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IP路由选择过程

2012-01-17 13:54 405 查看
IP的路由处理时一个相当简单并没有多大变化的过程。

主机A->主机B进行通信会发生什么呢??

1.因特网控制报文ICMP将创建一个回应请求数据包

2.ICMP将把这个有效负荷交给因特网协议IP,然后IP协议会创建一个数据包。这个时候,这个数据包将包含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值为01h的协议字段。当数据包到达目的地址时候,所有这些内容会告诉接受主机,它应该将这个有效负荷交给ICMP处理。

3.一旦数据包被创建,IP协议将判断目的IP地址是处在本地网络中,还是处于一个远程网络上。

4.由于IP协议断定这是一个远程请求,这个数据包需要被发送到默认网关,这样,这个数据包才会被路由到远程网络。Windows注册表将被使用,以查找配置的默认网关。

5.主机172.16.10.2的默认网关被配置为172.16.10.1。要能够发送这个数据包到默认网关,必须要知道路由器的Ethernet0接口的硬件地址。因为只有这样,数据包菜可以被下传给数据链路层并成帧,然后发送给与172.16.10.0网络连接的路由器接口。在本地局域网上,主机只可以通过硬件地址来进行通信。理解主机A要与主机B通信,它必须将数据包发送到本地网络中默认网关的MAC地址处,这一点时非常重要的。

注意:MAC地址永远都应用于LAN本地,而决不会穿过或通过路由器。

6.接着,检查ARP缓存,查看一个默认网关的IP地址是否已经解析成为硬件地址。

如果已经被解析,数据包将被释放,传送到数据链路层并成帧。要查看你的主机上的ARP缓存可以在DOS下使用ARP -A

7.一旦这个数据包和目的放的硬件地址被交付给数据链路层,局域网驱动器将用来提供媒体访问,以通过所有类型的局域网。一个数据帧将产生,使用控制信息来封装次数据包。在这个帧中包含有目的方和源方的硬件地址,以及以太网类型字段,在本例中,这个协议为IP协议。在这个帧的结尾处事被陈伟FCS的字段。他是装在CRC计算值的区域。此时数据帧还要查找一些信息,即主机A的硬件MAC地址,以及作为目标方的默认网关的硬件地址。注意,这里不包含远程主机的MAC地址。

8.一旦完成帧的封装,这个真将被交付到物理层,以一次一位的方式发往物理媒体(双绞线对)

9.此冲突域中的每台设备将接受这个位 并重建成帧。他们都将运行CRC并核对保存在FCS字段中的内容。如果这两个值不匹配,次帧将被抛弃。

10.数据包从帧中抽出,然后这个帧剩下的部分被丢弃,再把数据包传送给在以太网类型字段中列出的上层协议,在这里是传递给IP协议。

11.IP协议会接受这个数据包,并检查IP目的地址。由于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和接受路由器所配置的任意地址不相匹配,路由器将会在路由表中查看目的IP网络的地址。

12.次路由表中必须包含有网络172.16.20.0的表象,否则次数据包江北丢弃,然后一个携带有destination network unavailable的ICMP包浆被发送回源放设备。

13。如果路由器的确在她的路由表中查找到了墓地放的网络,数据包将被交换到输出接口。

14,路由器将交换次数据包到E口的缓冲区。

15.E缓冲区需要了解墓地放主机的硬件地址,它首先检查ARP缓存。ARP表中的项保存4个小时。

待续!!!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