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IBM:开源不会对虚拟化技术成冲击

2010-11-01 16:19 204 查看
开源和虚拟化技术之间的关系一直颇引人注目,有人认为开源虚拟化的发展对传统虚拟化厂商如IBM造成了冲击,二者是对立的竞争关系。对此,IBM 系统与科技事业部大中华区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总经理朱明并不赞成,在他看来,开源和虚拟化技术是合作、互相促进的,而非竞争关系,二者是相得益彰的“完美组合”。

  朱明举例道:“新加坡一直着眼借助印度、中国这些IT资源大国的力量发展本国IT,而不是成天想着去和印度竞争。”正如他所说,开源和虚拟化技术之间打的也是配合战,以合作的关系共同探索发展道路,“这种配合会促进IT产业趋向更成熟。”

  虚拟式“井喷”

  “虚拟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新兴的技术,而是一个年销售额数十亿美元的市场。”自1964年实现了虚拟内存和虚拟机的CP-40的新型操作系统诞生至今,虚拟化在全球的发展进入了爆炸式的发展时代,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调查报告,从整个行业的范围看,今年售出的所有服务器中有 45%拥有虚拟功能,到2009年虚拟化将成为一个年销售额达150亿美元的行业。

  “虚拟解决了有限资源的问题,让最昂贵的资源得到共享。”IBM将虚拟定义为不受物理限制的资源逻辑表达。更简单地说,IBM将虚拟诠释为可以将一个物理设备作为很多虚拟资源(分区)来使用,或者令多个异构资源的行为看起来就如同是一个大的资产(集合)。

  在朱明看来,对于很多组织机构来说,IT基础架构的管理成本已经成为IT总开销中最大和增长最快的组成部分。虚拟可通过物理资源整合来帮助解决这一成本问题。“但使用这种技术会大大增加对其进行管理的虚拟资源的数量,从而增加了复杂性。”目前,IT专业人员正在寻求在这种技术带来的风险和收益之间取得平衡,并寻找更加先进的功能和工具以便跨多种架构和环境管理自己的物理和虚拟系统。

  朱明认为,虚拟化正成为目前数据中心中最重要的事情。根据IBM内部进行的研究显示,通过使用虚拟和系统管理这样的技术,客户最多可以将管理成本坚守40%,将IT利用率提高25%。

  虚拟的资源整合

  把IT资源进行管理和再分配,是所有厂商对虚拟化做出的简单定义。

  所谓虚拟化泛指IT资源的整合与管理,是一种实现对逻辑环境进行简单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虚拟化,用户将摆脱底层物理环境的复杂性,充分利用基于异构平台的存储空间,在开放的基础上实现对资源的有效规划。

  在IBM给出的定义中,“虚拟化是一种贯穿于整个IT环境、用于简化本来可能会相对复杂的底层基础架构的技术”,其可以在异构的IT基础架构中,以统一的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和管理,通过网络整合下层设备,把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应用分开,是基于网络层面的。采用虚拟化技术后,用户无需知道提供资源的物理设备身在何处,而只需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决问题上。这在某种程度上简化了用户管理操作,也让闲置的IT资源流动起来,通过某种组织方式获得重新利用。

  除了实现资源的再分配,虚拟化技术的另一亮点是可以在异构的环境中,实现多操作系统。这正是微软、甲骨文插足Linux世界的目标之一--通过虚拟化合并使用多操作系统的服务器。

  “蓝色”虚拟

  自从1964年L.W. Comeau和R.J. Creasy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种名为CP-40的新型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实现了虚拟内存和虚拟机。

  自开创这种技术以来,IBM不仅始终率先开发了这种技术的关键能力,而且率先将其嵌入到公司的全部服务器和存储产品系列之中,帮助用户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行简化和实现成本节省。IBM为客户开发的技术采用了通过硬件和软件支持的虚拟技术,包括用于对物理和虚拟资源的使用进行管理、平衡和跟踪的工具以及存储管理解决方案。

  市场调查显示,客户选择虚拟化的首要原因包括:提高系统利用率;整合并降低服务器蔓延现象;降低维护成本;降低前端成本;简化管理;降低部署和重新部署所需的时间;提升系统可用性;更加有效的文档/设备/生产环境;对于业务改变的迅速反应;更好的工作负载需求响应;节省IT员工人力;降低软件许可证成本;整合应用的数量。

  “虚拟一切计算资源”是IBM提出的全新系统战略的一部分,也是企业未来实施系统整合与简化的重要手段。IBM内部进行的研究显示,通过使用虚拟和系统管理这样的技术,客户最多可将管理成本减少40%,将IT利用率提高25%。

  如今的蓝色巨人,正不遗余力帮助客户降低总拥有成本,提供对共享基础架构进行访问的能力以及增加基础架构的灵活性。客户的拥有成本因为管理成本的减少、现有每一资产利用率的增加以及基础架构性能和业务目标之间更好的联系而得到改善。

  中国市场的隐形障碍

  虽然全球虚拟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但中国的虚拟化产业仍然处在孵化阶段,发展进程相对缓慢。朱明将其原因归结于中国虚拟化发展道路上的“隐形障碍”。

  信息技术的转型力量已经真正渗透到企业商业活动的众多领域,Linux、虚拟化、四核、SOA等新技术,更容易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被企业广泛采纳。

  “整体来说,中国企业对待虚拟化技术的态度并不积极,”虚拟化的发展要求提高员工IT水平,但很多企业因为人员流失隐患而不愿意尝试。

  除此之外,对虚拟化相关技术和应用的了解程度和普及度很低。据调查,真正了解虚拟化的用户不超过二成。相当多的企业并未认识到虚拟化的作用和优势,认为没有必要发展虚拟化。但是,“中国的虚拟化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朱明如是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IBM虚拟化与云计算官方微博

IBM虚拟化与云计算官方网站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