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FileNet P8的阶段性学习总结--克服英文恐惧,挑战自己

2011-07-16 11:25 295 查看
IBM公司的ECM产品FileNet p8平台的学习 已经进行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这一个多月的英文文档+上机实验 学习,得来的是我们9个人一次性全部通过此阶段的IBM认证:

FCP Business Process Manager-Developer 4.0
FCP Content Manager-Administrator 4.0
FCP Content Manager-Developer 4.0
FCP Email Manager-Developer 4.0
FCP Forms Manager-Administrator 4.0
FCP Forms Manager-Developer 4.0
FCP Records Manager-Developer 4.0
接触过这一部分的人,可能会说,这很简单。的确,IBM的认证没什么难的。入得其门,一切都将简单化。

下面我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入门的过程多是痛并快乐着,我便是如此。往往因为找不到一个操作细节而纠结,因为问题太简单自己不懂却还不好意思去请教同事。也会因为自己过多的坚持而意外的收获而高兴,就像昨天我们三个搁那耗了一个半小时去跟踪代码运行,也慢慢搞懂了这个框架的基本功能类得执行流程。

上面说过,我们是9个人同时学习P8,接手的资料都是全英文,可以说所有相关的资料都只有英文版,对于这样的境况,英语带来的压力是有的,不小,但也要硬着头皮上。从现在看,这段时间的英文学习对我个人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在IT这个领域,丰富的资源库中更多的还是国外的原版资料。学不好英语,那只能与更多的机遇失之交臂。

除去英语的干扰,对于ECM 这个陌生领域带来的新鲜神秘感要比其带来的困扰更多,最初听IBM的工程师来介绍的时候,凭着自己这些年学到的东西,也是能够比较清晰的理解这款产品的整体功能流程,对于一个宏观上的概念理解是不成问题的。如果扣去之前的学习积累,要想很快的了解和通窍这些陌生的理论概念,难度还是很大的。

入门的过程痛楚被无限淡化之后,便是对于英语文档学习的一个摸索过程,因为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着一批给力的战友,动力很足,感谢你们。

这一千多页的英文文档主要围绕着P8平台的三大Engine:CE、PE、AE 来讲,如何在P8平台下构建特制的企业级解决方案,这也是我们此阶段最终学习的目标。

这么多的英文资料丢给你,你会怎么办?

没有太好的办法,总会是痛苦一些,同样这更是个挑战。接手到全部学习资料之后,我们开会讨论过这些资料的一个结构和关系,在整体了解了p8平台的技术架构之后,按照各部分的学习进度分配,就是进行每部分的具体学习。

深入到具体部分的学习,我们要做的依旧是从宏观的掌握和领悟,细节的部分一旦钻进去,只会更快的让人想放弃。在CE部分,它依旧有着一个整体的结构,我们就是要知道这样的一个纲领性的东西进行学习。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细节的问题,在学习方法上我们采取宏观和微观的交替把控来互相弥补各部分的不足,在英文文档的学习上,也是先从分离的英文片段来慢慢理解整体的一个技术性内容。用有道词典不停的点选关键字,去查,这样翻来覆去不停的去做,有这样一种情况出现,在某个早晨睡梦中,嘴巴里不停的往外蹦单词。现在想来,很有意思啊。后来英文资料看的多了,发现这些概念的英文描述非常精准,理解起来很舒畅,反而若是自己翻译成中文,感觉会差很多。如是,慢慢的喜欢上了读一些英文的小段子,很有意思。

自己学习总归是力不从心的,有了集体的力量,我们能做出更多的事。在集体的学习氛围下,和同事讨论关键方法的应用范围或几个相似方法体的异同优劣。我们总是在三四个人的小集体中进行各种头脑风暴,总是会不断的衍射出其他的一些概念,于是不断地去检索一些数据,查找一些依据来支撑我们各自的不同论点。在讨论和歧义中生存、提高,慢慢的会是以后学习的主体趋势。

在学习英文文档的过程中,辅以上机练习,也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应试。往往有一些细节操作会被我们遗漏,也往往是这些细节会成为千堤蚁穴,error 、fail 更是见怪不怪了。就像开头说的,多坚持了一些收获会多一些,因为查API帮助多点了几下,引发我们对一些成功实验的推翻性试验。

在这一个多月,我从大家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羡慕羡慕,我相信自己的模仿和微创新的能力。

现在,FileNet的几个课程的测试通过了,但我们知道圆圈越大,自己不懂、困惑的地方越多。唯有坚持不懈去做,就像小时候我爸说过,“这东西 杀下眼去看,就行了。”

附:

看到CSDN首页的一篇资讯:非结构化数据——RAID模式已过时进去翻看了一下,面对信息化爆炸的新新社会,企业级相关数据量剧增,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比例倾斜变大,企业对于数据管理难度变大。看到这个,我只是想未来5年到10年ECM应用在中国的市场会不会遍地开花,会不会极为推崇。

机遇,挑战。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