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7.1 静态路由及配置

2010-11-06 13:28 225 查看

7.1 静态路由及配置

http://book.51cto.com 2010-10-19 13:07 王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我要评论(0)

摘要:《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Cisco篇》第7章Cisco路由器静态/RIP和策略路由配置,本章主要介绍的就是Cisco路由器中的这两类比较简单的路由配置方法。并在本章最后介绍了Cisco路由器中基于策略的路由配置方法。本节为大家介绍静态路由及配置。

标签:路由器 Cisco 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Cisco篇

[align=right]限时报名参加“甲骨文全球大会·2010·北京”及“JavaOne和甲骨文开发者大会2010”[/align]

第7章 Cisco路由器静态/RIP和策略路由配置
说到路由器,可能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静态路由,因为它的配置非常简单,而且在我们常见的小型网络中也经常用到。但是静态路由其实也并不是很简单,特别是要理解其配置命令中的各参数的含义。另外,静态路由还可以配置优先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浮动静态路由了,相信有不少读者朋友还是第一次听说。
另外,在小型网络中,我们还经常用到一种称之为RIP(路由信息协议)的动态路由。它虽然相对本书后面将要介绍的其他动态路由协议来说要简单许多,但它相对前面说到的静态路由又要复杂许多的。其中包括了像路由更新、度量计算(度量也就是网络边界的数量,或者说是跳数)、度量偏移、水平分割、路由汇总、路由重新发布、邻居认证,以及各种计时器等在静态路由中没有见到的技术及功能配置。虽然它较本书后面将要介绍的其他动态路由要简单,但是简单并不代表它就很实用。因为RIP是一个仅基于度量计算的动态路由协议,所以它可以识别的网络结构比较简单,最大度量也就是15,也只适用于小型的网络。而且,毕竟它是动态的,可以动态地学习邻居路由器上的路由更新,而不需要像静态路由那样全部由管理员来手工配置。
本章主要介绍的就是Cisco路由器中的这两类比较简单的路由配置方法。并在本章最后介绍了Cisco路由器中基于策略的路由配置方法。策略路由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根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协议等特性按需路由。另外,在本章介绍的RIP路由协议配置中的许多基础知识又是本书后面将要介绍的其他动态路由协议的基础,如路由度量、度量偏移、路由汇总、路由重新发布等,所以同样需要注意好好学习。
7.1 静态路由及配置
静态路由(Static Route)是一种特殊的路由,是由管理员手工配置,提供了通过网络的固定路由路径。配置静态路由后,去往指定目的站点的数据报文将按照管理员指定的路径进行转发。在组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网络中,只需配置静态路由就可以实现网络互通。恰当地设置和使用静态路由可以改善网络的性能,并可为重要的网络应用保证带宽。
静态路由的缺点在于:它们需要在路由器上手动配置,如果网络结构复杂,或者跳数较多的话,仅通过静态路由来实现路由,则要配置的静态路由可能非常多,而且还可能造成路由环路;而且如果网络拓扑结构发生改变,路由器上的静态路由必须跟着改变,否则原来配置的静态路由将可能失效。静态路由是到达特定网络的专用路由,除非通过路由协议再发布新的路由。所以静态路由只适用于很小,结构比较简单的网络。对于较大,或者结构较复杂的网络,则一般要用于本章后面或者本书后面章介绍的各动态路由协议实现动态路由。
对于不同的静态路由,可以为它们配置不同的优先级,从而更灵活地应用路由管理策略。例如:配置到达相同目的站点的多条路由,如果指定相同优先级,则可实现负载分担,如果指定不同优先级,则可实现路由备份。

[align=right]【责任编辑:云霞 TEL:(010)68476606】[/align]

回书目 上一节 下一节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