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关于Linux2.6中断的一些记录

2010-07-26 17:07 330 查看
1. 中断向量和中断号(中断线)

中断向量是从cpu角度规定的中断信号划分;中断号是PIC引脚号

2. 几种异常

故障,陷阱,中止

3. 中断描述符表IDT

异常与中断发生时,都需要到IDT中查找相关信息,以找到对应的处理程序以及其他动作。需要注意的是,保护模式下发生权限提升时,中断穿越的是中断门,而异常穿越的是陷阱门。二者的区别是:当CPU穿越中断门时,是自动关中断的(清除eflags里的IF标志位[cli],在进入do_IRQ函数后会打开中断[sti]);而穿越异常门则不会。

4. 8259A PIC的基本原理

“中断屏蔽寄存器”(Interrupt Mask Register,简称IMR)用于屏蔽8259A的中断信号输入,每一位对应一个输入。当IMR中的bit[i](0≤i≤7)位被置1时,相对应的中断信号输入线IRi上的中断信号将被8259A所屏蔽,也即IRi被禁止。
当外设产生中断信号时(由低到高的跳变信号,80x86系统中的8259A是边缘触发的,Edge Triggered),中断信号被输入到“中断请求寄存器”(Interrupt Request Register,简称IRR),并同时看看IMR中的相应位是否已被设置。如果没有被设置,则IRR中的相应位被设置为1,表示外设产生一个中断请求,等待CPU服务。
然后,8259A的优先级仲裁部分从IRR中选出一个优先级最高中断请求。优先级仲裁之后,8259A就通过其INT引脚向CPU发出中断信号,以通知CPU有外设请求中断服务。CPU在其当前指令执行完后就通过他的INTA引脚给8259A发出中断应答信号,以告诉8259A,CPU已经检测到有中断信号产生。
8259A在收到CPU的INTA信号后,将优先级最高的那个中断请求在ISR寄存器(In-Service Register,简称ISR)中对应的bit置1,表示该中断请求已得到CPU的服务,同时IRR寄存器中的相应位被清零重置。
然后,CPU再向8259A发出一个INTA脉冲信号,8259A在收到CPU的第二个INTA信号后,将中断请求对应的中断向量放到数据总线上,以供CPU读取。CPU读到中断向量后,就可以装入执行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
如果8259A工作在AEOI(Auto End Of Interrupt,简称AEOI)模式下,则当他收到CPU的第二个INTA信号时,它就自动重置ISR寄存器中的相应位。否则,ISR寄存器中的相应位就一直保持为1,直到8259A显示地收到来自于CPU的EOI命令。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