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移动世界大会最新潮流和未来风向标

2011-02-22 17:48 323 查看
2月14日,一年一度的移动通信盛会MWC(移动世界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如期开幕,世界顶级的运营商、设备商、服务商、应用开发商等齐聚一堂,纷纷揭晓了震撼世界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通过展现更高速的网络、更强大的终端、更丰富的应用,参展商向全球阐释了当前移动通信发展的最新潮流和未来风向标。



迈向LTE时代

在移动网络设备和支撑设施领域,与往届展会一脉相承,各大厂商纷纷以宽带、绿色、智能理念作为主打方向布放展品,但是,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一股席卷全球的LTE热浪已在此次展会中迎面扑来。

作为TD-LTE标准和建网的先行者,中国移动在此次MWC上人气颇旺。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同印度Bharti、日本软银、欧洲Vodafone、美国Clearwrie等CEO启动了全球TD-LTE发展倡议,并指出“移动网络将迎来TDD技术时代”。他不虚此行,荣膺GSMA主席奖。

TD产业联盟携手大唐、上海贝尔、诺西、中兴通讯、艾法斯等,展示了TD-LTE系统、天线、仪表、终端等全线产品和解决方案。华为推出了LTE整体解决方案,并推出了多款LTE终端。中兴通讯则展示了LTE全系列基站,特别是推出了业界首个小于13L的一体化微站、一体化室内/室外宏站,另外还演示了基于载波聚合、多天线增强、及多点协作传输技术的LTE-A及COMP原型机,并计划于2012年推出LTE-A商用产品。

爱立信与索尼爱立信、ST-Ericsson联手推出了完整的TD-LTE解决方案,并首次演示了VoLTE业务。会间,爱立信宣布刚刚联手Telstra推出了澳大利亚首个LTE/HSPA网络,覆盖澳大利亚超过99%人口的Telstra Next G移动网络用户。

高通也推出了最新的支持TD/FDD LTE的芯片组MDM9625和MDM9225,可提供150 Mbit/s的下行峰值数据速率和50Mbps的上行数据速率,并使用28纳米节点技术制造;还向后兼容前几代LTE和其他无线宽带标准。

2月16日,OPEN VISTA咨询公司发布的LTE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到2010年底,全球共有12个国家18个LTE网络投入商用。同时,参与测试及正在测试中的运营商有近200个,全球主要电信设备商瓜分了这200个运营商的测试市场。

报告称,来自中国的两家企业华为和中兴分别部署了70个和65个LTE商用或实验网络,占据23%和21%的比例,在LTE市场表现出非常激进的市场策略,爱立信、诺西、阿朗也分别占据18%、18%和17%的份额。以2010年新增的商用合数量同计,诺西新增合同份额29%居全球首位,华为和中兴分别以19%和17%的份额位居前三。

报告分析认为,爱立信在LTE产业贡献方面依然是领头羊,在未来3~5年新技术研究领域占有绝对优势,而华为和中兴的产品线最为齐全,因此在平台化产品和TCO方面领先,三者在综合实力方面表现领先。

中兴通讯表示,公司将LTE看做是移动宽带通信时代的战略产品,已经投入4000研发人员参与LTE产品的研发和全球推广,在全球广泛建设LTE试商用网络和LTE商用网络,是公司全力推进LTE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2012年将进一步推动LTE在全球的应用。

2月17日,中兴通讯与中移动研究院、E-Plus在MWC上联合宣布,三方已于2月14日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从2011年一季度开始,在德国基于E-Plus在德国所拍得的2.6GHz频段,联合测试TD-LTE。这标志着TD-LTE在国际商用层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从现网运维和盈利状况出发,3G和HSPA方面的创新方案仍是许多厂商的着力点,但是显然,当LTE成为下一座诱人的金矿,年初的MWC无疑成为全球各产业链主体展现LTE新技术和新战略的舞台。王建宙将2011年视为TD-LTE商用元年,值得期待。

Android无处不在

作为离消费者最近的部分,终端一如既往地成为最火爆和最受关注的领域。纵览会展全场Modem、数据卡、手机等琳琅满目的终端种类,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本届MWC最抢眼球和最受追捧的终端类型。但是,除了诺基亚等少数厂商,几乎所有的终端厂商都采用了Android操作系统。

本次大会可以说是无处不Android,Android联盟更是集体展示了200多款Android手机和20几款平板电脑,Android的绿色机器人标识也几乎充斥在MWC现场的每一个角落。

用摩托罗拉中国区总裁孟璞在MWC接受采访时的话说,“Android是正确的选择”。的确如此,从高通系入主摩托后,孟璞亲眼见证了濒危的摩托如何借助Android快车一步步走出泥潭,实现自救。而HTC也借助Android在2010年实现了迅猛发展,其手机出货量翻了一番,达到2500万部,如今HTC俨然生出成为美国市场4G智能手机领袖的企望;三星、索爱等也借助Android实现了不俗的业绩提升。

HTC在今年的MWC上发布了基于Android的新品:智能手机Incredible S、Desire S、Wildfire S、带有FaceBook按钮的Salsa和Chacha,以及7英寸的平板电脑Flyer。三星、HTC、LG、中兴通讯、华为、宏基、华为等也都推出了基于Android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如三星推出的震撼业界的Galaxy Tab2平板,采用了10.1寸的显示屏、Android 3.0操作系统、游戏性能超强的Tegra 2处理器,内存容量有16GB和32GB两个版本可选,它也成为此次展会最受欢迎的终端之一。

中国厂商方面,华为推出了基于Android3.2、支持通话功能的Slim平板电脑,厚度仅11.2mm的IDEOS X3手机以及3.8英寸电容屏、800MHz处理器的IDEOS X5手机;中兴通讯推出了基于Android2.1、支持3G和Wi-Fi的Light平板电脑,以及基于Android2.3的Skate手机。超薄、超轻成为今年流行智能机的最大特点。

从三星、LG、索爱、HTC等终端大厂最新发布的智能新机型来看,高速处理器、大容量内存、高清像素处理、智能操作系统等必要装备,一个都不能少,而集这些装备和性能于一身的综合比拼,成为各大终端厂商的着力点。

智能机和平板对芯片的要求越来越高,芯片巨头在此次展会也推出了诸多重磅产品:如高通推出的新一代四核Snapdragon芯片组,可实现每核2.5GHz的处理速度及更低的功耗和热耗,从而支持终端产品全新的轻薄外观;NVIDIA则演示了首款4核移动处理器,性能比此前提高乐5倍。凡此种种。

然而,与开放Android形成强烈发差的诺基亚和黑莓在过去的一年并不好过。但黑莓此次展示了规模庞大的商务机,展台也相当宏大,算是在向Android示威一般。诺基亚今年并未推出新品,到会的新任CEO埃洛普只是进一步强调其与微软的合作战略,其希望借助WP7,实现与苹果和Android的抗衡。被诺基亚抛弃的MeeGo一时间显得形单影只,前途未卜;而WP7目前虽仍稍显力量薄弱,但诺基亚加入后前景可期。

向更广更新应用领域掘金

网络和终端之外,移动应用成为此次展会的最大热点。去年,MWC推出了针对应用开发领域的AppPlanet活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今年该活动得以延续,离主展馆不远处的AppPlanet展馆每天来访者络绎不绝,人头攒动。据统计,有1000家应用开发商、6000多名个人开发者亲临现场。

AppPlanet展馆内各企业和开发者呈现的移动应用可谓琳琅满目,涉及动漫、阅读、定位、游戏、生活、家电等方方面面。Twitter和Yahoo今年也首度参展MWC,并带来了丰富的移动应用,而且,Twitter CEO科斯托罗和Yahoo CEO巴茨都也亲临现场,分享智慧。

除了以上偏重于个人的移动应用,许多工业领域的跨行业应用也频现亮点,移动支付、移动运输(交通、导航)、移动广告、移动医疗,以及许多新兴领域的移动应用都广受追捧。

本次MWC为移动商务专门设立了议程,移动运营商、手机厂商、金融机构、支付技术提供商和各种创业公司都围绕移动支付展开讨论。而NFC(近距离无线通信)尤其成为热点,通过NFC,手机可充电支付设备,代替各种信用卡、会员卡、公交卡及代金券。NFC在美国已有十几亿美元的市场,但由于在标准、技术和商业模式方面仍不成熟,所以发展空间巨大。

阿尔卡特朗讯在巴塞罗那艺术酒店附近的街道上,通过具备LTE连接能力的奥迪A8汽车,现场展示了TD/FDD LTE融合网络环境下移动车载真实商业应用。它集成了街道地图、导航、视频会议、视频流媒体、虚拟桌面和音乐下载等一系列车载服务,成为跨领域的融合应用典范。

高通公司展示了Telcare、Zephyr、Great Connection、Lifecomm及Independa等多种模式的集成了无线和3G技术的“无线医疗”解决方案;针对世界各地网络覆盖和连接不足的社区,其推出了“无线关爱”解决方案;而在汽车保险、运输和物流行业,高通作为远程信息处理服务提供商为物流企业打造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并为两种新涌现的汽车保险业务提供远程信息处理解决方案,从而帮助保险公司将汽车的保险成本直接与车辆使用时间、历程和位置等关联。

移动金融服务也频现亮点。如爱立信展台所展出的eStore+批发应用社区,它是由全球领先运营商和GSMA共同组建的一个社区,是一项多租户的软件即服务(SaaS)解决方案,用于快速创建一个运营商品牌下的应用商店,在多款客户终端上实现预集成,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该解决方案汇集了许多原生应用,通过批发应用社区可完全访问这些应用内容。

借助移动终端、智慧平台和智能网络的强大力量,我们正走入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移动世界。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0fa9f0100pjnt.html?tj=1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