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正义∶一场思辨之旅.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2011-05-04 10:55 435 查看
一场思辨之旅,是《公正》这本书的台湾版所使用的副标题,它真正体现了这本书和桑德尔的公开课最令人欣赏的地方——理性思考的力量。
  这本书源于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公开课《公正:该如何做是好?》,他在哈佛讲授这门课已经30多年了,从最初的只能容纳15人的一个小教室,讲到了哈佛“地标”桑德斯剧场。现在,每周都有超过1000人走进这哈佛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课堂。当这堂公开课被搬到网络上以后,立即受到各国大学生和白领的追捧。
  据说桑德尔教授到日本演讲时,主办方通过摇号发放的入场券竟被吵到500美元一张。我们只听说黄牛党关注火车票,医院挂号单,黄牛党炒哲学课门票,真是稀罕!
  正如简体中文版的副标题“该如何做是好?”所突出的,书中是随处可见各种两难困境:
  当你发现自己的室友考试作弊时,你是会因为“正义”的原因去揭发他,还是为了维护寝室这个小共同体的利益而包庇他。
  当发现自己的兄弟是犯罪分子时,有的人选择了兄弟情,而有的人选择了更普遍的“正义”,但内心一直备受煎熬;私人消防公司遇到没付费的居民楼着火时是否应该免费救火……
  作者对这些发生在美国社会真实的新闻性事件信手拈来,所涉及的议题包括代孕、同性恋婚姻、税收、大学的录取标准等领域。他以不断的启发式提问,将亚里士多德,康德,罗尔斯、洛克等哲人的思想穿插其中,他的目的不是一定要对这些问题分出个对错,而是启发读者对这些社会热点话题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
  我们最为熟悉的例子莫过于关于“爱国主义”的争论,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两组人的对骂,一组人说你是“汉奸”,“卖国贼”,而另一组人直接以“愤青”“脑残”来回应。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而对方顽固不化。但究竟为什么自己是对的,而对方就是无可救药,似乎谁也不准备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其实“爱国主义”在美国也是一种备受争议的道德问题。当桑德尔教授在哈佛大学的课堂上提到这个问题时,学生之间也出现了非常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维护共同体的团结源于集体的身份和情感,因此我们对国家负有特殊的义务;还有人认为由于个人分属于不同的共同体,而对这些共同体的义务可能互相冲突,例如维护家庭的利益可能要求一个人损害国家的利益。在教授的启发式提问和引导下,学生们都非常理智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希望以合理的原因来说服对方。他们的观点虽然不够系统,但都非常精彩。就是在这样不停的提问和讨论中,每种观点的优势和缺陷都自然表现出来。而实际上学生们在教授的启发下所表达的观点竟然与洛克、罗尔斯这些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
  我想,无论是观看讲课的视频还是阅读本书,让我们的大脑在桑德尔的启发下享受一场思辨之旅,绝对是这个春天值得做的事情之一!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