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linux 下 生成固定大小的文件

2011-06-22 19:56 375 查看
dd if=/dev/zero of=/home/foobar bs=1K count=1000 //1M bs 也以设成1M 那么生成的文件就是1G了



/dev/zero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In Unix-like operating systems, /dev/zero is a special file that provides as many null characters (ASCII NULL, 0x00; notASCII character "digit zero", "0", 0x30) as are read from it. One ofthe typical uses is to provide a character stream for overwritinginformation. Another might be to generate a clean file of a certainsize. Using mmap to map /dev/zero to RAM is the BSD way of implementing shared memory.



a=1;while [ $a -lt 65 ]; do echo "012345678901234">>sss.txt;a=`expr $a + 1`; done // 1K





Linux下dd命令生成一个指定大小的虚拟块设备文件

虚拟块设备文件更通用的名称是硬盘镜像文件(Hard Disk Image),但不是所有的硬盘镜像文件都是虚拟块设备文件,例如,目前Ghost的GHO格式的镜像文件就不能成为虚拟机中的硬盘。

Linux的dd命令,可以用于生成虚拟块设备文件。既可以用于创建空镜像文件,也可以用于创建物理硬盘的镜像。

# dd if=/dev/hda of=/mnt/nebula/hda_dd.image4757130+0 records in4757130+0 records out
上面这个命令将IDE设备/dev/hda的内容复制到/mnt/nebula/hda_dd.image文件。参数if告诉dd从哪个文件读取数据,参数 of告诉dd读出的数据写入哪个文件中。注意,对于dd来说,输入和输出都是文件,dd做的只是文件拷贝工作,这得益于Unix/Linux下面将设备也抽象为特殊的文件。

一般来说设备文件有两种,一种是块设备,一种是字符设备。块设备的特点是可以随机读写(Random Access),比如内存、硬盘等。字符设备的特点是顺序读写(Sequential Access),比如鼠标,键盘,麦克风等。

前面说了如何生成物理硬盘的镜像,如果想生成空镜像文件(本文的主要目的),还需要一个特殊的设备。/dev/zero是Linux提供的一个特殊的字符设备,它的特点是可以永远读该文件,每次读取的结果都是二进制0。下面的命令可以生成一个100M的空镜像文件:

dd if=/dev/zero of=100M.img bs=1M count=100

除了前面已经解释的of和if参数,这次又出现了bs和count参数。bs=1M表示每一次读写1M数据,count=100表示读写 100次,这样就指定了生成文件的大小为100M。bs参数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ibs和obs两种,为读操作与写操作分别指定不同的Buffer大小。

这样就生成100M的空镜像文件,问题是,如果要生成1G的虚拟块设备文件,就得占用1G的硬盘空间,而这个镜像文件完全是空的,是不是有一点浪费?好在Linux支持Sparse(稀疏)文件。请看下面的例子

# dd if=/dev/zero of=1G.img bs=1M seek=1000 count=0

# ls -l 1G.img
-rw-r-r- 1 root root 1048576000 Mar 25 15:32 1G.img
# du -m 1G.img

这里用了一个新的命令seek,表示略过1000个Block不写(这里Block按照bs的定义是1M),count=0表示写入0个Block。用ls命令看新生成的文件,大小可以看出是1000M。但是再用du一看,实际占用硬盘大小只有1M。



dd命令用法:

dd [选项]
if =输入文件(或设备名称)。
of =输出文件(或设备名称)。
ibs = bytes 一次读取bytes字节,即读入缓冲区的字节数。
skip = blocks 跳过读入缓冲区开头的ibs*blocks块。
obs = bytes 一次写入bytes字节,即写入缓冲区的字节数。
bs = bytes 同时设置读/写缓冲区的字节数(等于设置ibs和obs)。
cbs = byte 一次转换bytes字节。
count=blocks 只拷贝输入的blocks块。
conv = ASCII 把EBCDIC码转换为ASCIl码。
conv = ebcdic 把ASCIl码转换为EBCDIC码。
conv = ibm 把ASCIl码转换为alternate EBCDIC码。
conv = block 把变动位转换成固定字符。
conv = ublock 把固定位转换成变动位。
conv = ucase 把字母由小写转换为大写。
conv = lcase 把字母由大写转换为小写。
conv = notrunc 不截短输出文件。
conv = swab 交换每一对输入字节。
conv = noerror 出错时不停止处理。
conv = sync 把每个输入记录的大小都调到ibs的大小(用NUL填充)。



iconv命令用法:

iconv [选项...] [文件...]
输入/输出格式规范:
-f, --from-code=原始文本编码
-t, --to-code=输出文本编码
信息:
-l, --list 列举所有已知的字符集
输出控制:
-c 从输出中忽略无效的字符
-o, --output=FILE 输出文件
-s, --silent 关闭警告
--verbose 打印进度信息
-?, --help 给出该系统求助列表
--usage 给出简要的用法信息
-V, --version 打印程序版本号

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eef3a30100g31c.html

http://blog.licess.org/linux-dd/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