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一个苏州IT人的5年挨踢经历-------经历篇(之一)

2012-04-07 20:44 183 查看
第二章感悟----回顾走过的路

感想性的文字相对比叙述性的要难写很多,尤其是对我们这种搞技术的,煽情不是我们的特长,所以内容的表述肯定不会精彩,但是我会尽量确保真实,当然如果涉及到个人信息的,也会有所保留。首先我会说明下自己近十年间走过的路,自己的成长,挫折,机遇和挑战,然后我会分享一些平时积累的感悟,这个中间如果大家有什么希望讨论的,可以提出来,如果我有想法的,我会把观点加到文章中。当然,所有写的只代表自己当前的想法,不存在对错,甚至再过几年,完全推翻自己目前的观点也有可能。或许,这就是真实的人生。进入正题~~~~~

一、我的中学

从我的初中说起吧,懵懵懂懂的三年初中生活,却似乎留给了自己远多于高中的回忆,当然更多沉淀下来的是一份轻松和美好。初中的自己,聪明,自信,说优秀也不为过,奖状拿了堆,包括一次市三好,也许自己算不上高大,谈不上俊朗,但那时的自己几乎深信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初中的三年一方面,让自己积累起了无限自信的同时,一方面也让自己自视过高了,表面的荣光掩盖了自己很多不足,包括学习方法上致命的陋习和弱点(具体什么陋习后文会有描述)。中考中几乎毫不费力,我考上了全市最好的一所高中,记得这所高中在整个苏南地区高考平均成绩都是前几,甚至有过几次的第一。但是,这只是学校的荣耀,它不属于我,高中三年间,自己的考试成绩应该绝大部分都是属于排在后1/3的。曾经考进这所高中是自己的骄傲,但是后来它不是了,因为我没有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虽然后1/3的成绩已经能够确保自己进入本一的学校(学校高考平均成绩一般都会比本一线高50分左右)。记得高中时有个同学,全国计算机比赛一等奖,直接报送到名牌大学计算机系,当时自己的想法就是,只有他那样的人才合适搞计算机的。所以那时候以及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想过自己会进入IT业。

二、我的大学

自己的专业是自动化类别的,本科阶段跟软件几乎绝缘,基本可以一笔带过,除了学了几门课叫C语言,微机原理和单片机等。然后就是考研,因为家人的规劝和自己的保守,还是选择了本科的学校,虽然考研成绩比本校分数线高了近100分,但也没有什么好后悔的,毕竟路是自己选的。

影响自己发展方向的一件事发生在研二,师兄毕业后,自己在实验室有了自己的座位,电脑还有一块开发板,另外导师还给了点经费,可以自己去买些需要的芯片和元器件,软件开发之路应该是从这里开始的。自己先复习了C语言,当然还有开发板以及处理器的相关资料。在捣鼓一段时间后,就不再满足于这些,开始接触一个开源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考虑把这个OS移植到开发板上,因为当时可以找到的移植实例都不能直接用,所以为了移植成功,基本上把这个OS上70%的源码都看过了,最后终于移植成功,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那种编程的快乐,和一丝成就感。这里加一段说明,其实在这段时间里,自己还去应聘过一个很小公司的程序员,结果是,直接被通知说自己不太适合做软件,即使去了他们那可能也只能拿跟软件专科生差不多的收入。这也刺激了自己提高软件开发能力的决心。之后,自己又开始学习C++,第一本看的书记得是《C++入门经典》(作为入门书太厚了,重点不够突出,写的一般),但是通过学习,至少自己对C++,对面向对象思想有了那么一丁点了解。记得毕业前自己也应聘过一个C++的岗位,好像是叫广达吧,也是苏州的一个公司。笔试面试后,对方的技术经理很诚恳地建议我还是找本专业的工作比较合适。其实对方真的挺中肯的,连个C++虚函数都还没搞明白所以然,可见当时自己软件基础确实还是比较薄弱的,没有太多竞争力。这次应聘经历又让自己过后狠狠加强了一下自己C++的学习(呵呵,对自己还是要狠一点,什么不行就补什么呗,只要是技术就是给人学的,不存在学不会的技术)。其实毕业那会,本来自己最想做的是嵌入式方向软硬结合的工作,毕竟在这方面自己还稍微有点竞争力,到最后还是没能如愿,第一份是软件开发的工作,但是在这里我还是发自内心地非常非常感谢我的第一家公司,他提供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很好的平台。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