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工作效率的十大杀手

2010-08-17 09:02 162 查看
身在职场,获得一份收入是重要目的,但却不是终极目的。我们要让事业有所发展,有所突破,而工作当中的“隐形杀手”却在不经意间大大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成为事业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工作中,究竟有哪几个杀手在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虎视眈眈?笔者分析,有以下十种。
杀手一:缺乏兴趣。这是一个古老的论题,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范畴内被屡屡提及。人的本质是感性的,兴趣是成功的发动机。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会让自己信心倍增,精力充沛,工作效率也就大大提高。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会受幸运女神的眷顾,从事总是让自己兴致盎然的事业。而且,即使是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也难免久而乏味。因此,兴趣更多的要靠后天培养,要在日渐乏味的工作中发掘让自己感兴趣的发光点,并且要锻炼自己在这方面的耐力。当然,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深入思考了,才会发现这些亮点。如果实在发现不了,就换个工作试试吧,职场中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被动的忍耐工作。
杀手二:动力缺失。在一份工作环境中呆久了,你也许你有这样的感觉,自己总是漂浮在各种问题之上,想要解决,却手足无措,无心恋战。每个问题都看一下,每个问题却都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这并非工作本身所致,而是我们对工作缺乏深度的思考和研究。或者说,我们在内心里已经将自己抛在了工作问题之外。这种情况多见于混迹职场多年的“老人”,他们大多已经生活稳定,衣食无忧,没有太高的目标,也就缺少了前进的动力,自然不能深入的去思考、解决问题。
杀手三:消极的工作态度。同一个问题,一百个人会产生一百个看法;同一份工作,一百个人同样也会产生一百个态度,但这些态度总体会分成两类:积极的和消极的。积极的工作态度会让我们总是主动的去解决一些问题,在迎难而上的过程中,不断的挑战自我,并发掘自我的潜力,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而消极的工作态度则相反,在消极怠工、躲避困难的同时,不但无工作效率而言,甚至让我们身心俱疲。对于职场人士而言,身体的疲劳更多的来源于心理的疲劳,而心理的疲劳则主要由消极的心态导致。如果在职场中你经常觉得疲劳,就试着总结一下身边的所有问题,看哪些是在有意无意的消极躲避,给自己增强信心,并积极的想办法却解决,你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迎难而上乐趣无穷,消极避世痛苦不堪。
杀手四:缺少合理的工作计划。我们有年度的工作目标吗?我们有月度的工作计划吗?我们有周计划和日计划吗?这些计划都合理吗?这些计划都符合实际情况吗?个人认为,只要我们在每个阶段开始前仔细研究了实际形式,并且依次做出了相应的计划,那么这个计划就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并且大多是合理的,现实工作中却是很多人根本没有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在开始阶段是告诉我们要去按步骤做什么,而在结束阶段则是要告诉我们做过什么。漫无计划的做事情就像乱枪大鸟,打下几个算几个,毫无目标和规律可言。而合理的工作计划则像排队购物,有条不紊,收获颇丰,大家都有成就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个中深意,独自领会。
杀手五:各自为战。现在很多企业招聘都强调一点:团队精神。黄健翔有一句名言: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事实如此,我们的工作绝不是单纯到与别人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之间是紧紧相扣的。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也需要向别人提供帮助。同样一个问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查找资料,未有所获,同事一句话的点拨却让自己茅塞顿开,而对方在帮助你的同时,也满足了他的些许虚荣心。当然,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要向别人讨教,提出的问题要有些技术含量,而且要锻炼较强的记忆力,不要总是重复的问同样的问题,否会让对方觉得你没有大脑。至于哪些问题需要别人协助,哪些问题无需别人协助,每个人都有清晰的理解,剩下的就是撕下自己虚伪的面皮,给同事提供一个助人为乐的机会,解决自己,也成就了他人。
杀手六:慢条斯理的工作节奏。相信大部分的职场人士都欣赏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然而现在也出现了大量的“慢一族”,说话慢条斯理,做事慢条斯理,走路慢条斯理。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好习惯,没有紧迫感的,则无法专注于手头的工作,事业就无法迅速发展。之所以慢,要么是因为懒惰,要么是因为想得太多,注意力无法集中下来。如果还年轻,就充满点朝气,感染自己,也感染他人。
杀手七:不良的作息习惯。调查研究演示,人的大脑在三个时间段内做事最有效率,上午11点前,下午3点到5点,晚上8点到10点。不可能人人如此,并且如此准时,但这确实是绝大多数人的规律。上午的脑力集中的时间最长,所以建议上午的工作中处理需要动脑量的事情,下午的疲惫期处理一些重复的事务性工作,3点到5点的时候再回顾或继续解决一下重要事务。如果晚上没有被一些琐事或应酬占据,那就利用8点10点这段时间充点电吧。晚上11点以后你的内脏就开始了一天的清理,并且为第二天准备必要的粮草。如果你还习惯于熬夜,睡懒觉,牺牲掉的不只是身体,还有每天如黄金般的时间。我们的一生被工作不断充实着,准备好自己,调整好自己,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每天的战斗当中。
杀手八:搜索引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了使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网站来查阅资料,互联网界的这一技术也真正成为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是否每个问题,每个资料都值得我们去搜索一把,然后从浩如烟海的文字中去找寻自己需要的那可怜的一点?我担心的是,如我一般的职场人员已经将自己的思维牢固的钉在了搜索引擎之上,似乎它确实能带给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事实并非如此。有人写个公文要搜索一把,写年终总结要搜索一把,写个人心得要搜索一把,写段程序要搜索一把,甚至找个对象也要搜索一把。如果这些东西都能搜索来,并且能应用,还需要我们的大脑做什么?一个关键字能搜索出成千上万的资料,而且大多是重复无意义的,时间就在我们不断的搜索和重复的翻页操作中流逝过去了,若稍动脑筋,问题也许已经早就解决了。搜索引擎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因为能搜索出我们想要的东西;搜索引擎也给我们带来了不便,因为需要翻开一堆堆的垃圾才能找到最终我们想要的。
杀手九:即时通讯工具。我认为面谈、电话、邮递、电邮这几种沟通方式完全可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换句话说,即时通讯工具对于工作而言,是多余的。检视下自己,我们都用即时通讯工具做了哪些工作中真正需要的内容,大部分应该都是闲聊而已。用它来做工作中的沟通,费时费力,打一句文字的时间,两句话已经沟通完了,并且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况且,自律性较差的人,总在时不时的点击一下自己的好友列表,看一下里面的头像,以期冀找到一两个可聊之人来打发无聊的时光,这也难怪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在上班时间禁止使用即时通讯工具。如果想让自己的效率高些,就主动关闭即时通讯工具;如果想让你的团队效率高些,就帮他们关闭即时通讯工具。
杀手十:很遗憾,你没有看到这篇文章。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