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IPv6单播、组播、泛播地址详解(三)

2012-06-07 22:32 447 查看
6.NSAP和IPX地址分配

  IPng的目标之一是要统一整个网络世界,使IP、IPX和O S I网络间能进行互操作。为了支持这种互操作性, IPv6为O S I和IP X各保留了1 / 1 2 8地址空间。在本书写作时, IP X地址格式尚未精确定义; N S A P地址分配的描述见RFC 1888(OSI NSAP和IPv6 )。对O S I和N S A P的讨论已超出本书范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R F C中找到更完整的论述。

  6.2.4组播

  像广播地址一样,组播地址在类似老式的以太网的本地网中特别有用,在这种网中,所有节点都能检测出线路上传输的所有数据。每次传输开始时,每个节点检查其目的地址,如果与本节点接口地址一致,节点就拾取该传输的其余部分。这使节点拾取广播和组播传输相对比较简单。如果是广播,节点只要侦听,无须做任何决定,因此简单。对组播来说,稍复杂一些,节点要预订一个组播地址,当检测出目的地址为组播地址时,必须确定是否是节点预定的那个组播地址。

  IP组播就更为复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IP并不是不加鉴别就将业务流放在Inte r n e t上转发至所有节点,这是IP成功之处。如果要这样做的话,它将迫使大多数甚至所有连接的网络屈服。这就是为什么路由器不应该转发广播包的原因。不过,对组播而言,只要路由器以其他节点的名义预订组播地址,就能有选择地转发它。

  当节点预订组播地址时,它声明要成为组播的一个成员。于是任何本地路由器将以该节点的名义预订组播地址。同一网络上的其他节点要发送信息到该组播地址时,IP组播包将被封装到链路层组播数据传输单元中。在以太网上,封装的单元指向以太网组播地址;在其他用点对点电路传输的网络上(如ATM),通过其他某些机制将包发送给订户,通常通过某类服务器将包发送给每个订户。从本地网以外来的组播,用同样方法处理,只是传递给路由器,由路由器把包转发给预订节点。

  1.组播地址格式

  IPv6组播地址的格式不同于IPv6单播地址,采用图6-6所示的更为严格的格式。组播地址只能用作目的地址,没有数据报把组播地址用作源地址。

  地址格式中的第1个字节为全“1”,标识其为组播地址。回顾图6-1,组播地址占了IPv6地址空间的整整1 / 2 5 6。组播地址格式中除第1字节外的其余部分,包括如下三个字段:

  标志字段:由4个单个位标志组成。目前只指定了第4位,该位用来表示该地址是由Inte r n e t编号机构指定的熟知的组播地址,还是特定场合使用的临时组播地址。如果该标志位为“ 0”,表示该地址为熟知地址;如果该位为“ 1”,表示该地址为临时地址。其他3个标志位保留将来用。

  范围字段:长4位,用来表示组播的范围。即,组播组是只包括同一本地网、同一站点、同一机构中的节点,还是包括IPv6全球地址空间中任何位置的节点。该4位的可能值为0~15,见图6 - 7。

  


  组标识符字段:长112位,用于标识组播组。根据组播地址是临时的还是熟知的以及地址的范围,同一个组播标识符可以表示不同的组。永久组播地址用指定的赋予特殊含义的组标识符,组中的成员既依赖于组标识符,又依赖于范围。

  


  所有IPv6组播地址以FF开始,表示地址的第1个8位为全“1”。目前,因为标志的其余位未定义,所以地址的第3个十六进制数字若为“0”,则表示熟知地址;若为“1”,则表示临时地址。第4个十六进制数字表示范围,可以是未分配的值或保留的值,见图6-7。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