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Computer Networks (fifth edition)》第三章学习小结

2012-03-04 19:28 363 查看
        第三章介绍了数据链路层(The Data Link Layer),总共有六个小节,分别是:数据链路层的设计问题(Data link layer design issues),差错检测与纠正(Error detection andcorrection),简单(初级)的数据链路协议(Elementary
data link protocols),滑动窗口协议(Sliding window protocols),数据链路协议的例子(Example data link protocols)和总结(Summary)。

        在3.1节(数据链路层的设计问题)中,作者介绍了设计数据链路层协议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包括:它提供给网络层的服务(Services provided to the networklayer),框架(Framing),差错控制(Error control)和流控制(Flow
control)。

        在3.2节(差错检测与纠正)中,作者介绍了差错纠正码(Error-correcting codes)和差错检测码(Error-detecting codes)。在“差错纠正码”中,又详细介绍了海明码(Hamming codes)和卷积码(Convolutional
codes)。在“差错检测码”中,详细介绍了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

        在3.3节(简单(初级)的数据链路协议)中,作者介绍了三个协议,第一个是“乌托邦”式的单一协议(A utopian simplex protocol),第二个是用于无差错信道的单一的停止等待协议(A simplex stop-and-waitprotocol for an error-free channel),第三个是用于噪声信道的单一的停止等待协议(A
simplex stop-and-wait protocol for a noisy channel)。

       在3.4节(滑动窗口协议)中,作者介绍了一比特的滑动窗口协议(A one-bit sliding window protocol),使用回退N的协议(A protocol using go-back-N)和使用选择性重复的协议(A protocol using selectiverepeat)。

       在3.5节(数据链路协议的例子)中,作者列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SONET之上的包(Packet over SONET),第二个是非对称的数字用户环路(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oop,ADSL)。

       作者在3.6节对本章进行了总结。

       数据链路层是整个协议层次中的第二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章中,重点是一些特殊用途的码和相关的协议。

PS:本人邮箱zhouzxijc@gmail.com,欢迎探讨!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