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友立公司编著的教程中有关“场顺序”选择的相关说明

2010-08-31 16:51 190 查看
基于帧
每一帧画面以非交错的方式进行,由上到下顺序显示,由于计算机的显示器是非交错的方式进行的,如果视频文件输出到计算机上显示,选择“基于帧”,对于PAL制VCD,由于画面尺寸较小,数据传播率较低,也可选择基于帧。
在配置较低的计算机上播放场基于帧的影片时,会出现丢帧现象。
场顺序A
每帧画面以交错方式分二次扫描,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扫描过程中,扫描总是从图像的左上角开始,水平向前行进,同时扫描点也以较慢的速率向下移动,当扫描点到达图像右侧边缘时,扫描点快速返回左侧,重新开始在第1行的起点下面进行第2行扫描,行与行之间的返回过程称为水平消隐,对于PAL制信号,采用每帧625行扫描。
通常,对于回录到DV摄像机的AVI、PAL制DVD、SVCD选择场顺序A。
在配置较低的计算机上播放场顺序A的影片时,会出现白色细横线,如错误设置场顺序A和场顺序B,可能导致视频跳动或播放不流畅。
场顺序B
每帧画面以交错方式分二次扫描,从第0条扫描线开始,双数的扫描线先显示,单数的扫描线后显示,其原理和注意事项与场顺序A相同,如不能确定选择场顺序A或场顺序B,可查看采集卡说明中它的场顺序读取功能。
我个人在选择场顺序时,默认场顺序A(低场优先),从而可广泛适用AVI、VCD、SVCD、DVD的制作。
(renzhan先生)我对场序的粗浅认识(转自大庆多媒体工作室)
和电影一样,在视频领域同样要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产生运动影像。因此,对每秒钟扫描多少帧有一定的要求,这就是帧速率。对于pal制电视系统,帧速率为25帧;而对于ntsc制电视系统,帧速率为30帧。虽然这些帧速率足以提供平滑的运动,但他们还没有高到足以使视频显示避免闪烁的程度。根据实验,人眼可觉察到以低于1/50秒速度刷新的图像中的闪烁。然而,要把帧速率提高到这种程度,要求显著增加系统的频带宽度,这是相当困难的。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全部电视系统都采用了隔行扫描方法。
隔行扫描就是用一个以上的垂直扫描场再现一个完整的帧。在电视系统中,均采用了两个垂直扫描场表示一个完整的帧的方式,这也叫交错视频场。其中一个垂直扫描场扫描帧的全部奇数行,称为奇数场,在premiere中称为上场(upper field);另一个扫描场扫描帧的全部偶数行,称为偶数场,在premiere中称为下场(lower field)。对于帧速率25帧的pal制电视系统来说,虽然每一行都以每秒25次扫描速度刷新,但整个图像看起来是以每秒50次扫描来刷新的,这样眼睛就不会立即看到很少的闪烁目标。隔行扫描,实际上是以牺牲一定的图像分辨率为代价的折衷方案。对于远距离观看的电视,强调的是画面的整体效果,对于图像的细节可不予考虑,因此采用隔行扫描的办法是完全可行的。而对于近距离观看的计算机显示器而言,隔行扫描是不可取的,它会给人眼带来损害,因此对于计算器显示器,都采用了逐行扫描的办法,其刷新频率在60hz以上。
对于隔行扫描来时,存在场序问题,就是显示一帧时先显示哪一场。很遗憾!这也没有固定的标准,并不是奇数场就先显示,不同的系统可能有不同的设置。场序问题很重要,如果场序错误,图像播放时会抖动,这也是大家经常遇到的问题。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场序:svcd和dvd影碟是上场优先,vcd是无场,1394卡生成的avi文件是下场优先,8*8芯片的采集卡(或电视卡)生成的avi文件是上场优先。告诉大家一个窍门,如果不知道文件的场序,可以把它调入小日本的向导里,它会判断场序。
这回大家可能要问,vcd为什么无场?是这样:pal制水平扫描线为625行,其中真正显示图像的扫描线为576行,分2次扫描,每次扫描288条为一个场,pal-dvd分辨率为720*576,包含了2场的全部信息,而pal-vcd标准为352*288分辨率,只取了288条扫描线即1场信息。dvd的576的像素1帧包含2场,回放到电视上相当于2个独立的画面,25帧/秒在隔行扫描的电视上实际上变成了50个活动画面/秒。而vcd的288像素1帧只包含1场,另1个场只是简单地重复这个同样的画面,因而vcd在电视上只有25个画面/秒,当然是“无场”了。
renzhan先生讲述的知识非常重要,在具体应用《小日本》及《会7》压缩制作DVD或MPEG2文件时,设置场序非常重要,设置不好,图像会产生抖动!
我具体试了一次,结论如下:
1.如果是要在电脑是播放,压缩方法应选择为MPEG2,而且《会7》压缩的效果,要比《小日本》好!(可能《小日本》是为电视播放而制作的);
2.如果是用电视播放,压缩方法应选择DVD,这时,用《小日本》压缩的视频文件,播放效果明显好;
3.《小日本》在输入素材时,会自动判别场序,请不要改变它!否则,输出的效果很差!而且,对输出视频没有场序的设置,只有隔行与逐行的设置,如果是在电视上观看,最佳是设在隔行!
4.《会7》在输入素材时,点击素材的属性,可以看到有关场序的情况。有关场序的设置中,是在输出视频文件的模版中控制的,可以设定A/B场优先或者逐行(帧)。但《会7》压缩输出,有关场的设置,没有太大的效果差别。不过,最好是设置与素材场序相同。如素材是B场优先,则输出最好也要设置到B场优先;
5.PAL DV,通过1394接口采集后,其素材是B场优先,也就是后场优行;通过模拟采集卡采集的AVI文件,则是A场优先,详见renzhan先生的帖子。
综上所述,在压缩DVD效果视频文件时,应注意以下设置:
1.如果是在电脑上播放,则最好选择《会7》压缩;如在电视上播放,则《小日本》为最优(其它压缩软件我没试过,无法评价);
2.码率要注意,如在DVD盘上,最佳的码率为“变速 最大8000/S”了;如要存在CDR中,最佳的码率设置为:”恒速 4000/S",且音频应设为联合立体声;
3.对于隔行输出的电视机而言,最佳的视频输出,也应该是隔行的,且要保持与采集素材的场序一致性,注意,1394采集的是后场优先!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