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Web前端 > JavaScript

JS中split用法,JS删除数组元素

2011-11-21 19:31 267 查看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function spli(){
datastr="2,2,3,5,6,6";
var str= new Array();

str=datastr.split(",");
for (i=0;i<str.length ;i++ )
{
document.write(str[i]+"<br/>");
}
}
spli();
</script>

var arr=[’a',’b',’c'];
若要删除其中的’b',有两种方法:

1.delete方法:delete arr[1]
这种方式数组长度不变,此时arr[1]变为undefined了,但是也有好处原来数组的索引也保持不变,此时要遍历数组元素可以才用
for(index in arr)
document.write(’arr[’+index+’]=’+arr[index]);
这种遍历方式跳过其中undefined的元素

* 该方式IE4.o以后都支持了

2.数组对象splice方法:arr.splice(1,1);
这种方式数组长度相应改变,但是原来的数组索引也相应改变
splice参数中第一个1,是删除的起始索引(从0算起),在此是数组第二个元素
第二个1,是删除元素的个数,在此只删除一个元素,即’b';
此时遍历数组元素可以用普通遍历数组的方式,比如for,因为删除的元素在
数组中并不保留

* 该方法IE5.5以后才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splice方法在删除数组元素的同时,还可以新增入数组元素
比如arr.splice(1,1,’d',’e'),d,e两个元素就被加入数组arr了
结果数组变成arr:’a',’d',’e',’c’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