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IT列国”之“商鞅变法” ——IT企业的流程再造项目

2010-10-19 11:26 183 查看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变法,正是凭借商鞅的这次变法,秦国开始走向了富强之路。商鞅也成为著名改革家。

  中国当前的改革开放也正把国家带向富强。同时,中国的很多IT企业也在进行改革。本文借商鞅变法的故事,描述当前在很多企业流行的“流程再造”,即BPR。

  一.屡败屡战

  商鞅(即卫鞅)听说三秦科技集团正在招贤纳士,于是决定跳槽到三秦集团发展。三秦科技集团的总裁办总经理、老板的亲信景监亲自面试。商鞅在管理方面的真知灼见,让景监赞叹不已,自惭形秽。景监决定安排老板亲自面试。

  三秦集团的老板是秦孝公,一直求贤若渴,听到景监对商鞅的高度评价,马上安排接见。

  结果两次与老板的会见,都不欢而散。两次的话题,一次是基业常青,譬如如何将企业做成百年老店;一次是外企的管理之道。结果秦孝公根本不愿意听。连推荐人景监都失去信心了。

  商鞅自信地说:“我现在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先前我不知道你们老板的心思,因此我只能先试探一下,摸摸他的脉。现在我已经清楚了他在想什么,他想干什么了。只要你再安排一次会面,我保证让他心服口服,按照我的想法去做。”景监对商鞅的信心已经动摇了,他说自己不敢再提这件事了。

  第二天景监上班开会的时候,根本不敢再提要老板接见商鞅的事了。商鞅盼了一天,等景监下班,急切地问他是否安排再次接见的事情。当他听到景监说出“没有”的时候,他满脸失意之色,失望地说:“唉,没想到三秦集团徒有虚名。虽然三秦宣传招贤纳士,可是对于真的人才却不能知人善任。我还是去别的公司看看吧。现在群雄割据,我就不信找不到一个能够发挥自己能力的地方。”景监一听急了,赶紧安抚商鞅,要他耐心等几天。

  二.欲擒故纵

  这天,景监陪老板喝酒的时候,孝公喟叹自己没有左膀右臂,招聘广告打了几个月,但还是没有招到优秀人才。景监顺水推舟,提出商鞅在民营企业管理方面颇有心得。于是孝公提出接见商鞅。

  商鞅向孝公指出:民营企业最大的问题在于管理。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管理就成为发展的瓶颈。当管理水平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时候,必须对企业进行改革。商鞅还强调,要练好企业内功,才能开发出好的产品。否则,不能很好地占领市场。必须做到赏罚分明、令出必行。商鞅同时再三强调,要进行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必须要有适宜的人来执行。而让这样的人进行改革,不充分放手也不行。如果放手让他去干,不给予充分信任,也无法取得效果。

  在孝公想知道更多的时候,商鞅停止了谈话。孝公急了。商鞅指出:“今天谈得很深入,希望老板好好考虑一下。等你下定决心,我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三天后咱们接着探讨。”这就是商鞅的高明之处,他知道必须给老板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让老板真正理解管理的真谛。别人说得再多,如果老板不能真正理解也是徒劳。再说,如果老板对变革的意志不坚定,其中的隐患会很大。结果天刚亮,孝公迫不及待派人来请商鞅。商鞅坚辞不就。

  三.空降三秦

  到了第三天,迫不及待的孝公天不亮就派人来接商鞅。孝公急切地悉听商鞅教诲。商鞅侃侃而谈,口若悬河,畅谈如何对三秦集团进行流程再造(BPR)。两个人毫不疲倦,一连三天三夜。孝公彻底接受了商鞅的思想,对商鞅佩服得五体投地,决定对三秦集团进行全面的改革,并全力推进流程再造。商鞅让孝公明白,流程再造项目必须首先取得老板的全力支持,并有强有力的人物去执行。

  在三秦科技集团的全体干部大会上,老板孝公亲自宣布,任命商鞅为三秦集团首席执行官(CEO),年薪500万。以后公司的工作,由商鞅全面负责,并授权商鞅对公司进行全面改革,全力推进公司的业务流程再造项目(BPR)。对于任何阻碍商鞅工作的人都严惩不贷。

  作为老板,孝公的魄力也很大,更难得的是,他能够知人善任,并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认识到:企业要发展,必须进行改革,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像商鞅这样有能力的人来执行,而且要充分信任,让他放手去做。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商鞅作为空降兵,当上了三秦科技集团的CEO。他马上开始了对三秦科技的BPR。

  四.流程再造

  商鞅首先帮助孝公确定了公司的战略:通过改革,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并在三年内成为IT行业的领头羊。

  商鞅在取得授权后,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对三秦科技集团的业务流程进行了梳理,结合公司的基本战略和SWOT分析,确定了项目的基本策略和目标。

  在充分诊断的基础上,确定了完善的实施方案。商鞅明白这一点:项目目标必须跟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公司的商业目标相适应。

  商鞅根据项目策略,首先制定了项目整体计划。项目分为三个基本阶段,首先是项目调研、流程改造分析和设计,然后进行宣传和试点,再进行推广和控制。关键的第一个阶段任务基本完成,当前的重点是宣传和试点、执行。

  为了打响第一炮,商鞅决定让全公司明白其令出必行,这样流程再造活动才能得到上下级的信任。

  于是,商鞅安排了城门立木的活动。在一个员工按照要求把木头搬到指定的地方后,立刻得到了5万元的奖金。城门立木,千金一诺,先立信后变法,商鞅利用人最基本层面的需要,树立起自己的威信,使变法得以顺利实施。

  商鞅立信之后,马上颁布了改革(流程再造)的有关文件。下发的文件立即引起了公司上下的热烈讨论。

  改革措施包括:

  1.把总部迁到咸阳,以便公司业务的发展需要;2.进行业务重组,规范分公司和子公司;3.广泛开辟市场,并明确实行目标管理;4.实行绩效管理;5.对业务进行分类,实行不同的政策,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6.加强营销管理,鼓励销售人员积极主动,并重奖销售明星,实行优胜劣汰;7.相互监督、互相鼓励、加强团队意识;8.严肃纪律,要求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

  五.铁腕无情

  商鞅的改革计划触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特别是既得利益者,反应更为强烈。他们以各种借口进行阻挠。

  商鞅决定采用铁腕手段推进改革,把三秦科技集团的流程再造推行到底。鉴于对流程改造BPR进行阻挠的人,商鞅毫不留情。因为他知道,改革必然会触动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改革必然会有阻力。如果开始不采用强硬手段,改革不但无法推行,而且会很快夭折。这样,三秦的未来堪忧。

  商鞅迅速采取了措施,把非议和阻挠流程再造的人调职或降职,不惜解雇了部分员工。甚至两位总监级的人物甘龙、杜挚也被免职。于是,没有人再敢非议了。BPR项目有条不紊地推行着。

  由于迁扯总部的影响面巨大,遇到的阻力也最大。这不,老板的大儿子(太子)就不愿意去咸阳上班。不但这样,他还直言不讳批评改革政策,跟商鞅唱对台戏。

  商鞅极为愤怒,找到老板,要求处罚太子的两个老师:公子虔被降职,公孙贾被降薪。商鞅的杀鸡儆猴策略给公司上下极大的震动。连老板的儿子不听指挥,他的老师都跟着倒霉,更不用说别人了。三秦集团的总部正式由雍州搬到了咸阳。

  作为老板的孝公,自然明白商鞅采取铁腕手段的重要性:只有采取铁腕手段,才能推进这样的改革,才能迅速完成三秦集团的流程再造BPR。因此,他给予了商鞅充分的信任,进行了充分的授权,使商鞅能够放手去做。商鞅继续采取铁腕手段,不断推进三秦科技集团的改革。三秦集团的流程再造(BPR)在商鞅的领导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三秦科技集团的改革完成后,从一个偏安一隅、管理混乱的民营企业,变成了一个管理规范、竞争力极强的现代企业。公司实力迅速膨胀,荣登“全国电子和IT行业百强”首位,迅速成为IT行业的老大,在市场上大展宏图。

  当然,由于商鞅一味采取铁腕政策,树敌太多,也给自己日后的悲剧留下了隐患。特别是处罚老板的大儿子,更是埋下了最大的祸患。这是后话。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