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LINUX相关知识积累(结合网上资料)

2010-09-06 22:39 295 查看
2010-09-06

(1)符号链接和硬链接

//http://book.51cto.com/art/200907/137164.htm

创建文件的链接,就可以从多处不同位置访问同一个文件,不必在文件系统里到处复制文件和目录。Linux支持软链接(通常称为符号链接)和硬链接

尝试打开指向文件的符号链接或进入指向目录的符号链接时,运行的命令会直接作用于该链接所指的目标文件或目录。目标本身有一组权限和所有权,从符号链接看不出来。符号链接与目标不一定位于同一个磁盘分区
。实际上,即使目标不存在,符号链接也能独立存在.

硬链接只能用于文件(而不是目录),实质上就是给同一个实体文件取多个名字
每个实体文件至少有一个硬链接,通常就是文件本身
。所有指向同一实体文件的新
名字(硬链接)与原目标文件必须位于同一个分区
。实际上,辨别多个文件为硬链接的一种做法是,查看这些文件的inode号是否相同。更改指向文件的任意硬
链接的权限、所有权、日期/时戳或内容,最终也会更改其他硬链接或原文件。不过,删除其中一个链接并不会删除所指文件,该文件仍会存在,直至指向文件的最
后一个链接删除

.

ln命令创建硬链接和符号链接

$ ln ori_file hardlink_file//create a hard link file

$ ln -s ori_file softlink_file//create a soft(sysbolink)link;-s mean soft

(2)硬盘接口类型、硬盘分区和查看硬盘分区情况

硬盘接口类型
:硬盘接口分为IDE、SATA、SCSI和光纤
通道四种,IDE接口硬盘多用于家用产品中,也部分应用于服务器,SCSI接口的硬盘则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市场,而光纤通道只在高端服务器上,价格昂贵。SATA是种新生的硬盘接口类型,还正出于市场普及阶段,在家用市场中有着广泛的前景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

SCSI的英文全称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同IDE(ATA)完全不同的接口,IDE接口是普通PC
的标准接口,而SCSI并不是专门为硬盘设计的接口,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机上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SCSI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
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优点,但较高的价格使得它很难如IDE硬盘般普及,因此SCSI硬盘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服务器和高档工作站中。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

硬盘分区


硬盘的分区主要分为基本分区(primary partion)和扩充分区(extension partion)两种,基本分区和扩充分区的数目之和不能大于四个。且基本分区可以马上被使用但不能再分区。扩充分区必须再进行分区后才能使用,即为逻辑分区。

对于ide硬盘
,驱动器标识符为“hdx~”,其中“hd”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这里是指ide硬盘了。“x”为盘号(a为基本盘,b为基本从属
盘,c为辅助主盘,d为辅助从属盘),“~”代表分区,前四个分区用数字1到4表示,它们是主分区或扩展分区,从5开始就是逻辑分区。例,hda3表示为
第一个ide硬盘上的第三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hdb2表示为第二个ide硬盘上的第二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对于scsi硬盘
则标识为
“sdx~”,scsi硬盘是用“sd”来表示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的。如sda1,sda2,sdb1,sdi1等等。都位于/dev目录下。

//http://book.51cto.com/art/200804/70538.htm讲得也挺好的。

个人体会总结

Linux系统中,每一个硬件设备都映射到一个系统的文件,像硬盘、光驱等 IDE 或 SCSI 设备也是如此.

硬盘分区有三种,主磁盘分区、扩展磁盘分区、逻辑分区。每一个硬盘设备,Linux分配了一个从1至16的序列号码来分别代表硬盘上面的分区号码.

在Linux中规定,每一个硬盘设备最多能有4个主分区构成,其中包含扩展分区,任何一个扩展分区都要占用一个主分区号码。主分区的作用是计算机用来进行
启动操作系统的分区,每一个操作系统的引导程序都必须存放在主分区上。这是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区别。扩展分区是不能直接用的,以逻辑分区的方式来使用的,
所以说扩展分区可分成若干逻辑分区。

----------------

若要访问某个硬盘分区,则必须为其建立一个挂载点。即访问目录。否则是无法访问该硬盘分区内容的。

如某个服务器上:

filesystem mounted on

/dev/xxx /

/dev/sda1 /d/d1

/dev/sdb1 /d/d2

则该系统有3个硬盘。系统挂载在/目录下。第一个scsi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挂载在/d/d1目录下。第二个scsi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挂载在/d/d2目录下。

对于一个文件系统下的目录,必然隶属于某个分区,或者说直接是某个挂载点,或隶属于挂载点下。

对于任何一个目录,若没有为其指明被挂在到某个硬盘设备上,则他就应该和/目录属于同一个分区设备上。

对于上述服务器上的目录分布,/dev,/d目录则和/属于同一个硬盘上,也可以说属于同一个分区上。

对于/d/d1和/d/d2则分别属于不同的分区,或者说分别属于不同的硬盘设备上。

但访问/d/d1或/d/d2下的数据,却能直接从/路径下,一步步深入下去访问到,放佛这些数据就和/属于同一个硬盘上一样,这应该是“挂载”的功劳。其实cd /d/d1/...这些是个“假象”,实际上/d/d1或/d/d2下的数据和/并不属于同一个硬盘上,但通过挂载后,屏蔽了下层访问细节过程,看上去似乎就直接访问到了。

查看分区命令

df -h

fdisk -l

补充:

//2010-09-25

fdisk创建分区。所谓创建分区就是给一块硬盘“切割分块”

fdisk -l 列出指定的分区表

fdisk p 列出分区表

fdisk n 新增一个分区

fdisk t 改变分区的编号

fdisk w 写会硬盘

(3)挂载

//http://www.linuxsir.org/main/?q=node/83

对于linux挂载文件系统,基本有如下几个步骤:

------(1)将某个硬盘分区格式化为某个文件系统。(因为一个分区只有创建了文件系统后才能使用)

mkfs -t ext3 /dev/sda6

-----(2)创建挂载点(挂载目录)

mkdir /mnt/sda6或其他的mkdir /d/d6

-----(3)挂载

mount /dev/sda6 /mnt/sda6或/d/d6

用df -lh可查看挂载情况

------(4)卸载文件系统

unmount /dev/sda6

附:可通过修改/etc/fstab来开机自动挂载文件系统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