间之后

有可能会彻底改变原有的做法,并完全舍弃旧版本,以全新的版本代替。

4、class不可以是private和protected。

5、如果不希望那个任何产生某个class的对象,可以将该类得所有构造函数设置成private。但是即使这样也可以生成该类的对象,就是class的static的成员(属性和方法)可以办到。

四:this和static详解

this:代表对象。就是所在函数所属对象的引用。

this到底代表什么呢?哪个对象调用了this所在的函数。this就代表哪个对象。就是哪个对象的引用。

开发时,什么时候使用this呢?

在定义功能时,如果该功能内部使用到了调用该功能的对象。这时就用this来表示这个对象。

this 还可以用于构造函数间的调用。

调用格式:this(实际参数);

this对象后面跟上 . 调用的是成员属性和成员方法(一般方法);

this对象后面跟上 () 调用的是本类中的对应参数的构造函数。

注意:用this调用构造函数,必须定义在构造函数的第一行。因为构造函数是用于初始化的,所以初始化动作一定要执行。否则编译失败。

static:关键字,是一个修饰符。用于修饰成员(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

特点:

1,想要实现对象中的共性数据的对象共享。可以将这个数据进行静态修饰。

2,被静态修饰的成员,可以直接被类名所调用。也就是说,静态的成员多了一种调用方式。类名.静态方式。

3,静态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而且优先于对象存在。

弊端:

1,有些数据是对象特有的数据,是不可以被静态修饰的。因为那样的话,特有数据会变成对象的共享数据。这样对事物的描述就出了问题。所以,在定义静态时,必须要明确,这个数据是否是被对象所共享的。

2,静态方法只能访问静态成员,不可以访问非静态成员。

因为静态方法加载时,优先于对象存在,所以没有办法访问对象中的成员。

3,静态方法中不能使用this,super关键字。

因为this代表对象,而静态在时,有可能没有对象,所以this无法使用。

4,主函数是静态的。

什么时候定义静态成员呢?或者说:定义成员时,到底需不需要被静态修饰呢?

成员分两种:

1,成员变量。(数据共享时静态化)

该成员变量的数据是否是所有对象都一样:

如果是,那么该变量需要被静态修饰,因为是共享的数据。

如果不是,那么就说这是对象的特有数据,要存储到对象中。

2,成员函数。(方法中没有调用特有数据时就定义成静态)

如果判断成员函数是否需要被静态修饰呢?

只要参考,该函数内是否访问了对象中的特有数据:

如果有访问特有数据,那方法不能被静态修饰。

如果没有访问过特有数据,那么这个方法需要被静态修饰。

成员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区别:

1,成员变量所属于对象。所以也称为实例变量。

静态变量所属于类。所以也称为类变量。

2,成员变量存在于堆内存中。

静态变量存在于方法区中。

3,成员变量随着对象创建而存在。随着对象被回收而消失。

静态变量随着类的加载而存在。随着类的消失而消失。

4,成员变量只能被对象所调用 。

静态变量可以被对象调用,也可以被类名调用。

所以,成员变量可以称为对象的特有数据,静态变量称为对象的共享数据。

静态的注意:静态的生命周期很长。

静态代码块:就是一个有静态关键字标示的一个代码块区域。定义在类中。

作用:可以完成类的初始化。

静态代码块随着类的加载而执行,而且只执行一次(new 多个对象就只执行一次)。如果和主函数在同一类中,优先于主函数执行。

主函数的解释:

保证所在类的独立运行。是程序的入口。被jvm调用。

public:访问权限最大。

static:不需要对象。直接类名即可。

void:主函数没有返回值。

main: 主函数特定的名称。

(String[] args):主函数的参数,是一个字符串数组类型的参数。jvm调用main方法时,传递的实际参数是 new String[0]。

jvm默认传递的是长度为0的字符串数组。我们在运行该类时,也可以指定具体的参数进行传递。可以在控制台,运行该类时,在后面加入参数。参数之间通过空格隔开。jvm会自动将这些字符串参数作为args数组中的元素,进行存储。

静态代码块、构造代码块、构造函数同时存在时的执行顺序:

静态代码块 --构造代码块 --构造函数;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