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关于英语学习的一点看法

2011-03-12 08:39 344 查看
      不知不觉学习英语已经有14个年头了,相信大部分同龄人都跟我差不多。英语依然称不上好,估计找个老外来我立马就歇菜了。不过最近一次六级终于是考过了600分,起码让我知道如何学英语才是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表面上来看,上学期报的新概念四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并不否认这一点,但也不认为谁报了这个班都能有明显的提高。从我上课的情况看,即使坐在同一个教室,即使基本不缺课,大家的收获也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老师曾经强调过be ready to do sth.的意思不是字面上的准备好做某事,而是乐意做某事,等同于be willing to do sth.,但是在后期的某一次课中,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还是有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错了。如果你上课只是像个机器一样坐在那里抄笔记,课后又不复习,哪怕从不缺课,也不会有什么进步。老师曾经在第一次课上说,如果有人能在结课时背下15篇课文(其实新东方老师并不会单纯地让你去背课文,这里说到的“背”和我们理解的是有区别的,以后有一篇博客会具体讲到),他会有一定的奖励,印象中是一个很好的电子资源帐户。这样做当然是激励我们好好学。于是最后一次课,老师把最后的一点时间留给了坐在我前面的一个哥们,因为他告诉老师他背完了15篇课文,于是大家开始考查他背诵的情况,于是他华丽丽地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老师让他发表一下“获奖感言”,他说其实以前英语也不太好,就是还比较有兴趣,加之这学期课不多,于是就把很多时间花在学新概念上,晚上学到一两点是常有的事。这个哥们给我留下的印象不仅是能背课文,他几乎每次都是最早到,每次都会去问老师问题。我想成功应该就是属于这样的人吧。
      我们很多人学英语都属于“考试驱动”型,为了考试而学英语,不考试就不学或基本不学。于是每次考研或者六级完了之后就会有人抱怨题目太难,尤其是考研,大部分人都是不及格的分数,可是这时依然有那么一小部分不抱怨的人,默默地考到了70分,80分,甚至是90分。对于稍有难度的考试,临时抱佛脚都是没太大用的,真正考高分的人可以说不需要为了考试专门做特别长时间的准备,尤其是国内的考试。
      这次新概念四班的学习,让我认识了两位教学经验丰富的好老师。即使他们为新东方干活,但他们也强调新东方的课程起到的作用其实是非常小的,有一位老师就说课上听讲做笔记只占一成,九成靠的是你课后的复习,不然课基本就白上了。对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有的课文我复习得比较多,就感觉明显有收获,有的课文几乎没复习,感觉就跟没学过一样。
      英语学习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不要指望花个三五个月一下从发音都不对到口若悬河。即使是那些英语老师,也经常碰到不懂的问题要借助于字典或他人的帮助。慢慢来,每天去接触它,如果能有相对空闲的时间能每天接触五个小时以上就更好了。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英语也不是一下就能学好的。
      写这篇文章,其实是给自己看的,知与行是两码事,我发现自己往往是做得到“知”,做不到“行”。这样的毛病很多人也有,希望能慢慢改过来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