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一个黑客的自白:年赚两三百万 生活纸醉金迷(1)

2012-02-07 14:54 288 查看
2011年末,网络上爆发了大规模的泄密事件,很多知名网络社区的账户被盗,引发了公众强烈的关注,一个上百亿元的黑客产业链随之浮出水面。而所谓黑产者,就是从事黑客产业链的人。《商界》记者几经周折,联系到一位匿身于网络背后的年轻黑产者,听一听他有着怎样的内心独白。

一个黑产者的自白



我是一个黑客,今年25岁。我的四个伙伴,年龄都在20岁左右,标准的90后。我们目前匿身于中国与缅甸的边境,原因很简单,逃避法律打击。

我们是在2008年从国内逃到缅甸的。当时,轰动江浙的“大小姐”病毒案东窗事发,十几个主犯当即被抓。我们几个伙伴被吓得不轻,连夜买火车票分头向外省逃跑,流窜数省之后,最终我们一起逃到缅甸,才算相对安全。现在想起跑路的情节,就像谍战大片一样惊险刺激。

对于我们来说,走上黑产之路,仿佛命中注定。

我们几个有着极为相似的成长背景:家庭环境一般,酷爱电脑技术,荒废学业。五六年前,我大学读了两年就辍学了,而其他四个90后高中就离开了校园。

最初我们只是单纯地对电脑技术感兴趣,后来通过一些网络论坛和报纸杂志,我们了解到了黑客技术,顿时觉得这个东西挺神奇的,黑客仿佛虚拟网络世界里无所不能的神。

现实世界的失意更加刺激了我们对虚拟世界的控制欲。在代码构成的虚拟世界里,有着另一套游戏规则,掌握了它也就可以掌握一切。

通过黑客技术论坛等渠道,我们学习了不少黑客技术。那时正是网络游戏兴起的时候,玩网络游戏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狂热,有不少人不惜花重金购买虚拟世界里的装备和金钱。有需求就会有供给,这个潜在需求巨大的市场,让我们的黑客技术有了发财的偏门,更催生了一个分工明确、环环相扣、资金规模巨大的黑客产业链!

首先是开发环节:精通技术的黑客们编写木马病毒程序,针对不同的网站或网络游戏的账户,开发不同款式的木马变种,然后按照类别卖给传播木马病毒的“包马人”。

其次是分销渠道:包马人卖给二级、三级包马人,他们往往是只懂运营黑客木马而不懂开发的下线黑客,木马病毒就这样传播开来。

再次是挂马收信:拿到木马病毒的下线黑客们,通过各个知名网站的代码漏洞,将木马病毒挂在这些知名网站上。只要网民们浏览了这些挂有木马病毒的网站,木马病毒就会自动植入网民们的电脑中,从而盗取网民们的网游账号,然后自动以邮件的形式回传给黑客。

最后是洗信交易:回收到大量的邮件后,黑客们将登陆盗来的网游账号,将里面的装备和虚拟金钱全部转移出来,然后通过现实世界的金钱交易获得巨大利润。

其实,这种黑客行为无异于现实世界中的盗窃。然而,这种现实世界中的违法行为,放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法律的规范就变得模糊起来,真正要下手做一笔这样的黑色买卖,只需要突破自己的道德底线。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