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中日关联迷局(四):日本的厌华情感跟台湾情结

2011-09-16 18:13 344 查看
从台湾问题到靖国神社

  高恒告诉《环球》杂志,美国希望中日之间对峙,而台湾的地位逐步在边沿化。久远来看,日本也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形下,日本也生机在这种条件下施展自己的作用。

  在会谈所谓的日美共同战略目标时,徐之先说,《朝日消息》有一个很好的比方,说这是日本的一个“三级跳”。第一步起跳,从实践上、政治上跟策略上提出一个独特目的,把台湾包含进去;第二步是踏板,日美之间要进行义务调配;第三步跳出去,落实真正的目标。美国在日本冲绳的驻军进行调剂就阐明这一问题。然而,不论起跳也好,踏板也好,跳出去也好,日美之间也不会那么顺利。日美之间搞战略联盟是事实,但在运作旁边也明白:把中国作为建设性力气进行配合。

  那么如何进行协作?中日引导人不进行互访,如何合作?这就牵扯到小泉会不会去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徐之先以为,以前没有人会说“他不会去了”;现在有人开端这么说了,日本也有,中国也有。小泉最近就不对此进行表态。去不去重要是看他的政治环境。小泉上台3年来,对美也好,对俄也好,对中国也好,对亚洲其余国度也好,他的全部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包括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战略,得分甚少。假如在这样一个政治环境下,他还要持续参拜靖国神社,继承损坏中日关系,那中日关系就会涌现一个更大的倒退。这不仅是一个外交政策的问题,还会使日本内部也呈现问题。现在实际上日本民主党把改良对华关系当作是篡夺政权的一个筹码,明确提出不能参拜靖国神社。特殊值得留神的是,日本良多学者,包括几个很有份量的学者,以及财界大人物都发表文章,公然反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徐之先对《环球》杂志说:“如果小泉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对他的政治前程是不利的。但现在谁也不敢说他确定不去了。如果在右翼权势强大的压力下,为了服务于一小撮右翼分子,小泉可能会去参拜靖国神社。但我想小泉不至于傻到这种水平。”

  日本的实力和对中国的主意

  高恒对《环球》杂志表现,这几年中日关系在政治领域,包括平安范畴存在的问题比拟多。其中,有日本国内自身的问题。日本右翼利用目前的国际局势想走军事大国途径。特别是反恐战斗以来,搭便车,要改变战败国地位。从日本国内来讲,右翼找到了发挥自己的机遇:派兵到伊拉克,差遣维和军队,冲破了无核三原则和1%的军费限度。日本现在的核燃料贮备可以造7000枚广岛级的原枪弹、几十座核电站。日本可以在1个月内出产出核兵器,其核武装只缺1根电线。日本发射的卫星并不比我们少,已经是一个空间大国。特别是其军事上的高技术含量,也是世界一流的。特别像微电子,美国还要依赖日本。日本不仅有军事大国的设法,也有前提,有机会。它蠢蠢欲动要表演军事大国,不仅是在一个地区,还要走向世界,至少是做有世界影响的大国。

  另外,日本这个国家也确切有很多优点。它在战后恢复得很快,很快成为一个经济大国、金融大国,有很多上风。但同时,日本也有很多战略弱点。例如,日本靠经贸生存,原资料、市场都不能自主;另外,地区积怨太多,很难解决。

  专家们认为,日本对中国有很抵触的心理。一方面,中国发展很快,日本必定会依附美国,防备中国,防备中国。另外,日本还要对中国耍横,要干预中国是务。比方说,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显示出日本的强硬。日本不愿望看到一个壮大的中国,更不盼望看到一个统一的中国、发达的中国。这是日本的本意,与其基本好处有关系。反过来,中国目前的状态可以被日本应用的处所许多,如能源缓和;如中日争取安大线的问题;钓鱼岛事件背地流露出来的战略要地、交通要道和能源问题。

  日本强硬背后的美国因素

  在日本对华采用强硬立场和手腕的当面,人们仿佛总可以看到美国人的影子。这好像也并不奇异。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向来在世界各地气指颐使,并老是请求其他国家因为美国的利益做出就义或妥协。

  王新生告知《环球》杂志,美国的对华战略和日本是不一样的,美国并不消除一个意识状态上濒临西方的一个强盛的甚至同一的中国;而日本是在肢解中国的基本上来增强对这个地区的影响力,在台湾问题上就是如斯。咱们在看美国和日本的时候,应当看到这一点。

  1992年,******访问日本,天皇拜访中国,中日关系回升到顶点,其中很重要的起因是美国对日政策被调整为以经济为核心,改变了过去以安保为中央的政策。徐之先认为,1992年中日关系发展得无比好,可以说到达了顶点。但看到中日关系发展的美国十分担忧中日结盟,于1994年末调整对日政策,重新回到了以安保为中央,1995年初又出现了新东亚讲演,重新评估了日美关系,重新为日本保险公约定位。由于有美国在中间,这个三角关系是一个很奥妙的关系:美国占主导,随时可以挑起日本抗衡中国,也可以挑起中国反抗日本。

  从前美国在克林登时期所谓“日本无用论”,当初已经转变成了对日的“等待论”。布什上台当前很主要的多少个步骤,首先强调日本在美国战略中的位置,从新晋升日本的地位,激励其修正宪法,过去所谓的瓶颈作用放开了,使日本成为美国在这个地域的前沿阵地,成为制约中国的一张王牌。中日关系的每一个变更都能够看到美国的暗影,这就是中日关联的难度,关涉到方方面面的关系。

  钓鱼岛就处在美国围堵中国的战略链条上,下地岛、关岛都是美国围堵中国的主要战略后备基地,或者叫做进步基地。高恒认为,目前中美在争夺太平洋的主导权,美国始终把太平洋当成自己的内湖。中国要突起是难以拦阻的,美国只能捣蛋,但是把中国制约在一个范畴是很难的。

  高恒说,如果日本想遏制中国的发展,就会结合美国,“傍大款”。日本的这种模式从目前来看是要继续的。日美同盟现在不是减弱,而是在加强。日美台三角已经显示得比较明白了。除此之外,美国同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的双边军事关系也很清晰,可以用“亚洲的北约版”来形容。美国搞NMD(国家导弹防御体系),TMD(战区导弹防备系统),是凑合大国的,也是地区的,只管它以防备为理由,但实际上是为了进攻的。美国武装台湾,从电子战到飞机,是超过了它同其他盟国的关系。台湾现在横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日美将我们作为防范的对象,偏偏解释我们现在强大了,有实力了,别人对我们有戒心了,开始怕我们了。只有我们本人内部不乱,继续坚持发展的势头,不去招惹别人,谁又敢来惹我们?日美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也不见得不这么想。”――一位民间人士

  “中国海内现在有些人要抵制日货,不进日本的技巧,如果这
4000
种思维成为主流的话,也要有问题。经济上不必经济杠杆而用政治杠杆必定给经济带来丧失,不合乎我们的国家利益。中日关系最根本的就是一定要保持对国家有利的准则。”――徐之先

《环球》杂志:如何应答中日关系的变局

  《环球》杂志记者/卞卓丹 贺萌 蒋国鹏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情感 能源 交通 金融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