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软件工程视频学习笔记(三十三)

2010-09-03 21:40 218 查看
用户界面设计:

用户界面应具备的特性
用户界面设计的任务分析
用户界面任务和工作设计
界面设计的基本类型
数据输入界面设计
数据显示界面设计
控制界面的设计

用户界面应具备的特性:可使用性、灵活性、复杂性和可靠性
用户界面设计的任务分析:这一部分工作应与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同步进行。它主要包括:
用户特性分析、用户工作分析、记录有关系统的概念和术语、确定界面类型
用户特性分析:用户界面是适应人的需要而建立的,因此,首先要弄清将要使用这个界面的用户类型
用户特性分析的目的是要详细了解所有用户的技能和经验,以便能够预测用户对不同界面设计会作出什么反应,这样在更改界面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

用户类型—外行型、初学型、熟练型、专家型

用户特性度量:
用户特性的度量与用户使用模式以及观测到的用户群体能力有关
用户使用的频度、用户是否能够自由选用界面、用户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用户知识、用户思维能力、用户的生理能力和技能

用户工作分析:
用户的工作分析,也成为人物分析。它是系统内部活动的分解
用户工作分析与需求分析中结构化分析的方法类似,采用自顶向下,逐步进行功能分解
与常规的功能分解不同的是,所有的系统任务,包括与人相关的活动,都要考虑在内
系统的功能分解,可以用数据流图和数据词典描述
任务可以由一组动作构成,它们规定了为实现这个任务所必须的一系列活动
任务的细节可以使用结构化语言来表达。他描述了动作完成的序列以及完成动作时的所有例外情况

用户模型和端点:建立用户的思维模型,是为了帮助建立设计者界面模型
理论认知模型
有心里学家建立的模型,目的是要了解人的思维过程
用户知识模型:
这种模型描述了一定范畴内的知识以及类型之间的联系
模型借助各个用户的知识来建立,用遍历知识网络的方法来评价用户如何学习
用户特性模型
这些模型主要依据用户特性分析所描述的技能和能力对用户进行分类,它们也称为用户外观
用户任务模型
这种模型根据用户要求中提出的任务的功能和操作次序,构想该任务的概念
通过他,可以了解用户知道多少有关系统操作的知识,用户期望系统应当如何工作等等
用户观点
指系统结构的用户模型,是用户描述和设想现行系统结构的方法,他可以用图形化的方式表示,也可以用语言方式表示

任务模型:
任务模型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两种
系统的静态模型就是对象-关系模型,用于展现界面的结构设计
系统的动态模型是对系统操作或与会话设计有关的对象的动态行为的描述

用户界面任务和工作设计
任务和工作设计的目的在于创造用户的工作环境
通常,任务应组织的多样化一些,要与人的能力相适应
任务分配:
在每个任务中,动作要分配给计算机、用户或者二者
一般的,用户承担需要创造、判断和探索的任务,而计算机承担重复检查、计算和数据处理的任务
任务分配产生两个网络。一个是人的任务网络,一个是计算机的任务网络
人的任务网络说明如何安装、操作和使用系统,它最后将形成操作过程和用户手册的基础
计算机的任务网络则描述计算机应担负的工作

任务分配步骤:
检查数据流图,标出哪些是单独由计算机完成的任务,哪些是单独由人完成的任务,哪些是由两者共同完成的任务
对于共同完成的任务,将任务的每一个动作分配给计算机或人
构成新的计算机的任务网络和人的任务网络
在进一步细化计算机与人的协同动作,以确定人和计算机如何交互
工作方式和工作设计:
工作设计的目的是使任务需求与操作员的能力相匹配
在界面设计中关于人的因素特性的简单的度量如下:复杂性、专心程度、责任心、变化性
工作方式:由一个人单独完成一个系统的目标;任务进度跟踪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