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一个有效沟通的例子:儿子竟会主动关心我?

2011-04-02 15:47 134 查看
本来是一个妈妈教育儿子的故事,也是一个感人的小故事,却可以当作一个有效沟通的案例。儿子贪玩不回家,不接妈妈的电话,于是妈妈经常找儿子沟通,对儿子讲妈妈的感受,当儿子不接电话时想发火,经过多次沟通,儿子接受了妈妈的意见,按时回家或告知妈妈去向,沟通取得了成功。当儿子与人打架被老师找来家长时,儿子强烈地表达自己的委屈,妈妈则以这一案例教育儿子,有情绪要与人沟通,而且是反复的沟通,就能解决问题,最后儿子终于理解妈妈的苦衷。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与下属反复沟通,让对方接受你的诉求,远比以命令的方式让下属工作有效得多。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不断的表达自己的诉求,别人就会知道你的想法,可能会遵从你的想法,也可能会不遵从。重要的是自己的情绪不会积聚,导致最终爆发,产生严重后果;或者长期压抑,让你丧失斗志。

这里我主要从个人的角度讨论一下反复沟通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自己有诉求,但是得不到满足。可能是惧怕表达,也可能是害怕别人不愿意听,或者听不进去,于是就放弃了表达。只是放在心里,或者感到很委屈,

或者感到很屈才。但是如果你不说,别人又怎么知道你的想法呢。因为不说,长期的情绪压抑会在工作中,行动中体现出来,消极怠工,拒绝合作,不求进取。这种负面情绪反应加深了别人对你不好的看法,让自己更加陷入困境,或被同事认为人际关系很差,或被领导认为工作态度有问题。

所以心里有什么想法,一定要说出来。找到合适的对象,表达你的诉求。是对方的问题,就说出对对方的感受或自己的看法,但是要尊重他人,对方不一定完全错误,首先要肯定对方对自己的帮助,才能赢得对方的共鸣,

对方才更愿意跟你推心置腹,真实的表达对你的看法。在充分沟通后,你可能发现原本是问题的问题,其实根本不是问题,说不准两人观点其实是一致的,只是表达方式有偏差。说出来后,你可能就觉得轻松多了,原来觉得很是问题的现在变得容易解决了。

不过,时常自我反省也是必要的,有情绪时,要多问问自己,自己为什么会生气,会愤怒,是别人的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是不是自己在某些地方做得不足?如果发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则心情也要好受许多。




儿子竟会主动关心我?

来源:http://www.xici.net/d143869120.htm

作者:

野百合的天空

昨天中午我值班,回办公室路上,遇到一位老师,告诉我,儿子中午曾蹲在我办公室门口哭得很厉害。

下午,数学老师来找我有公事,顺便说起了中午的事。原来,为了打饭的事,和班上一名同学打了起来。放学后,我跟儿子谈,儿子哭着、闹着、叫着。我告诉他:
我已经感觉到很疲劳了,无法接纳他的情绪。一边听他说着,一边和他反馈着我的感觉。我告诉他:我理解他的愤怒,只是我感觉到,他表达愤怒的方式,给别人造
成伤害的可能性很大。他说,他也不知道怎么办。我说:去表达自己的感觉、自己的需求。他说:“我说了,有用吗?” 我问:“是每次都没有用吗?” 他说:“不
是,有时也有用。” 我问他:“是不是你表达过一次,当别人没有回应时,你会选择不再表达?” 他说:“是的。” 我问他:“那你的情绪还在吗?” 他说:“在,
我看到他,就会想起以前的事。” 我和他分享着:“是的。前一阵子,你一放学后,我就找不到你了,打你的小灵通,你也常常不接。我感觉:我已经跟你说过了,
你怎么还不能体谅我的。我会对你很生气,会对你发火。后来,我感觉,我想对你发火,是因为我很想让你帮我的忙,但我表达过一次后,就不愿意再次表达了。后来,我尝试着一次次、不断地对你表达我的感觉、我的需求。我发现,你最近几天放学后,都会主动来告诉我,你在哪里玩,你也会记住带小灵通,我一打,你就接
了。我感觉到很开心、很轻松。你问我:你表达了,别人不理你,你再表达还有什么用?我不知道,你要表达多少次,才可能有用,只是我知道,如果你不表达,那
别人无法知道你想要什么,你的情绪也只能越积越多,最后就是爆发。”

我对儿子说:妈妈感觉到很累,所以无法接纳他,只是我知道他心里很不舒服。谈话就这样匆匆结束了。

回到家里,儿子很快地放下书包,拿起一个靠垫,放在床的一头,把我的被子拿在旁边,把电视的遥控器放找出来放在床头柜上。对我说:“妈妈,这是我为你准备
的,你靠在床上看电视吧,我会自己写作业、练琴,你休息吧。” 我惊呆了,感觉到自己的眼框湿了。我对儿子说:“你为我准备这么多,我很感动。我感觉到,刚
刚妈妈因为自己的不舒服,都没有能照顾到你,心里很内疚。” 儿子说:“妈妈,跟你说了一会,我已经舒服多了。” 睡前,儿子洗澡,他自己拿拖鞋、拿浴巾、拿
换洗衣服。

看到儿子做着这些,我感觉着自己的感动,思考着:是孩子不懂事?还是我们平时和他们沟通的方式有问题?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