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高端企业级存储IBM XIV技术问题权威详解

2010-09-09 17:17 260 查看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XIV和各大友商的产品

总是听到很多朋友说项看看XIV合3par,compellent,HP EVA的比较,也总是听人拿XIV和EqualLogic做比较,说它们同样是网格架构,同样的Scale Out,Equallogic 比XIV早出现,为什么说XIV是第一个Scale-out?除此之外,EqualLogic还支持SSD,XIV和Equallogoic比,到底好在 哪里?

近些年, 的确出现了很多号称Scale out架构和虚拟化的存储产品, 但是, 只有XIV是真正从底层的数据存取来解决问题的, 只有XIV通过网格架构和Scale-out的架构解决了热点问题, 解决了传统存储系统对于磁盘的依赖, 可以真正实现性能与容量的线性增长. 除XIV之外的存储系统只是在RAID之上的更高层次实现了部分虚拟化, 部分具备了Scale-out的特点.

对于Equallogic和XIV, 在市场定位以及技术实现上有着巨大的不同, 与XIV定位为高可靠, 高性能不同, Equalligic定位于中低端IP SAN存储市场, 适用于是小规模, 低性能要求的中小型非核心业务, 其主要的竞争对手是HP Lefthand 而非XIV. 如果今天你看到Dell又宣布收购了3PAR, 你不妨问问DELL如何定位3PAR和Equallogic?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DS8K和XIV的,

大家都知道DS8K已经是高端存储了,XIV也是定位在高端存储上的,那IBM会让XIV和DS8K打架吗?

在IBM的产品序列中, XIV和DS8K是平行存在的, DS8K以及DS5K将继续作为分层存储为客户提供适当的存储平台, 而XIV作为自动化存储也将为客户提供简单, 高可靠性的海量整合存储平台

第三个问题:XIV的后端磁盘的管理也是分布式的管理吗?由多个前端节点分别管理,那么怎么实现IO能调动所有的磁盘?

XIV的后端磁盘管理也是分布式的, 每个数据模块内部的磁盘主要由本地管理, 由于XIV为独特的网格架构, 内部的所有磁盘已经被分割成很多个1MB大小的分区(可以理解为1MB的小硬盘), 并由所有的节点共同维护地址映射表, 因此可以做到完全没有主控节点, 所有IO都是并发访问全部磁盘的.

第四个问题:XIV适合不适合流媒体?适合不适合OLTP?

答: XIV非常适合OLTP环境, 在典型的数据库或是数据仓库场景中, XIV在真实应用中的表现非常出色. XIV也可以提供相当高的吞吐能力, 可以用作流媒体的存储系统, 但是, 由于一般流媒体对数据的安全要求不是太高, 对存储的可靠性要求也不是太高, 因此如果客户对数据的安全要求不是太高的话, 我们一般推荐客户使用更高性能价格比的中端存储架构, 比如DS5000.

第五个问题:XIV只支持SATA,只用SATA硬盘来跑企业最核心的应用让人很不能理解,对于企业级这样的应用访问频度,SATA硬盘能长时间撑下来吗?

答: 使用XIV运行企业核心应用恰恰是XIV的最大亮点! XIV对于存储技术的贡献在于证明了使用先进的架构和优秀的算法, 的确可以摆脱存储系统对磁盘的依赖, 传统存储系统只有使用转速更快的硬盘才能运行高负载的随机读写, 这主要是RAID算法并行度不高, 不能把这些随机IO更离散的分布到更多的磁盘上, 因此产生大量的寻道时间, 而XIV的算法可以做到极高的并行度, 因此即使是在高负载的OLTP环境中, XIV也不依赖于磁盘的寻道时间.

同时, 由于XIV中没有热点, 并且采用了MTBF高达120万小时的企业级SATA磁盘, 完全可以适应长期高负载运行, 这就是架构的力量.

第六个问题:为什么不支持SSD和高速SAS盘?

答: 不支持SAS的原因很简单, 即使是使用了SAS磁盘, 也不会带来更高的性能, 更好的可靠性, 而价格更高, 容量更小.

至于SSD, 我们应该看到SSD当前仍然存在问题, 比如写性能并无太大提升, 寿命有限, 单位价格极高等等, 所以SSD的普及尚待时日, 现在也仅有部分客户把SSD用作读较多的小型数据库的存储介质.

XIV使用SATA磁盘就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性能需要, 那些需要极高读性能的小型数据库的客户, 并不是XIV的目标客户. 当然, 不排除在SSD的缺陷得以解决, 并且价格更合理的情况下XIV也会引入SSD技术.

第七个问题:IBM说V-MAX是半成品,为什么说V-MAX是半成品?

V-Max是EMC号称18年来存储的最大革命, 但是, V-Max本身并无太多创意可言, V-Max只不过是在CX4-960的控制器上安装了Symmetrix 的Enginuity 操作系统而已, 其号称的虚拟化特性Virtual LUN, FAST等技术其实早已在CLARiiON以及DMX上实现, V-Max并无特别适应虚拟化环境的特性. V-Max与3Par类似, 采用的是介乎于传统高端存储与中端存储之间的混合架构, 其数据存取以及缓存到磁盘的路径与DMX并无本质的不同, 虽然V-Max也可以通过扩展引擎来提升性能, 但其复杂的CC-NUMA架构又会带来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 因此与XIV相比, 只能算是半成品.

第八个问题:XIV每个控制器都可以管理还是有个集中地管理agent?

答: XIV的所有模块都通过独立的冗余管理系统连接在一起, 并在第4,5,6模块上设置了3个用于外部访问的管理接口.

第九个问题:是否入门级6模块的性能受影响?如何测试才是科学的?例如入门级的随机IO延迟是多少?rebuild的时间?orion测试下100%密集随机访问以及100%大容量顺序访问时的性能?

答:较之传统的硬盘数量近似的光纤存储系统, 即使是入门级的6模块版本的XIV也可以提供非常优秀的性能. 我们认为在客户真实的应用环境中测试才是最科学的, 才可以真实反映客户的需要, 以及存储系统的性能是否可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采用标准测试工具的测试做法一定要先整明白这种测试方式和自己的应用究竟有多大关系,能反映自己应用的需求吗?有多少系统在生产环境下真的跑出了当初工具测试的结果?Why? 又有什么样的应用是100%密集随机访问,又有什么样的应用是100%大容量顺序访问? 性能问题的讨论一定要立足于实际应用场景和实际需求

第十个问题:XIV在国内的应用实例缺乏,有没有确切的实例来说明XIV的可靠性,易用性等各种优点。

答: 截至2010年第二季度, XIV全球发货超过2500台, 单个客户超过 PB级别安装量的也已将近二十家,国内客户数量也超过60个, 遍布电信, 金融, 政府, 医疗, 交通, 证券, 保险等行业, 是在客户最核心的数据库业务或是在海拔3600的高原地区, 都有XIV在稳定的运行. 所有XIV的客户都认为XIV是简单易用的. 在IBM官方网站上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包括文字,视频等在内的客户参考案例。

第11个问题:XIV180TB的裸容量实际可用容量才80TB左右,不到一半.XIV是一个块级别的虚拟化产品,难道要用块级别的存储系统来做云存储? 而且XIV只能做RAID 10,空间利用率是不是太低了?

答: 误区1: XIV不是RAID10, XIV中没有RAID技术, XIV中数据保护的单位是1MB的分区而不是磁盘;

误区2: 云分为私有云和公有云, 云的客户也同样会有对数据安全以及性能的需要. XIV就是IBM块级存储云的核心系统, 它可以为云的客户提供高可靠高性能的存储空间;

误区3: 用户需要裸容量吗? NO, 用户需要可用容量, 而且, 几乎所有的客户都会把他们的重要数据放在RAID1/10上, 而且, 传统存储系统随时间会产生大量”孤岛空间”, 还要为低效的克隆以及快照预留大量空间, 因此传统高端存储的空间利用率一般小于40%;

第12个问题:XIV都没有支持Z,要如何运用到金融行业中去?XIV不支持Z,是否也不支持PPRC/XD?

答: XIV当前支持的平台包括所有主流的开放系统,对System Z目前XIV支持Z linux和ZVM;

金融行业中不是全部的业务都在Z上, 也不是所有金融行业的客户都会用Z; 在金融行业的开放系统平台上, XIV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国内外已有不少金融业的案例, 包括XIV最早的客户Bank of Leumi.

PPRC/XD是传统ESS上的复制软件功能, XIV自身同样提供了对远程同步复制和远程异步复制的支持,而且所有复制功能软件无须额外的License.

第13个问题:扩展性,虽然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展,但是目前只能有一个rack,是否能做到无限扩展?

答: 如果一个客户的业务有超过1PB的数据, 使用传统的高端存储的话, 我们会仅给客户配置一台存储系统吗? 访谈一下今天您所熟悉的PB级客户,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 完全可以为客户配置多台XIV, 而这多台XIV是否在逻辑上是一台设备, 这并不重要.

今天的已经在运行的所有XIV PB级客户案例都是通过多个rack在SAN环境下提供统一的数据平台。

第14个问题:XIV 使用scale-out 的架构,但是并不表示scale-out就比scale-up更先进,那sacle-out比sacle-up到底好在哪里?

答: 就像CPU的发展一样, 以前提升性能只需使用更高主频的CPU, CPU的主频已经达到瓶颈时, 就只能通过多核并发的Scale-out架构来实现.

第15个问题:谈到TCO,国内和国外的人力成本是不能比的。在中国,自动化搞不定的事,可以通过人力来摆平,比如维护什么的。那TCO就不能以国外的水准来算, XIV又是如何在国内降低TCO的呢?

答: 不可否认的是, 即使是在国内, 人力成本也是水涨船高的, 尤其是有经验的存储管理员, 更是稀缺资源;

另外, 由于我国经济正在腾飞, 我们的客户也在快速成长, 业务千变万化, 随时都有调整变化的可能, XIV的简单易用的虚拟化管理, 更能适应快速部署, 快速变更.

第16个问题:为什么听说实际的IOPS为什么只有9000多?

答: 我们需要的是更详细的环境分析而不是一个数字.

比如, 9000 IOPS的应用是什么? Block Size多大? 跑了多少个进程? XIV是几个模块? 有无对比的存储系统? 其配置?

例如, 如果block size为256KB, 9000 IOPS就意味着带宽可以达到 2.3GB/s…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IBM存储官方微博

IBM存储官方网站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