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2)《基于Linux的C编程与内核导读》--DDD和Makefile

2010-07-23 10:22 246 查看
本部分是第一章的第3、4两节,分别讲DDD和makefile。

1.3 使用DDD进行程序调试
GNU DDD是命令行调试程序,如GDB、DBX、WDB、Ladebug、JDB、XDB、Perl Debugger或Python Debugger的可视化图形前端。它特有的图形数据显示功能(Graphical Data Display)可以把数据结构按照图形的方式显示出来。DDD最初源于1990年Andreas Zeller编写的VSL结构化语言,后来经过一些程序员的努力,演化成今天的模样。DDD的功能非常强大,可以调试用C/C++、Ada、Fortran、Pascal、Modula-2和Modula-3编写的程序;可以超文本方式浏览源代码;能够进行断点设置、回溯调试和历史纪录编辑;具有程序在终端运行的仿真窗口,并在远程主机上进行调试的能力;图形数据显示功能(Graphical Data Display)是创建该调试器的初衷之一,能够显示各种数据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将数据结构以图形化形式显示;具有GDB/DBX/XDB的命令行界面,包括完全的文本编辑、历史纪录、搜寻引擎。
DDD是开源软件,用户可以去http://www.cs.tubs.de/softech/ddd/下载.rpm格式的DDD源码文件。
图1-4显示的是DDD的主窗口。它主要由选单栏、工具条、数据窗口、源文件窗口、机器码窗口、控制台和命令工具窗口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数据窗口用于观察复杂的数据结构,在删除数据之后,显示仍然有效;源文件窗口显示源代码、断点和当前执行到达的位置,选择该窗口中的“Display”项,可以显示任意表达式的值;机器码窗口显示当前所选函数的机器代码,但仅对于GDB来说是可用的;在Debugger控制台里,用户可以与DDD内置调试器的命令行接口进行交互,等同于执行命令工具栏中的命令。

图1-4 DDD的主窗口图

1.3.1 DDD运行机理

在设计DDD的时候,主创人员决定把它与GDB之间的耦合度尽可能降小。因为像GDB这样的开源软件,更新要比商业软件快。所以为了使GDB的变化不会影响到DDD,在DDD中,GDB是作为独立的进程运行的,通过命令行接口与DDD进行交互。
DDD的运行机理如图1-5所示。它显示了用户、DDD、GDB和被调试进程之间的关系。为了使响应时间变小,DDD和GDB之间的所有通信都是异步进行的。在DDD中发出的GDB命令都会与一个回调例程相连,放入命令队列中。这个回调例程在合适的时间会处理GDB的输出。例如,如果用户手动输入一条GDB的命令,DDD就会把这条命令与显示GDB输出的一个回调例程连起来。一旦GDB命令完成,就会触发回调例程,GDB的输出就会显示在DDD的命令窗口中。

图1-5 DDD的运行机理图

DDD在事件循环时等待用户输入和GDB输出,同时等着GDB进入等待输入状态。当GDB可用时,下一条命令就会从命令队列中取出,送给GDB。GDB到达的输出由上次命令的回调过程来处理。这种异步机制避免了DDD在等待GDB输出时发生阻塞现象,到达的事件可以在任何时间得到处理。DDD和GDB的分离使得DDD运行速度变慢,但这种方法还有很多好处。例如,用户可以把GDB调试器换成其它调试器,如DBX等。另外,还可以在不同的机器上运行GDB和DDD。

1.3.2 DDD调试示例

现在就用DDD来实际调试下面sample.c这段程序,为了节省空间,去掉了所有的注释。

/*********************sample.c*******************/
/*************this example is used to learn DDD**************/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INPUTSTRINGSIZE 5
int n;
int factn;
char resultstring[100];

int getInt()
{
char * inputString;
int inputInt;
inputString = (char *) malloc (MAXINPUTSTRINGSIZE * sizeof(char));
printf("Enter the value:");
fgets(inputString, MAXINPUTSTRINGSIZE, stdin);
printf("You entered %s/n", inputString);
inputInt = atoi(inputString);
return inputInt;
}

int computeFact(int n)
{
int ac***=0;
while(n>1)
{
ac*** *= n;
n--;
}
return ac***;
}

char * buildResultString(int x, int factx)
{
char * resultString = (char *) malloc(100 * sizeof(char));
sprintf(resultString, "The factorial of %d is %d/n", x, factx);
return resultString;
}

void main(int argc, char * argv[])
{
char * outString;
n = getInt();
factn = computeFact(n);
outString = buildResultString(n, factn);
printf("%s/n",outString);
}
首先,使用下面的命令编译sample.c,切记要使用“-g”选项生成调试信息:
#gcc -g -o sample sample.c
接着运行sample程序,输入数值“5”后,可以看到如下结果:
You entered 5
The factorial of 5 is 0
可以看出,上面程序中是有错误的,需要进行调试。输入下面的命令启动DDD调试器,调试这个可执行程序:
#DDD sample
一段时间之后,DDD的主窗口就会出现。找到怀疑出错的地方,在相应的代码上设置断点(在有怀疑的行上单击鼠标左键,然后单击工具栏中的“Break”按钮)。然后单击命令工具栏上的运行按钮或在选单栏“Commands”里选择运行相关命令,如图1-6所示。

图1-6 断点的设置
在控制台中提示符下输入数字“5”后按回车键,就会运行到图3中箭头指示的位置。这时候检查可疑变量ac***的值,在控制台提示后输入下面的命令:
(gdb) display ac***
接着往下单步运行,多次点击工具栏中的“Step”按钮,观察变量ac***的结果。具体参考如下:

(gdb) step
43 while(n>1) {
1: ac*** = 0
(gdb)
44 ac*** *= n;
1: ac*** = 0
(gdb)
45 n--;
1: ac*** = 0
(gdb)
43 while(n>1) {
1: ac*** = 0
(gdb)
44 ac*** *= n;
1: ac*** = 0
(gdb)
45 n--;
1: ac*** = 0
可以看出问题出在ac***上。这时点击命令工具栏上的“Kill”按钮将程序断掉,把初始化ac***的那一句改为“int ac*** = 1;”。重新运行之后,发现结果正确。至此,调试过程完毕。

1.3.3 特殊功能

上面只是粗略地介绍了DDD调试的方法。实际上,DDD还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功能,例如可视化显示数据结构(单个结构体、二叉树、链表等)和绘制数据集等。
图1-7就是按点集绘制的数组sval中保存的数据(首先在源码窗口选中要显示的数组,然后点击工具栏中的“Plot”按钮,即会出现绘制窗口)。用户也可以不按数据点集显示,在弹出窗口选单“Plot”下选择“Lines”,就可以显示成连线段。这个功能非常直观,对于调试程序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图1-7 绘制数据集

DDD包含的内容不止这些,由于篇幅的限制,这里就不多说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果用户想进一步学习,可以参考DDD的用户手册。
1.4 makefile文件的编写
1.4.1 为什么要编写makefile文件
记得在学习过程中曾经看过网上的一则帖子,上面有这么一段话“make 是所有想在Linux系统上编程的用户必须掌握的工具。如果你写的程序中没有用到 make ,则说明你写的程序只是个人的练习程序,不具有任何实用的价”。也许这么说有点儿偏激,但 make 实在是应该用在任何稍具规模的程序中的。下面就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原因。
假设我们有下面这样的一个程序,源代码如下:

/***********main.c****************/
#include "mytool1.h"
#include "mytool2.h"
void main()
{
mytool1_print("hello");
mytool2_print("hello");
}
/*********** mytool1.h ****************/
#ifndef _MYTOOL_1_H
#define _MYTOOL_1_H
void mytool1_print(char *print_str);
#endif
/************mytool1.c************/
#include "mytool1.h"
void mytool1_print(char *print_str)
{
printf("This is mytool1 print %s/n",print_str);
}
/*********** mytool2.h ****************/
#ifndef _MYTOOL_2_H
#define _MYTOOL_2_H
void mytool2_print(char *print_str);
#endif
/************mytool2.c************/
#include "mytool2.h"
void mytool2_print(char *print_str)
{
printf("This is mytool2 print %s/n",print_str);
}
当然由于这个程序是很短的我们可以这样来编译
gcc -c main.c
gcc -c mytool1.c
gcc -c mytool2.c
gcc -o main main.o mytool1.o mytool2.o
这样的话我们也可以产生main程序,而且也不时很麻烦.但是如果我们考虑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们修改了其中的一个文件(比如说mytool1.c)那么我们难道还要重新输入上面的命令?也许你会说,这个很容易解决啊,我写一个SHELL脚本,让她帮我去完成不就可以了.是的对于这个程序来说,是可以起到作用的.但是当我们把事情想的更复杂一点,如果我们的程序有几百个源程序的时候,难道也要编译器重新一个一个的去编译?
为此,聪明的程序员们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工具来做这件事情,这就是make.我们只要执行一下make,就可以把上面的问题解决掉.在我们执行make之前,我们要先编写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Makefile.对于上面的那个程序来说,可能的一个Makefile的文件是:

# 这是上面那个程序的Makefile文件
main:main.o mytool1.o mytool2.o
gcc -o main main.o mytool1.o mytool2.o
main.o:main.c mytool1.h mytool2.h
gcc -c main.c
mytool1.o:mytool1.c mytool1.h
gcc -c mytool1.c
mytool2.o:mytool2.c mytool2.h
gcc -c mytool2.c
有了这个Makefile文件,不过我们什么时候修改了源程序当中的什么文件,我们只要执行make命令,我们的编译器都只会去编译和我们修改的文件有关的文件,其它的文件她连理都不想去理的。

1.4.2 makefile的基本规则

既然makefile文件这么重要,那么就让我们一步步来学习makefile的一些知识首先我们看一下makefiel文件的结构。Makefiel文件里主要是有关哪些文件(‘target’目的文件)是从哪些别的文件(‘dependencies’依靠文件)中产生的,用什么命令来进行这个产生过程。有了这些信息,make会检查磁碟上的文件,如果目的文件的时间戳(该文件生成或被改动时的时间)比至少它的一个依靠文件旧的话, make 就执行相应的命令,以便更新目的文件。(目的文件不一定是最后的可执行档,它可以是任何一个文件。)
makefile 一般被叫做“makefile”或“Makefile”。当然你可以在 make 的命令行指定别的文件名。如果你不特别指定,它会寻找“makefile”或“Makefile”,因此使用这两个名字是最简单的。
在Makefile中也#开始的行都是注释行。Makefile中最重要的是描述文件的依赖关系的说明。一般的格式是:
target: components
TAB rule
第一行表示的是依赖关系。第二行是规则.比如说我们上面的那个Makefile文件的第二行main:main.o mytool1.o mytool2.o表示我们的目标(target)main的依赖对象(components)是main.o mytool1.o mytool2.o
当倚赖的对象在目标修改后修改的话,就要去执行规则一行所指定的命令.就象我们的上面那个Makefile第三行所说的一样要执行 gcc -o main main.o mytool1.o mytool2.o
注意规则一行中的TAB表示那里是一个TAB键,若缺少系统则会提示错误“***missing separator.stop”,这是许多初学者容易忽略的地方,要注意!

1.4.3 makefile 变量

上面提到 makefiles 里主要包含一些规则。它们包含的其它的东 西是变量定义。
makefile 里的变量就像一个环境变量(environment variable)。 事实上,环境变量在 make 过程中被解释成 make 的变量。这些 变量是大小写敏感的,一般使用大写字母。它们可以从几乎任何 地方被引用,也可以被用来做很多事情,比如:
1.贮存一个文件名列表。在上面的例子里,生成可执行文件的 规则包含一些目标文件名做为依靠。在这个规则的命令行 里同样的那些文件被输送给 gcc 做为命令参数。如果在这 里使用一个变数来贮存所有的目标文件名,加入新的目标 文件会变的简单而且较不易出错。
2.贮存可执行文件名。如果你的项目被用在一个非 gcc 的系 统里,或者如果你想使用一个不同的编译器,你必须将所 有使用编译器的地方改成用新的编译器名。但是如果使用一个变量来代替编译器名,那么你只需要改变一个地方,其 它所有地方的命令名就都改变了。
3.贮存编译器旗标。假设你想给你所有的编译命令传递一组 相同的选项(例如 -Wall -O -g);如果你把这组选项存 入一个变量,那么你可以把这个变量放在所有呼叫编译器的地方。而当你要改变选项的时候,你只需在一个地方改 变这个变量的内容。
要设定一个变量,你只要在一行的开始写下这个变量的名字,后 面跟一个 = 号,后面跟你要设定的这个变量的值。以后你要引用这个变量,写一个 $ 符号, 后面是围在括号里的变量名。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其作用和gcc –Wall –O –g test test.c是一样的:

……
CFLAGS = -Wall -O –g
……
gcc $(CFLAGS) test test.c
……
Makefile有三个非常有用的变量.分别是$@,$^,$<代表的意义分别是: $@--目标文件,$^--所有的依赖文件,$<--第一个依赖文件.
如果我们使用上面三个变量,那么我们可以简化我们的Makefile文件为:

# 这是简化后的Makefile
main:main.o mytool1.o mytool2.o
gcc -o $@ $^
main.o:main.c mytool1.h mytool2.h
gcc -c $<
mytool1.o:mytool1.c mytool1.h
gcc -c $<
mytool2.o:mytool2.c mytool2.h
gcc -c $<

1.4.4 makefile 函数

makefile 里的函数跟它的变量很相似——使用的时候,你用一个 $ 符号跟开括号,函数名,空格后跟一列由逗号分隔的参数,最后用关括号结束。例如,在 GNU Make 里有一个叫'wildcard'的函 数,它有一个参数,功能是展开成一列所有符合由其参数描述的文件名,文件间以空格间隔。你可以像下面所示使用这个命令:
SOURCES = $(wildcard *.c)
这行会产生一个所有以'.c' 结尾的文件的列表,然后存入变量 SOURCES 里。当然你不需要一定要把结果存入一个变量。
另一个有用的函数是 patsubst ( patten substitude, 匹配替 换的缩写)函数。它需要3个参数——第一个是一个需要匹配的式样,第二个表示用什么来替换它,第三个是一个需要被处理的由空格分隔的字列。例如,处理那个经过上面定义后的变量,
OBJS = $(patsubst %.c,%.o,$(SOURCES))
这行将处理所有在SOURCES字列中的字(一列文件名),如果它的结尾是'.c',就用'.o'把'.c'取代。注意这里的 % 符号将匹配一个或多个字符,而它每次所匹配的字串叫做一个‘柄’(stem)。 在第二个参数里,%被解读成用第一参数所匹配的那个柄。
好了,我们的Makefile也差不多了,如果想知道更多的关于Makefile规则可以查看相应的文档。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