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爱上写博客,写出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勉

2011-09-03 21:13 190 查看
有些东西,说得多了,慢慢的就升华,自己就会主动去沉淀它,去思考。



学会确定明确的主题,进而去展开它,讨论它,升华和总结它,这要归功于近期我和女友讨论的关于如何写出自己喜欢的博客的话题。在这样的一个交谈中,我以一个博文素质较优的角度来探讨,我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进行了反复的思考。因为自己的博文素质也需要再度提升,又赶上这样一个展露才华的机会,我自然是大说特说一番,结合自己之前写的几篇推荐文章,还有一些名人大家的博客,我也给自己好好分析了一下,如何才会写好博客,才能爱上写博客。



想到了几点,写下来,借以自勉。



保持写博时的一个愉悦心态,尽量不要在自己思维枯竭的时候强迫自己去写东西。

有的时候,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突然在脑袋里跳跃了一下,就会有冲动把它记录下来,积累多了这就是我们的沉淀、总结。



或许我们也会因为要写一个总结在那里纠结,瞅着新建的Word,愣神。此时不妨,简单记录一下要点,然后Close 掉它。把它留作思考,或许是这时最好的解脱,保持长久的思考,保持能够分配大脑60%的精力和专注去思考,去查阅,去印证,当问题想清的时候,便是文思泉涌,一书而就的时候。



所以说,要放轻松,不要强迫自己把脑袋里的东西挖出来,挖不好会挖断。也许会急功近利,胡乱写一些东西上来,于人于己,都说不过去啊。



何不放空自己,在快乐中去思考和书写呢?



我之前也在想,有的时候纠结着一张脸,十分严肃的心态去写文章,多数都写不出什么有感觉的东西来,反而我感觉尝试着用“流氓”的心态,多半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文章,时不时来一些调侃、幽默,给自己和读者朋友都保持一份平和与愉悦的心情。或许能收获更多的回馈,也是说不准的事情哦。



技术文章和思想文章一定要分开来做吗。

我不是太喜欢这样分开做,或许是因为我对自己的管理木有细化吗? 不知道耶。这个东西,有点像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只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喜欢写一些有内聚力的大杂烩文字,喜欢在可控限度之内随意而发,发散的跳来跳去,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不太会去把技术和思想分开来,主要还是我认为,相关IT类的文章中思想就是灵魂,是文章闪光和与读者产生共鸣的一个可控频率;技术信息可以说是文章整体的一个骨架或者支撑点,毕竟我们的思想是知道技术的发展和实现,同时技术发展变化又会回过头来对思想的先进和正确性进行印证。



于是在我这里,我会感觉空洞的罗列技术点会使文章的可读性大大降低,没有适当的引申和发散,这也是放过了一个个提高自我的机会。



空洞的骨架,如果满世界都是骨感的骷髅夹纸,你会咋想?



学会造句,同义句,反义句,各种句;学会修辞,比喻,拟人,各种修饰。

有的时候,会感觉下笔很难,羞涩的不敢张口。脑袋里有一堆东西要表达,可总是不知道如何下笔,该怎么表达出来。想起刘云天的那个相声段子,大体意思是“猜字,米共”,知道这个字,可这个粪在嘴边上就是说不出来。引来大伙哄堂大笑,日常生活中这种类似的情况很多见。



有些人会想很多,肚子里很有料,可就是疏于表达。讲解问题的时候,直直愣愣的,都不经大脑过滤直接搬出来给你。又不是所有人都有同样的基础,都能够完全理解,这样形成的交流沟壑,就会造成之间的通信问题。



若你是一位僧侣,满腹经纶,却不懂得表达,不能以大众的形式,各种方式来普渡众生,岂不空费一身德行,又怎么去普渡那些好善乐施的人们呢?



思绪经过手脑心的合力,见于笔头,就是一种信息的转化。从我们的生活中取材,扩大我们的知识储备并从迥异中挖掘共性,从细微差异中发现不同,便能更好的提高我们的眼界,更顺畅的把信息处理的形象生动,更加容易接受。利人利己,何乐而不为呢。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