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人生就是游戏,你如何遵守游戏规则?

2010-09-13 09:31 375 查看
昨天看了电影《死亡实验》,讲述了一群失业者为了挣钱,参加一个心理测试。测试的内容是将一群人带到一个封锁的大楼,这个大楼按照监狱的规格建造。实验者将1/3的人作为狱警,其余人作为囚犯。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角色一起生活15天,就可以得到一万多美金。这与其说是实验,不如说是个游戏,游戏的场景是监狱,游戏的规则一共有五条,基本上都是有利于狱警的。当然,规则也不允许使用暴力。

一开始,大家只当是个游戏,也不太遵守规则,渐渐的狱警开始不满,觉得有利于他们的规则不被囚犯们尊重,因此就有了摩擦,逐渐的就是摩擦升级,大家开始迷失自我,进入角色,最终囚犯们暴动了,把狱警揍了一顿,突然才发现游戏结束了,外面的世界那么美好。

而作为实验者,由于其中一个囚犯不幸死亡而逃脱不了牢狱之灾。狱警和囚犯们也经历了一个心理洗礼。

这个实验只进行了六天就失败了。

那么,这个电影折射到现实世界,能够反映什么现象,给我们什么启迪呢?

这里我不想讲大话,因为有些东西不是我们可以去说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这里我就想从自己目前的角色来想这个问题。

在一个公司里,有公司高层领导,说白了,公司是他们的;有公司中层骨干,比如说部门经历,项目经理,他们负责管理,但其实也是打工的;剩下的就是员工,是被管理者。投射到这部电影,可以分别对应实验者,狱警和囚犯。

实验者制定游戏规则,正如公司高层制定公司制度;而制定大多有利于狱警的管理,正如公司制度大多有利于管理人员,而对员工来说,更多的是你需要去遵守什么。

如果所有人一团和气,那么可能狱警无从管理,囚犯不把狱警当回事,而实验者最终无法达到其实验的效果。

如果狱警太把自己当回事,想使用暴力,缺乏适当的人性化,那么最终的结局就是囚犯暴动。最终大家都是一无所获。实验者被曝光下狱,狱警被揍,参与实验的人没有拿到期望的美金。

最后打开门,才发现自己原来很渺小,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美。囚犯和狱警最终才发现,真的没必要那么较真。出了这栋楼,大家还都是一样的失业者。

所以,不管是实验者,狱警或者是囚犯,既然大家都是在玩一个游戏,那么最好都能遵守游戏的规则,履行自己的角色。如果不能遵守游戏的规则,那么你最好不要参加这个游戏。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你永远避免不了作为一个游戏的参与者,担当其中某一个角色。不论这个游戏是大是小,角色是主是次。当你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角色时,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忍耐,二是出局。不要影响别人履行自己的角色。

明确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承担的责任,就是你在这个游戏中应该做的全部。

看完这部电影,觉得对比自己现在工作中的角色,总觉得有话想说。如果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角色,遵守游戏规则,那工作就简单多了。而事实却往往并非如此。当争的忘乎所以时,打开门,才发现自己如此渺小,才发现自己一文不值。

思路挺混乱,姑妄言之。大家也姑妄听之吧。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