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网吧赚钱靠什么不求人

2010-11-05 13:40 302 查看
“网吧”,这个词其实可以算是半个舶来品,因为“吧”取自英文中的“Bar”,而“网吧”则是中国人根据“酒吧”创造出来的衍生词汇,所以很多时候中国人在跟老外说道“网吧”这次词的时候,或者在一些网吧门口标识上,通常会直接翻译成“Internet Bar”或者“Net Bar”,非常的“Chinglish”。而老外们对此类直白的翻译也通常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实际上“网吧”在英文中翻译为“Internet Café”或者“Coffeenet”,是一个主要提供互联网连接服务的公共场所,而世界上第一个网吧,是于1994年在伦敦开业的。在中国,网吧兴起于 1998年前后。网吧为那些没有电脑和上网条件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经济、便捷的触网机会。 但是中国网吧行业有如网吧这个词一样,已经被重新定义。为什么这么说?很简单,在国外“网吧”总与“咖啡”有关,在提供咖啡饮品的同时,提供一项可连接网络的服务。如果说国外的“Internet Café”,在中国也有性质对应的场所的话,那就应该叫做“Internet Tea”或者“Teanet”什么的。但是结果,我们没有看出,任何一家网吧跟咖啡或者茶有什么关系,倒是方便面和开水息息相关。 笔者上面的言论,并非在揶揄中国的网吧市场,而是在描述一下,中国人民群众对网络生活、娱乐的巨大需求。不是这样两句话么,“有需求就有市场存在”而“‘存在’则必有其存在的道理”。 其实对于网吧而言,网吧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以营利为目的,一种促进消费的手段或者说是一种间接式、辅助式营利的方法。而在中国式网吧,这种手段,非常的直接、坦率,什么咖啡、饮料、食品都是次要,提供“上网”服务才是最主要的营利部分。可以说,在中国的网吧初期市场是异常的火热,大人、小孩,无不来尝尝鲜,体验一下什么是“上网”,即便每小时10元至20元不等的收费,还是有很多人来排队等待有个上网的机会,哪怕不能上网,在人家后边站着,看别人上网,自己也乐趣十足。这场景,有点儿像胡同里的倆老爷子下棋,旁边围着一帮人看下棋一样,瞅着看,也算是一种乐趣。 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率也来越高,电脑硬件的市场售价,基本上已经是“白菜”级别,虽不能说电脑便宜的真像买白菜一样便宜(其实白菜也都一块一斤了),但是2000元左右就能买个性能不错的电脑回家,相对于人们的收入水平来讲,电脑已经不再是个“奢侈品”。因此这就给网吧行业带来非常的大营利压力,调整价格、升级配置、改善服务、会员制,甚至网吧股份制集资,打出一些列的组合拳,但是不能阻挡住网吧行业微利时代的到来,以及网吧业绩连年下滑的现实。 再加上网吧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岗位人员更换频繁,如今网吧“人难招,客难找,电在飚,房在跑,费、税还在天天搅”,各个网吧老板们都在苦叹“今非昔比,钱难赚啊”? 那么如今的网吧的困境在哪儿,不再“受制于人”,如何突破重重围堵?是前进,是后退;是联合、是转型;是前途渺茫,还是“钱途无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跟大家聊聊的事情。 如果说目前网吧客流锐减、电价升高、房租飞涨,还是客观大环境因素导致目前网吧市场大不如前,那么近些年来各个所谓部门收税收费则是给所有网吧的经营上雪上加霜。不过笔者所指的并不是一些地方乱收费的行为,而是另一个另所有网吧老板不得不胆寒东西——“版权费”。 如今,网吧老板赚钱的福音到了。市面上出现了点卡叫易卡通,是由北京聚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的数字产品通用充值卡。目前易卡通支持所有网络游戏产品的充值。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