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zz 卫星轨道

2011-11-22 19:23 120 查看
摘要: 从我做找到的资料来看,目前世界上常用的遥感卫星主要有,Spot系列卫星,LandSat系列卫星 ,IKONOS系列卫星,CBERS-1卫星,ERS系列 卫星,JERS卫星,IRS卫星, OrbView-3卫星, KH-11型侦察卫星,GeoEye-1卫星,Terra卫星,RapidEye卫星、意大利COSMO-SkyMed系列,Quickbird卫星,印度Cartosat-1(IRS-P5)卫星,PROBA卫星,SMOS卫星 , DMC卫星,各个卫星的轨道参数和运行特点及成像方式均不相同,本文只是做了个简单的介绍

关键字:遥感 卫星 成像方式

一、SPOT卫星(法国):

1. 简介:

SPOT1,1986年2月发射,至今还在运行。SPOT2,1990年1月发射,至今还在运行。SPOT3,1993年9月发射,1997年11月14日停止运行。SPOT4,1998年3月发射,至今还在运行。SPOT5, 2002年5月发射,现在仍在有效运行

2. 轨道特点:

轨道高度832公里,轨道倾角98.7℃,重复周期26天。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通过赤道时刻为地方时上午10:30。 但由于采用倾斜观测,所以实际上4-5天就可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观测

3. 成像特点:

卫星上装有两台高分辨率可见光相机(HRV),可获取10m分辨率的全遥感图像以及20m分辨率的三谱段遥感图像。这些相机有侧视观测能力,可横向摆动27°,卫星还能进行立体观测。SPOT-4卫星遥感器增加了新的中红外谱段,可用于估测植物水分,增强对植物的分类识别能力,并有助于冰雪探测。该卫星还装载了一个植被仪,可连续监测植被情况。

 

二、LandSat卫星 :

1,简介:

第一颗陆地卫星是美国于1972年7月23日发射的.是世界上第一次发射的真正的地球观测卫星,原名叫做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arth Reasource Technology Satellite-ERTS),1975年更名为陆地卫星, 现在运行的是第5、7号星。 美国陆地卫星7(Landsat-7)于1999年4月15日发射升空后,由于其优越的数据质量,以及与以前的Landsat系列卫星保持了在数据上的延续性在数据产品方面,Landsat-7与Landsat-5的最主要差别有:增加了分辨率为15米的全色波段(PAN波段);波段6的数据分低增益和高增益数据,分辨率从120米提高到60米。

2,轨道特点 :

陆地卫星的运行特点:

(1)近极地、近圆形的轨道;

(2)轨道高度为700~900km;

(3)运行周期为99~103min/圈;

(4)轨道与太阳同步。

LANDSAT卫星(美国):轨道高度705公里,轨道倾角98.22℃,重复周期16天。

3,成像特点 :

传感器有

(1) MSS:多光谱扫描仪,5个波段。

(2)TM:主题绘图仪,7个波段。TM数据是第二代多光谱段光学—机械扫描仪,是在MSS基础上改进和发展而成的一种遥感器。TM采取双向扫描,提高了扫描效率,缩短了停顿时间,并提高了检测器的接收灵敏度。

(3) ETM+:增强主题绘图仪,8个波段。ETM数据是第三代推帚式扫描仪,是在TM基础上改进和发展而成的一种遥感器。

4,传感器参数:

LANDSAT上的TM传感器: *TM1:0.45--0.52(蓝) TM2:0.52--0.60(绿) TM3:0.63--0.69(红) TM4:0.76--0.90(红外) TM5:1.55--1.75(红外) TM6:10.4--12.6(热红外) TM7:2.08--2.35(红外)

*地面分辨率:TM1--TM5,TM7:30?30米

5,图片:

三、Quickbird卫星:

1,简介:

2001年10月由美国DigitalGlobe公司发射,能提供0.61m分辨率的商业卫星,是世界第一个提供亚米级分辨率的卫星,具有引领行业的意义,地理定位精度,海量星上存储。而且QuickBird卫星系统每年能采集七千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卫星影像数据,存档数据以很高的速度递增。在中国境内每天至少有2至3个过境轨道,有存档数据约500万平方公里。

2,轨道特点:

轨道高度:450km倾角:98度(太阳同步)重访周期:1~6天(与纬度有关)

3,成像特点:

Quickbird传感器为推扫式成像扫描仪。

多光谱成像(1个全色通道、4个多光谱通道)

成像幅宽(16.5公里X 16.5公里)、成像摆角

4,图片:

四、IKONOS系列:

1, 简介:

 IKONOS(伊科诺斯)卫星于1999年9月24日发射成功,是世界上第一颗提供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商业遥感卫星。IKONOS卫星的成功发射不仅实现了提供高清晰度且分辨率达1米的卫星影像,而且开拓了一个新的更快捷,更经济获得最新基础地理信息的途径,更是创立了崭新的商业化卫星影像的标准。

2, 轨道特点: 

轨道高度 681 千米

 轨道倾角 98.1 度

 轨道周期 98 分钟

   轨道类型  太阳同步

3,成像特点:携带一个全色1m分辨率传感器和一个四波段4m分辨率的多光谱传感器。传感器由三个CCD阵列构成三线阵推扫成像系统。IKONOS传感器是三线阵CCD推帚式成像,因此在正常模式下,它可取得正视、后视和前视推扫成像,具有同轨立体的特点,可以构成准核线的立体图像,而其中间图像与前后图像组成不同立体,提供了三位同时测量的可能性

4,传感器相应指标:

 产品分辨率

  全色: 1 米 ;多光谱: 4 米

  成像波段

  全色   波段 : 0.45-0.90 微米

  彩色

  波段 1( 蓝色 ): 0.45-053 微米

  波段 2( 绿色 ): 0.52-0.61 微米

  波段 3( 红色 ): 0.64-0.72 微米

 波段 4( 近红外 ): 0.77-0.88 微米红外波段。

五、 CBERS-1卫星(中国):

2,轨道特点:CBERS采用太阳同步极轨道。轨道高度778 km轨道,倾角是98.5°。每天绕地球飞行14圈。卫星穿越赤道时当地时间总是上午10:30,这样可以在不同的天数里为卫星提供相同的成像光照条件。卫星重访地球上相同地点的周期为26天。

3,成像特点: 卫星设计寿命为2年。三台成像传感器为:广角成像仪(WFI)、高分辨率CCD像机(CCD)、红外多谱段扫描仪(IR-MSS)。以不同的地面分辨率覆盖观测区域:WFI的分辨率可达256m,IR-MSS可达78m和156m,CCD为19.5m。

3, 传感器参数:

资源卫星CBERS上的扫描仪

*1 0.45--0.52(蓝) 2 0.52--0.59(绿)

3 0.63--0.69(红) 4 0.77--0.89(红外) 5 0.51--0.73()

*地面分辨率:20?20米

4,图片:

六、ERS卫星

1, 简介 ERS-1 ERS-2 欧空局分别于1991年和1995年发射。携带有多种有效载荷,包括侧视合成孔径雷达(SAR)和风向散射计等装置),由于ERS-1(2)采用了先进的微波遥感技术来获取全天候与全天时的图象,比起传统的光学遥感图象有着独特的优点。

2, 轨道特点:圆形极地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780公里

 轨道倾角:98.52 飞行周期:100.465分钟

空间分辨率:方位方向<30米  距离方向<26.3米

  幅宽:100公里

3, 成像方式:携带有多种有效载荷,包括侧视合成孔径雷达(SAR)和风向散射计等装置),由于ERS-1(2)采用了先进的微波遥感技术来获取全天候与全天时的图象,比起传统的光学遥感图象有着独特的优点。雷达地面分辨率可达30m。

4, 图片:

七、JERS卫星

1,简介:  日本地球资源卫星。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于1992年发射,.

2,轨道特点:近圆形、近极地、太阳同步、中等高度轨道。

3,成像特点:是一颗将光学传感器和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置于同一平台上的卫星,共有3台遥感器:可见光近红外辐射计(VNR)、短波红外辐射(SWIR)、合成孔径雷达(SAR)。主要用途是观测地球陆域,进行地学研究等。

八、IRS卫星

1,简介 印度遥感卫星1号,印度Cartosat-1(IRS-P5)卫星Cartosat-1号卫星,又名 IRS-P5 ,它搭载有两个分辨率为 2.5 米的全色传感器,连续推扫,形成同轨立体像对,数据主要用于地形图制图、数字高程建模、地籍制图以及资源调查等。

2,轨道特点:太阳同步极地轨道。

1、立体模式:卫星搭载的两个全色传感器可以按照前后的模式推扫成像从而产生立体像对。

2、单片模式: 卫星平台可以被调整为让两个相机获取的数据沿相邻轨道分布,此种模式下,同时获取的数据幅宽可达到55公里。

3,成像方式:该卫星载有三种传感器: 全色像机(PAN),线性成像自扫描仪(LISS), 广域传感器(WiFS)。PAN数据运用CCD推扫描方式成像,地面分辨率高达5.8m,带宽70km,光谱范围0.5~0.75μm,具有立体成像能力和可在5天内重复拍摄同一地区。运用其资料可以建立详细的数字化制图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DEM)。WiFS数据是双谱段像机,用于动态监测与自然资源管理。两个波谱段是可见光与近红外,地面分辨率为188.3m,带宽810km。它特别有利于自然资源监测和动态现象(洪水、干旱、森林火灾等)监测,也可用于农作物长势、种植分类、轮种、收割等方面的观察。LISS数据在可见光和近红外谱段的地面分辨率为23.5m,在短波红外谱段的分辨率为70m,带宽141km,有利于研究农作物含水成分和估算叶冠指数,并能在更小的面积上更精确地区分植被,也能提高专题数据的测绘精度。

九、OrbView-3卫星

1、简介: ORBIMAGE公司的OrbView-3卫星是世界上最早提供高分辨率影像的商业卫星之一。

2、成像方式:

ObView-3的星载成像系统同时提供1米全色和4米多光谱影像,单景影像幅宽8公里。 卫星回访同一地点的周期小于3天。两侧侧视角范围达到±45度。

OrbView-3提供1米分辩率的全色影像和4米分辩率的多光谱影像。1米分辩率的影像能够清晰的看到地面上的房屋,汽车和停机坪上的飞机,并能生成高精度的电子地图和三维飞行场景。4米多光谱影像提供成像方式彩色和近红外波段的信息,可以从高空中更深入的刻画城市、乡村和未开发土地的特征。

3、轨道特点:

十、美国间谍卫星( KH-11型侦察卫星)

分辨率达到15厘米

1、简介 :

锁眼系列照相侦察卫星是美国 60 年代开始使用的侦察卫星,主要有KH-1、4、5、6、7、 8、9、11、12等九种型号。

KH-1型是第一代普查型照相侦察卫星,于1960年10月开始发射,工作寿命3-28天,地面分辨率3-6米。

KH-4型属第一代详查型照相侦察卫星,于1962年3月开始发射,工作寿命3-5天,地面分辨率2-3米。

KH-5型属第二代普查型照相侦察卫星,于1963年2月开始发射,工作寿命20-28天,地面分辨率小于3.6米。

KH-6型属第二代详查型照相侦察卫星,于1963年7月开始发射,工作寿命4-10天,地面分辨率0.6米。

KH-7型属第三代普查型照相侦察卫星,于1966年8月开始发射,工作寿命14-36天,地面分辨率0.6-2.4米。

KH-8型属第三代详查型照相侦察卫星,于1966年7月开始发射,工作寿命9-90天,地面分辨率小于0.6米。

KH-9型属第四代普查兼详查型照相侦察卫星,于1971年6月开始发射,工作寿命5-220天,地面分辨率小于0.3米。

KH-11型属第五代普查型照相侦察卫星,于1976年12月开始发射,工作寿命770-1175天,地面分辨率1.5-3米。

KH-11 是大鸟型侦察卫星(KH-9)发展而成的

2、 轨道特点:

运行轨道近地点为325km 、远地点为600km 的太阳同步轨道, 两颗卫星处于同一轨道面内对称的位置组成一对。

3、成像特点:

一套是高分辨CCD(电荷耦合装置) 可见光相机, 它能提供分辨率为0.1m的图片。另一套是多频谱相机, 这种相机所摄图片有识别伪装目标的能力。卫星的图片是以数字信号方式通过中继卫星转发到达地面的, 每张图片的处理时间为几分钟, 因此可以做到近实时的侦察。

该卫星每90分钟可绕地球飞1圈。卫星上安装了一架电视摄像机和录像机。摄像机拍下的高分辨率的侦察图像,先由录像机录下来,待卫星飞经地面接收站上空时,再把录像机内贮存的图像,用无线电电波发回地面接收站,而后,机内的录像带又可重新录制最新拍摄下画面,反复使用,十分方便。

十一、GeoEye卫星

1、 概述:

2008年8月由美国政府发射,属于高分辨率陆地卫星,有GeoEge公司制作

2008年4月发射一颗迄今技术最先进、分辨率最高的商业对地成像卫星—“地球之眼-1”(GeoEye-1)。 该卫星不仅能以0.41米全色分辨率和1.65米多谱段分辨率搜集图像,而且还能以3米的定位精度精确确定目标的位置。成为当今世界上能力最强、分辨率和精度最高的商业成像卫星。

2、轨道特点:

轨道高684KM,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倾角98°,最大重访周期小于三天,降交点时间为10:30am

3、成像特点:波段:PAN 0.45~0.80

星下点全色:0.41 m ;侧视28°全色:0.5m;星下点多光谱:1.65 m

1,

全色:450 nm---800 nm
多光谱
蓝: 450 nm ---510 nm
绿: 510 nm ---580 nm
红: 655 nm ---690 nm
近红外: 780 nm ---920 nm
十二Terra卫星(EOS—AM1)

1、简介:

Terra卫星(EOS-AM1)发射于1999年12月18日,是EOS计划中第一星。

2、轨道特点: 

Terra沿地球近极地轨道航行,高度是705km,它在早上当地同一时间经过赤道,Terra的轨道基本上是和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垂直,所以它的图像可以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地球总图像。

3、传感器特点:

Terra卫星上共有五种传感器,能同时采集地球大气、陆地、海洋和太阳能量平衡等信息: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多角度成像光谱仪MISR、先进星载热辐射与反射辐射计ASTER和对流层污染测量仪MOPITT。



十三,RapidEye卫星

大范围覆盖、高重访率、高分辨率、多光谱获取数据方式

通过5个光谱波段获取影像:蓝、绿、红、近红外、红边。

1、 简介:

RapidEye是第一个提供红边波段的商业卫星,这种获取方式可以监测植被变化,为分类和植被生长状态监测提供有效信息。由5颗相同的对地观测卫星组成的RapidEye卫星星座,空间分辨率5米,为全球首个 能够提供“红边”波段的商业卫星,可通过5个光谱波段获取影像,这种获取方式可以监测植被变化情况,为植被分类以及植被生长状态监测提供有效信息。

2、轨道特点: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620千米高空,重访周期:每天

轨道交点:11:00am

3、 图像获取:光谱波段

蓝440-510 nm

绿520-590 nm

红630-685 nm

红边690-730 nm

近红外760-850 nm

影像获取能力 :400万平方公里/天

十四、 COSMO-SkyMed(意大利)

1、简述:

COSMO-SkyMed卫星是全球第一颗分辨率高达1米的雷达卫星,在2007年6月初发射,扫描带宽为10公里,为资源环境监测,灾害监测,海事管理及科学应用等相关领域的探索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高分辨率雷达卫星COSMO-SkyMed是意大利航天局和意大利

2、 轨道特点:

轨道类型属于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倾角 97.86°

轨道周期:16天 卫星高度619.6km,升交点时间6:00am

3、成像方式:

Cosmo-Skymed雷达卫星的分辨率为1米,扫描带宽为10公里,具有雷达干涉测量地形的能力。COSMO-SkyMed系统是一个可服务于民间、公共机构、军事和商业的两用对地观测系统,其目的是提供民防(环境风险管理)、战略用途(防务与国家安全)、科学与商业用途。

欧洲观测能力

十五、PROBA卫星(The Project for On-Board Autonomy (PROBA))

1、 简述:该卫星发射为欧洲宇航局空间信息使命系统中的重要部分,系统中的第一颗星PROBA-1在2001年十月成功发射,起初计划运行2年,到现在为主已经成功运行五年,PROBA-2在2007年12月成功发射

2、 轨道参数 :太阳同步近极地轨道,轨道高757km,

轨道倾角:98.445°

3、 成像方式:

带有两个成像仪器,”小型高分辨率成像分光仪”CHRIS,和“高分辨率照相机”HRC,

用于欧空局未来太空探测器的微型传感器、广角达120°的先进CCD照相机。它还携带了四个一组的科学仪器观测太阳并研究所在轨道的等离子环境。

4、

十六、SMOS卫星

1、简述:

 SMOS卫星是首颗既能测绘海面盐度又能监控全球土壤湿度的卫星。土壤湿度数据将用于水文学研究;海洋盐度数据将用于改善我们对海洋环流方式的理解。SMOS获得的数据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水循环,从而更好地预测天气和重大灾害,并为周期性气候的预测做出贡献。其次,SMOS还将观测降雪和结冰区域,用于低温层的研究。  SMOS卫星重665千克,进入756千米高的轨道,将拍摄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全球图像,显示土壤湿度和海洋盐度的变化。卫星由欧空局、法国和西班牙联合研制,基于Proteus小卫星平台设计,由泰利斯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建造。  

2、轨道参数: 756千米高的轨道

3、 成像方式: 基于孔径综合技术的微波成像仪(MIRAS),由69个接收单元构成的微波成像仪,所有的接收单元均匀分布在Y字形伸展结构上,用以接收地区表面的微波辐射两位,微波辐射亮温手地面表面物理温度和表面传导特性影响,而传导特性反映了土地湿度和海面盐度

1,

十七、DMC卫星

1、 简介:

对地观测卫星用于灾害监测由来已久,例如气象卫星长期用于洪水、风暴等气象灾害的监测。近年来,人造卫星技术和微波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对地观测卫星全方位、高质量地监测国际灾害创造了条件。建成由低成本低轨道小卫星组成的灾害监测星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方案。采用星座设计可大大提高地面监测覆盖率,缩短重访时间。

2、 轨道参数:

3、 成像特点:

空间分辨率1~3m(全色波段)和4~15m(多波段),均采用在轨GPS定位系统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