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中国的教育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2012-05-09 09:46 274 查看
这篇文章将我带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给将要进入大学的你们:一个已毕业两年的学长的人生感慨!



面对中国的教育现状,很多的学生,老师,甚至校长,采取的态度是接受,所做的行动是适应和顺从.非常钦佩作者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思想者自己的人生,思考着中国的教育,思考着国家的未来,并在尝试着去行动着.


作者文章的两个目的:
1
唤醒沉睡的人去思考.
2
引起更多的人对教育关注和反思.


教育并不是跟自己无关,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与你我息息相关,是大家,是整个社会和国家的事情.

作者是一个武汉大学的学生.武汉大学也是我当时梦寐以求的大学之一,因为在高中之前,所有的学子的"梦想"是为了能够上一个全国重点大学.但是那时候的"梦想"是自己真正的梦想么?还是家长强加给学生的"梦想",还是社会给学生的"梦想".最近看到比较热的一则新闻.高三生打吊瓶上自习




不知道这里的高三学子们看到这篇文章之后会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思考?看到这篇报道我第一感觉是:中国的教育已经开始病入膏肓了....


看着作者在描述自己在全国重点大学武汉大学的学生生活.既然也是"一觉醒来一看表十点了,继续睡到十一点半,起来连早点、中饭一起吃了。"这样悠悠然的生活.而我的大一生活的生活状况也是相同的.以前的我认为只有我所在的普通二本大学会是这样,而现实告诉当时我是多么的幼稚.刚开始那种日子从高度紧张的大学生活过渡到所谓的"安逸的"大学生活感觉还是挺不错的.但是后来发现这种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也尝试着去找出路,多多的看一些励志书,多多的参加活动,当时今日提高班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想更多的学习一些东西,而并不是在宿舍这个"温室"里慢慢的把自己煮烂.


大学是一个改造人的地方,而真正的大学是把一个人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改造成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而现在,更多的大学把一个个学生变得更加堕落和迷失自己,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作者文中所描述的那种"凌乱的宿舍",现在已经在整个大学泛滥成灾.游戏,电视剧.成为了男女大学生在宿舍主要"任务".让这些大学生的家长来看看的话,他们的心肯定会在滴血,因为他们那不舍得吃的钱,那些父母的血汗换来的是孩子们的不是未来!不是精英!而是一个被游戏的人生.


中国的教育并不是莫一处出现了问题,而是整个教育的体系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的问题,老师的问题,家长的问题,学校的问题,社会的问题,甚至是国家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在另一篇文章,钟道然所写《我不原谅:一个90后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反思》都有所体现和论述.


文中所要阐述的中心思想是:中国缺的不是钱,是教育.和米老师的文章:<<现代化的中国教育,缺失的不是钱,是思想>>.是同一个思想.


文中对我感触比较深的是这么一段话:"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为什么感触深呢?因为我现在就在接受着这种教育.接受着新的理念下的培养学生生命力的教育.我是幸运的,但是正如本文开始所述:教育并不是跟自己无关,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与你我息息相关,是大家,是整个社会和国家的事情.如何发扬这种新教育模式,让给多的人得以认识,让更多的人得以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米老师在行动着,提高班在行动着,我们在行动着.

问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并不知道问题的存在.不知道现在中国的大学会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中国的教育我们每个亲历者都非常的清楚,那么国外的教育是什么样子呢?


也就在前一段时间,我看到了这样的新闻:哈佛大学和MIT将联合创建免费开源在线课程项目edX。两所大学各自投入3000万美元,预计今年秋季将有第一批共5门课程开课。课程的形式主要由在线视频,网页插入式测试以及协作论坛组成.精英大学和科技创业公司抢滩在线大学至少在美国目前已经渐成潮流,但是在线大学是不分国界的。因此二流大学如果再不加强自身建设,那么流失学生甚至关门大吉将不可避免。

但是如果想的稍微长远一点的话,仅仅是流失学生这么简单么?国外的教育是开放的,并且充分利用当代的信息技术,打破时空的限制,可以让学生无处不教育,而再回头看看中国教室里那些打吊针迎接高考的学生?未来的世界将会在谁的手中?答案不言而喻.


中国的教育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