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停下来,思考才是进步的本质

2012-03-02 11:50 92 查看
【心跳是什么声音?】
请问您——尊敬的读者:心跳是什么声音?此时,你我的心在跳着——这是显而易见的事,但是,你知道心跳是什么声音吗?
也许有人听到过。例如从电视里,或者从医院的重症监护设备这类仪器里听到过“哔哔”的声音。然而我想问:“你——自己的心跳是什么声音?”
其实,把手放在左胸,我们就能感受到心跳;用手捂住耳朵,我们就可以听得见心跳的声音。也许,这么多年来,我们许多人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心在跳着,也没有听到过它跳动的声音。因为,我们也许从来没有去尝试过认清自己。
你的心跳异与常人吗?比如有点杂音,又比如节拍上比别人慢上0.1秒?有可能吗?当然,完全有可能,我们的心脏在结构和机制上基本是一样的,但运作起来的时候,或许会稍稍有不同。例如你与临座的同事拥有相同的心跳频率的机率,其实微乎其微。
所以,你想与他,或者更多的人“齐心协力”吗?而这,原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啊。

【重新认识我们自己】
首先,如同我们并不了解自己一样,对于我们这个项目团队,乃至于整个软件行业中的许多人,也许都从来没有去尝试过认清我们自己。如此,我们又妄谈什么开发,又妄谈什么工程呢?
你认为你呆在一个“敏捷的”团队里面吗?或者是呆在一个“正规的、工程化的”团队里面吗?或者,你就只是呆在一个“松散组织”里面,三个星期以来,还没有与对面的那位大胡子兄弟打过一次招呼……
你认为这就是“我们自己”吗?那个被称为“敏捷团队”、“工程化团队”或“松散组织”的一群人,就是“我们”?我们用这些名词的时候,只是我们“仿佛像是”这些个名词而已。然而请注意,原先说出类似这些名词的人,现在有些已经作古,有些活到了七老八十,还有些已经在开始抽自己的耳光了。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这些人——他们——远在千里之外、异国它乡,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历史背景与工程背景等等之下,他们说出这些名词的时候,代表的是他们——他们自己的——那个确定的团队。
以及,他们的确定的心跳。
东施效颦有什么不对吗?没什么不对,“效颦”这件事情实在太正确了,以至于无法反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与追求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力一样都是人的、社会的本性。东施的问题只在于她未能在“效颦”之前看看自己的面目,也未能在“效颦”之后看看自己的面目——多数的人,多数的团队,能做到这件事情的一半,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丑态总是有的,我们只是不自知,也或者不自认罢了。

【事情原本简单】
有一个实验,当把完全一样但左右反转的两张肖像照片给到这个人面前,并暗示他其中有一张做过细微处理时,那个人通常会认为反转过的那张照片里面是真正的自己。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人们总是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一个反相,所以主观上会认为照片中照出来的、正面的形相便是假的了。
其实,捂住耳朵去听以及举起镜子来看,都不过是举手之劳。前者或许是一生中从未做过的事,后者可能是一生中天天在做的事情,而两者相同之处在于:做与不做,我们都没有了解过“这件事情”本身。
所谓“大道至简”,就是说事情原本是简单的:我们不是不知道,而只是认识没达到罢了。思想与行为本是脱节的,我们陷于行为而无有思想,所以手把镜子举几十年,不过是照见了一个反面的自己;所以你的、我们的工程已经做了这么久,却做成了一个个反面的样本。
“停下来,思考才是进步的本质”,李维先生在本书第二版的序中说的这句话,是人生之洞见,求知之隽哲。然而,你停下来了吗?然而,你知道“停下来”仅仅只是行为,而不是思想本身吗?
知行如一只是追求,而知行不一,本才是一个人的常态啊。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