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智能配线系统技术高峰论坛PPT讲座主要内容

2010-07-30 10:17 411 查看
一、以色列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align=center]以色列瑞特公司技术经理王为先生[/align]
[align=left]王为:
瑞特布线采用的是链路探测方式,这样就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个链路表,告诉客户是哪个端口连接哪个端口。
第一, 我们的管理设备会扫描所有的端口,知道每个端口的链路去向。所有的扫描结果被记录下来,最终提供给客户一个链路表格。这些扫描工作在瑞特的系统都是自动,会实时进行,然后告诉客户端口连接有没有变化,怎么变化。我们设备的扫描工作不依赖于网络,所以几乎不占用带宽等网络资源。
第二, 我们的系统可以通过每个端口上的指示灯引导你去跳线。跳线完成以后,链路关系会被再次扫描,被记录。如果你没有遵照指示灯的要求去做,做错了,系统就会提醒你,引导你回归到正确的操作。等操作完成,瑞特的系统会自动记录链路关系,储存在数据库。
第三, 即使是系统断电,瑞特的系统依然能依靠链路探测方式第一时间恢复所有的链路连接关系,而无需依赖人工协助。
所以说,链路探测是瑞特电子配线架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是瑞特电子配线架的灵魂。。
采用链路探测技术,就要选择双配线架的交叉连接方式,同时使用9芯跳线。这样的方式固然会增加一些成本,但却能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注:详细PPT文件下载地址:http://down.51cto.com/data/119080[/align]
[align=left]二、美国康普公司[/align]



[align=center]美国康普公司中国区技术总监吴健先生[/align]
[align=left]吴健:我来自于康普,我介绍一下康普的智能配线,管理白皮书,是布线工作组写的布线管理白皮书,我是这个白皮书的课题负责人,我们写的时候,必然要写智能,但是工作组内谈智能的时候,大家的态度非常好,基本上是求同存异,今天我感到是求异存同,我还是力求求同存异。
我们为什么用智能配线架,我非常赞同王为的观点,怎么做?可能每个厂家技术上略有不同,接下来,我用一点时间谈谈康普是怎么做的。
智能配线怎么做?一定要有目标,我们有什么目标?我们应该起码应该考虑三个问题。
比如要易于管理和维护,我们对于这个整个布线系统,原来是盲区,现在变得可以掌控,可以监测,这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对资源的掌控能力。
第二,怎么掌控?我们要融入电子化的手段,最终你会发现它是一种流程,我们有一个任务、执行、跟踪、报告,就是这样的,所以在管理白皮书里面就是这么实现的,我们对增加减少变更就是有这么一个流程,如果只关注点,不注意流程,你是失败的。
第三,智能标准各厂家不一样,我们说没有标准,但是有一个有标准,我们各位在自己的用户里面怎么管理,这是有标准的,我们尽可能靠近它,符合它,完善它。
有了这三点,产品怎么设计,技术怎么实现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康普的东西叫iPatch,这两年,康普在完善SYS360的产品线,其中有一小块是做智能的我们叫做iPatch,这个iPatch系统,基本上是三个东西,所有厂家一定也是这三类东西,这点我们在管理白皮书已经谈过很多次,产品各异、技术各异、功能各异,大的马快是三个,第一配线架,有铜、光,预端节。配线架,康普就一个作为核心部件的硬件,我们叫做管理单元,它有一个基本工作就是互联。第三个东西是软件,所有的厂家都是这样的。具体到软件硬件,每个厂家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形成一个综合题,我们叫做智能综合配线。
这几个,就由非智能化的东西变成了智能化的东西。
关于系统构架方面,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智能布线不是管理一个机房,甚至可能是整个楼宇和楼区,它的扩展性被我们看重,扩展中,iPatch有自己的方式。
康普独特的地方,康普的SYS360的产品有一个在线升级的方式,在线升级是什么意思?如果原来是一个普通配线架,今天要升为智能配线架,把普通标签上去,把我们的套件安装上去,就变成的智能,也可以把智能变成普通。光缆也一样。所以硬件只是我们实现的手段之一。
康普在软件集成和融合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智能配线能不能跟数据库、报告融合,跟3G融合,举个例子,有人一动跳线,就会报警,这对安全来讲,是有帮助的。融合性是智能配线,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整个过程中,要想了解这些特点,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讨论。总的来讲。
iPatch整个结构比较简单,不需要复杂设备的配置,扩展起来比较方便,另外,我们在交互式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声音,日志文件,现场可读出触的方式,都可以融入进去,我们叫做四维的方式,刚才王为提到这个流程非常重要,我非常赞同,流程中,电子工单是一个重要的方式,监护性方面,也非常重要,所以产品的兼容性方面,配线架、电缆、跳线我们会考虑更多,在跳线方面,我们采用普通的跳线,对用户可能更方便。
单端和双端,中国同时存在。
注:详细PPT文件下载地址:http://down.51cto.com/data/119078[/align]
[align=left]三、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align]



[align=center]泰科电子AMP布线中国区技术经理许楠先生[/align]
[align=left]许楠:首先感谢各位的光临。智能配线系统,我同意两位代表的发言,智能配线系统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对于物理层跳接的管理,智能配线系统主要的功能是解决这部分跳接自动化管理,使整个链路得到完整的显示。
还有工单的处理,帮助现场工程师完成跳接的一个工作。
智能配线系统,我们关注技能和管理,智能配线系统希望能够做到像以前的东西一样,集中管理、远程管理,减少一些人为的干预,节省时间等等。
这是目前面临的问题。人工管理费时费力,会容易造成物理上以外中断,这些问题,智能配线系统都能够解决。
这是我们的软件所能够显示端到端的完整示图。
安普系统工作原理,位于连接器头部的第九针接触传感器垫。跳线上的第九针形成开路和闭路。
通常我们的普通布线从配线架到交换机,需要一条电缆连接到扫描仪。
系统组件,包括智能配线架,这是智能配线连接分析的电缆。
系统软件,支持系统。CAT6,6A。
专门部分,这是中文的界面部分,包括网络层次的柱状导航,如果我们之前管理某一个机房跳接的话,我们之前必须人工去看,现在可以远程观看,非常方便。
这是端到端的连接示图。
数据信息。
端到端的示图,完全自动更新,不需要人为干预。可以时时反映机房的实际情况。
如果想找到某一台设备,或者在机房里端口的位置,系统会采用高量显示的形式显示出来,帮我们快速定位,可以进行时时监控,对我们的网络系统方便的使用路由、平面图等等。
这个软件还有一个模块。这是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可以形成一些工单,发到相应的分析上,现场的工程师可以根据提示完成工作。
系统可以自动产生报警,报警方式两种,通过邮件的方式可以看到哪个端口出现了问题,可以很快帮助我们知道问题,排除问题,减少了系统宕机造成的损失。
系统可以生成很多报表。北京环境部的项目是9500多个端口,我们看到智能配线架。
这是项目做完以后的数据库显示,一共九层,每层两个配线间。从端到端,交换机到终端的IP电话,可以自动的更新、自动显示出来,方便的进行管理。
另外一个项目,包揽了铜缆和光纤智能,和我们实际一样。
左边是光纤智能,右边是铜缆智能。这是邮件报警。
这是17976个分析仪端口。
注:详细PPT文件下载地址:http://down.51cto.com/data/119081[/align]
[align=left]四、美国西蒙公司[/align]



[align=center]美国西蒙公司大中国区技术部经理陈宇通先生[/align]
[align=left]陈宇通:感谢各位来宾的参与。前面几位厂商代表把智能布线的理论讲的很透彻了。我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美国西蒙公司第二代产品,MapITG2,其工作原理是在端口植入一个传感器,控制器会收集到到端口连接的变更信息,再由控制器通过以太网络传到服务器。
拓扑结构,我们推荐采用交叉连接的方式,水平的线缆端接到水平配线架,通过九针跳线建立一个交叉连接至交换机设备,由控制器实时把采集到的信息上传到安装管理软件的服务器,构成了一个商用建筑物内的智能布线管理环境。
在数据中心的环境里,智能布线管理集中在HDA和MDA。这是水平子系统的模型,服务器机柜的配线架还是传统的非智能配线架,通过水平线缆连到列头柜,在列头柜内控制器 收集到的交叉连接变更信息通过网络传到我们的管理系统服务器。
我们在西蒙第一代智能布线产品的基础上,实施了一系列新的工业化和电子设计,全新升级到第二代产品。
Mapit G2实现了本地化的智能操作,跟踪跳线,指导工作人员工作。控制器具有强大的人机交互能力,可以显示四行文字和图形信息,有一个九宫格的按钮操作平台,控制器可以直接与后台的数据库通讯,可以把系统里定义的配线架名称信息下载下来显示在液晶屏上。
Mapit G2是高可靠性的,控制器具有双以太网接口,双电源接口。受管理的光铜智能配线架在默认的管理电路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份路径,整个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可以达到20年。
节能环保,所有的电子组件采用低功耗设计,Mapit G2系统可以节省78%的能耗,控制器和智能配线架还具备自动休眠的功能,通过降低待机能耗,降低运行的成本。
另外,Mapit G2安装尺寸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U高度,与24口配线架大小类似的二代控制器,在机柜的安装空间内不会阻挡冷热气流的循环流通,本身采用的低温态的电子元器件,不会产生很多的热量,不需要额外的风扇进行散热,运行时噪音非常小。
Mapit G2控制器结构紧凑小巧,一台1U的主控制器可以直接监测120个光/铜配线架,2880个端口,西蒙第二代智能单元比其他产品节省89%的机架安装空间。
经过改进的智能通讯线路,大大减少了控制线缆的数量,不需要将每一个配线架单独连到控制器。
Mapit G2的软件是一个高度集成化定制的中文化界面,可以跟虚拟机房布局图和房间平面图纸联动,把你想找的信息点定位到实际的桌面/机柜位置,另外它具备设备属性的管理,帮我们进行设备管理、资产管理,把智能配线架系统,上升到IT资源管理的应用层次。
MapITG2强大的技术集成。创新的智能配线架,支持现场操作的控制器,节能环保的电子/结构设计,友好的操作界面。是帮助用户实现高阶IT资源管理的首选系统.
注:详细PPT文件下载地址:http://down.51cto.com/data/119082[/align]
[align=left]五、MOLEX莫仕商贸(上海)有限公司[/align]



[align=left]金海涛:几位讲的很全面,这个分为三个方向,第一,对智能配线系统的理解,对市场现有技术的分析,第三方案。
智能配线系统,智能布线系统生命周期,从业务计划到设计,施工安装测试,到管理,只到最后布线系统我们更新,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赞同智能配线系统工作组2009年编写的白皮书叫运营维护白皮书更好。咱们智能配线系统,它的核心价值是在纷乱的系统中快速发现目标。
部件系统,分四个部分,第一管理软件,然后是现场管理设备,第三,电子配线架,还有工作区配件。布线系统出毛病了,你部分进行挖掘,把这些信息发掘出来。
现场设备,各家都有,进行现场信息分析,以太网到RS485(232422)协议转换,现场信息指示,现场信息显示。
电子配线架变成表现变更、永久链路严重,工单指引,现场信息提示,工作区配件是永久链路状态,固定资产的管理。
因为分的部分不同,造成管理区域不同,基本上闭管的配线间,这个是跳线的管理,但是我们应该注重永久链路的管理。
Molex的解决方案。我们分成四个区域,Molex的产品覆盖四个区域,管理软件,现场管理设备,电子配线架、工作区配件都有,其他的厂家也有全覆盖的,有的只到电子配线架这步,还有一些只做了软件管理。
Molex技术最大特点,铜这部分占的系统比重最大,应该有百分之六七十,恰恰是最贵的这部分没有去管,只管便宜的都是,那没有意义。
Molex是真正的物理层管理。如果布线是在物理层,我们走一些协议,是通过上层绕到底下,再到上面。Molex是恰恰对最底层进行管理的。
大致方向是这样,这边是网络设备,然后这边是咱们的工作区设备。经过系统设计以后,Molex管理的成本最高是永久链路,这是个软件的,绿色代表交换机和前端的网络设备,IP电话,计算机已经连接在位了。
蓝色只差交换机或者终端网络设备,白色表示空的空道。黄色指示差了一个匹配块,这个Molex可以抓到工作这块,也可以抓住生活这块。
产品介绍,四大块,工作区的模块,扫描仪,普通跳线、标准跳线,没有任何附加的链路。
我们采用LED指引,LED一闪,只要把两端连接起来就可以了。现场工作区的图、设备也都,各个端点的属性。
Molex沉淀特征,可管理到永久链路,链路技术,推荐使用双配线架技术,单配线架也可以。标准跳线,BS模式,我们使用浏览器,就可以到管理系统,免去了部署、培训方面的疑难,谢谢大家。[/align]
[align=center] [/align]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