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高峰对话:优化IT 管控风险的解决之道

2010-05-28 16:56 148 查看
和讯保险消息 由计算机世界报社和中科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中国保险IT应用高峰论坛于2009年06月12日-13日在北京昌平拉菲特城堡酒店举办。和讯网保险频道作为此次论坛的互联网支持媒体,获得授权发布此次论坛的相关资料。

  以下为高峰对话实录(此为现场速记,未经演讲者本人确认)

 孙定(《计算机世界》报社总编辑):各位嘉宾请坐,我们时间紧张,争取多聊几句,每个观点每一句话大家都很有收获。我们闲话少说,直接切入正题。今天大会的主题优化IT,管控风险,刚才左总把内控的基本规范和业务系统做了非常精辟地阐述。《基本规范》的问题,不管要求什么时候正式开始执行,本来就是7月1日,方向是必然的,不管它早一天还是晚一天,我们现在都到了这个阶段,都必须要做这样的事儿了,这是一个不能再回避,不能再拖延的问题了。今天想请来自保险公司的各位老总,你们怎样看内控的基本规范,在基本规范的要求下,我们各自的保险公司做什么样的应对,特别是技术系统面对什么样的问题,我相信各位都有很多高见。刘总先请!

  
  刘安林:非常高兴今天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各位在一起交流一下,很抱歉,上午的活动我还在西安出差,没有能够全程参加,结合我刚才进来听的情况,和孙定刚才问我的问题,好在中国人寿大家都比较清楚,我们在03年股份制技术以后,在美国上了市,因为在美国上了市,所以惹了官司,也因为惹了官司也赶上404条款的遵从,因为有了404条款的遵从,也使我们比较早地在中国保险企业里推行COSO全面风险管控体系。

  
  更多关于《规范》的详细内容,我看左春理解得比我们深入得多,刚才听他精采地把五部委推行的控制风险的规范和我们所要建立的IT系统能够对接起来。借今天这样的机会,回应孙定刚才问的问题,我们实现COSO以后,对于如何推动公司的IT建设,或者公司IT建设和COSO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我想谈实践完以后的几点体会:

  
  第一,无论是COSO还是《基本规范》对我们公司风险能力和管控水平进行一个检验,也正因为这个很好的检验工具和方法,所以才给我们这些从事IT的人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和平台,来展示我们怎么通过IT的有效防范和控制,来加强企业规范报告能够通过第三方独立审计师审计以后出现无保留意见。给我们IT人更多的机会。

  
  从我们自身的实践经验来看,应该讲,对于进一步推动我们在IT公司中间的地位,甚至有些项目更加规范地实施也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比如最近实施了ERP系统,我们选的是SAP,今年四月份我们中国人寿全线用SAP替代了我们原来的财务系统。在这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就是考虑到将来要遵从相关的规范,所以,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间,第一次把企业内部风险和内控合规部门参与大我们整个项目中,从项目计划的制定,项目的执行到项目的实施,以及到项目竣工验收,全过程全流程请他们参加,同时我们也请了普华永道,因为普华是我们的独立审计师,全流程参与到我们这个项目实施当中,以便于我们下一步出具企业风险管控报告中知道我整个实施过程是怎样的过程,事实的结果是什么样的结果。概括起来讲,我的结论是,无论是推行COSO还是推行五部委的风险规范,应该讲都给我们这些从事IT行业的人提供更好的平台展示自己。我很期待这样的《规范》能够尽早出台,否则做IT的人在企业内部作用不能被真正显现,所以,我们永远是在做后端。希望大家能借这个《规范》的出台给自己找到更多的机会,也给自己的团队找到更多的机会。谢谢!

  
  孙定(《计算机世界》报社总编辑):精彩!机会来了。下面请光大的刘总给我们谈谈。

  
  刘东煜:我本人进入我们保险行业也不算太短了,来了之后有一个直接的感觉是控制,法规法规方面,觉得真的很多,各种各样法的要求,规定的要求,指引的要求报告的要求,检查的要求非常多。我们能对付这个要求,比干活的人还多。可能我们现在确实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从行业角度、各公司角度都在探索,也希望在发展过程中尽量规避整个行业风险,可能从整个政府角度考虑。左总刚才也谈到了这一点。

  
  要求非常多,但对所有的公司,毕竟我们的起点,经历的李琛还是有一点区别的,人寿上市了,规范要求特别高,对中小公司来说,成长历程还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一下子要求我明年上市,按COSO要求去做肯定死定了,没戏。用左总的话,最重要的是这些指引、法规在概念层面,给我们一些指导,主要还是我们体会风险,认识到现阶段我们自身风险点在哪儿。我们能做的,最近也做的比较多的事情,就是从公司各个层面上,能够真正理解什么叫真正意义的风险,去有一个合理的判断。至于怎么发现风险之后规避风险?这个角度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是认识上的问题。这是我的认识。

  
  孙定(《计算机世界》报社总编辑):光大内控管理规范是不是思想、理念在我们工作当中有所贯彻?特别是IT系统建设上有所考虑呢?

  
  刘东煜:可能我们借了一点儿股东方的优势,我们有一方股东方是加拿大方,他是上市公司,加上双方合作的时候有一个协定,想在技术方面或者内控方面遵从更多,或者采取更多它的实践。这方面也走了一些快捷的路,照搬了一些东西,但也发现这两年完全照搬,目前的发展阶段我们还做不到,也在调整。这是实际情况。

  
  孙定(《计算机世界》报社总编辑):下面我们请现代的姜总给我们说两句。

  
  姜尚佑:大家好,我是韩国现代财产保险公司总经理姜尚佑。去年我也参加了这个会议,今年来到这里,很多朋友在这里见面,我非常感谢,也是非常荣幸的一天。上次他们说你们说的中国话和新疆的方言很像。我这里努力学习以后,终于来到了这里。

  
  我说一下我在韩国的经验,大概1999年开始,1999—2001年很多保险公司和银行都是一样的,金融方面的,那时候我们不能回家,只能作公司工作,完成我们的目标。2000年,和中国保监会一样,韩国金融监督委员会也发布了监控风险,这样大家都知道了,我们过了三年,很多东西已经开发了,但重要的把关和风险监控系统很少,那时候很多问题发生了,比如客户的信息,公司你也不知道,或者其它外面的厂家、呼叫中心都知道,所以,很多客户投诉,说为什么我的信息被别的公司知道了,他们给我打电话,这是什么问题。所以,金融方面的保监会他们发布了一个信息,做风险监控系统。因此,2000年一季度我们金融委员会发布以后,我们讨论了,最后这是很麻烦的事情,工作人员不多,我们聚在一起进行讨论。最后获得了这方面的结论。2000年开始我们的网络方面,2004年我们做完了服务器和网络覆盖的事情都做完了。2005年以后我们做客户端的很多事情,我们公司1.5万名员工觉得很麻烦,他们觉得文章里有些东西做不到,也把一些东西发给总经理。2006年的时候,觉得这个文件有问题,不好,要让我们执行,按照保监会的规范要求执行。

  
  技术方面,我们的软件可以支持,但我们公司里的员工的思维非常重要,员工都重要这个一定要做,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做得快一点,我们的合作也没有什么问题。我感觉中国很长时间,很多系统开发了,现在流行一个观点,我们要客户角度。以前韩国监控风险和客户满意度都进行了重视。所以,大家今后可以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工作。谢谢!

  
  孙定(《计算机世界》报社总编辑):谢谢江总,韩总给我们介绍内控制度规范建设方面很麻烦,很不容易。上市企业合规、内控是大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全球性大的趋势,整个管理、监管水平在提高,尤其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完全问题提高到新的高度,这是大势所趋,必须要做的。在基本规范里,刚才左总说的很明确,合规是一个大的概念,对整个企业的运行、运维各个方面都有要求,但信息系统是支撑的系统,如果没有这个支撑,因为所有的业务系统都在信息系统之上。在很大的程度上,《基本规范》折射成对信息系统很强的要求。

  
  在信息系统建设里,有很多新的问题,往往是我们要开发新的业务,要不断地采用新的技术,我们还要合规,我的理解,转到了今天的主题就是“优化IT”,“优化”这两个字是往哪个方向优化的问题,是目标的问题。

  
  根据我们业务来看,有技术的问题,合规的问题,有开发应用新技术,带来新业务增长的问题,或者降低成本的问题。我想请教来自厂商的几位老总,对于我们保险企业来讲,在现在大的环境下又要节省成本,又要开发新业务,又要合规,我们优化IT系统应该怎么来做呢?请B…的刘总给我们介绍一下。

  
  刘安林:它是一个工具,也给我们企业提高生产率,优化我们的流程,最终的目的是提高我们且的竞争能力。BlackBerry是全球最好的移动解决方案、全球最好的解决方案,它有一个目的,为流动的企业专家,领导、销售,经常在外,不在办公室的提高生产力。我们有很多的调查,采用这样的移动方案能提高多少生产力呢?好几个调查显示,基本上每天能把零碎的时间有几个小时的节约,团队的凝聚力或者团队的亲和力能提高38%,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保险公司很多需要跟外面接触,国外很多保险使用了移动结案方面,还有国内一些保险公司在使用BlackBerry的解决方案,但风险相对来说比较大,在外面不能够进行管理,尤其刚才刘总也说了,我们是上市公司需要符合市场和证监会的规范。我们厂商不仅要提供方便,也要提供安全的产品。这不仅是提供安全通道的位子,还要适合企业的安全规范,也就是说,我们企业在指定安全策略的时候,这个解决方案能有东西帮助解决。黑莓为什么作为企业IT系统提供保护呢?第一,它不是随便提供防火墙的端口,防火墙端口是一个大的漏洞,黑莓是单向性的,对外看不到。第二,由于移动的特性,手机很容易遗失,要求里面的数据你要求的它不能读出来,所以公司要求手机终端数据在密码读错的情况下把内存清除了,或者把内存拿出来单独读一个Byte。第三是可管理性,手机是一个终端工具,在办公室看上网系统和用笔记本是一样的,需要的是一个可管理的器件。我们企业里有100多项围绕企业管理的手机,企业可以对每个手机进行管理。企业提高效益不是牺牲安全性和提高风险,而是厂商提高生产力和效益的同时能保证这个东西是安全的。

  
  孙定(《计算机世界》报社总编辑):刘总在黑莓手机在提高客户方面、安全方面很多先进的特性。Aspect公司是做统一通讯的,统一通讯角度来讲,保险公司优化IT需要什么东西呢?

  
  马骏驱:我原来来自保险行业,原来在新加坡、加拿大保险行业,一季度做通讯、客服部分,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加拿大恒兴保险。我刚从学校出来,进这个公司他们问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保险?我把课堂上念的一大堆东西给他听。他说你说的太复杂了,他说一个词,保险就是理赔。我就不明白了,我说为什么呢?他说其实我们再看清楚一点,我们保险希望有长期的客户,和客户建立长期的信任,如果不做好这一点就有很大的问题,做其它的也很难。

  
  他给我一个概念,那么多年过去,我们做IT优化发现,前段时间我们说的是内部系统数据和业务问题。慢慢我们开始往外,看CRM系统,不仅看内部系统,也看外部沟通怎么做得更好。我们Aspect是做统一通讯做得很好的地方。

  
  你要问我统一通讯产品怎么帮助到IT优化,帮助降低风险。合规如果能做得更好的话,有几个部分,我认为COSO是非常规范的系统,我接受的是国外的教育,但回到中国十年了,慢慢发现中国很多了不起的地方,其中一个是中药。

  
  我为什么说中药呢?系统定的好不好是另外一个事情,如果外部系统做得好的话,风险可以规避。对内对外沟通要更加畅通、畅顺的话,我们平常会降低风险。第二流程要非常简单。第三要在对的地方对的人服务我们的客户。我们如何优化沟通,让沟通更间,客户打电话来问一些理赔的问题,我们第一通电话就可以解决他的问题,比如我在台湾南山人寿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个问题,所有开设超过两年的保单,要是第三年有人打电话问问题,我们保单都送去化验了。在台北我们要七天时间调保单相关资料,效率非常低,流程要简化,很容易可以找到专家,跟后台专家随时通讯,这是通讯的魅力,是我们统一通讯做得比较好的原因。还有风控,无论用QQ还是MSN或者电话跟公司通话的时候,要能管理好,每个一个专家前台、后台连在一起解决沟通的问题,做得好的话,风险就可以规避,这是我们在IT优化来说,眼光慢慢从ERP内部慢慢往外延伸的特点。

  
  孙定(《计算机世界》报社总编辑):刚才刘总、马总从移动、通信角度谈到IT优化的问题。我突然特别有兴趣,IT公司老总们怎么看优化的问题,因为来自不同保险企业的老总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刘总,您对IT优化最关注的是什么问题?

  
  刘安林: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站在IT角度去看企业IT风险主要在哪些方面。今天我有一个机会跟大家分享我的观点,然后看关注点在什么地方,再来回答孙定的问题。

  
  这段时间我跟大家探讨的结果,我总结了一下,站在一个IT决策者的角度去看一个IT企业的风险,主要是六个方面:

  
  1、第一个风险主要来自于治理不到位的管理风险(IT角度),我个人非常同意刚才左春讲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过程中谈到,渐进性和系统性。刚才无论是黑莓还是马总,都讲了很多国外的经验,但的的确确,我个人的观点,我跟他们不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看我们自己的风险,我认为第一个风险来自于治理不到位带给我们的管理风险。这几年的工作中间,我非常注重加强IT管理制度。

  
  2、资源不到位所带给我们的运维风险,我们有很多风险,刚才谈到合作伙伴,怎么样给我们一些建议,优化IT,其实我们看中怎么有话跟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我们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我经常跟供应商讲,我想用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儿,你是想挣最多的钱尽量少干事儿,这就是一个矛盾。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资源不到位确实给我们产生了很多运维的风险。

  
  3、人员不到位给我们带来的道德风险。今天我没有看到平安的人,实际上我们在座的任何一家保险公司,中国人寿是一家很大的公司,但IT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好在我们会跟众多的厂商进行合作,比如中科软,用他们的力量来弥补我们的不足,但坦率地讲这确实有风险,因为厂商的流动会带给我们更大的风险。

  
  4、教育不到位再给我们的素质风险。今天我们讲新技术的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国外也在培养成熟的消费者,他把消费者分成聪明的消费者,自愿消费者和自主消费者等等。我们内部经常讲IT应用不到位其实是我们的用户不成熟,我们说的用户是内部用户,不是外部用户。

  
  5、认识不到位带来的决策风险。前面几位厂商都在讲CIO,实际上谈筛讲你给我们信息技术部总经理一个非常高的称谓,但实际深他们没有相应的权力,做不了他们想做的事情,我也呼吁媒体,你们在叫我们这些信息技术部门总经理CIO的同时给他们一个生态,让他们真正成长,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的CIO机制,有决策权的机制,这样风险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6、环境不到位带来的技术风险。这一点可能更多与厂商有关。

  
  概括起来讲,我对风险是从这么几个方面看,至于如何优化IT降低风险,我刚才讲了,我们遵从的是COSO框架体系,在COSO框架体系下,结合我们IT架构,在不同方面遵从不同的标准和规范,用不同的标准、规范和制度,以及工具和平台控制我们内部的风险,管控我们内部的风险。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介绍,欢迎有兴趣的各位保险同仁,也欢迎各位厂商到我们中国人寿去看一看,我们也在不断地变化,在渐进过程之中。谢谢!

  
  孙定(《计算机世界》报社总编辑):谢谢!IT优化,是按规范、法规的要求进行优化,很鲜明。

  
  刘东煜:大刘总前辈讲的太好了,我讲的稍微粗浅一点,也没有从事过这么长时间的工作,在我看来,IT的优化,我们不是CIO,因为我们没有那个“I”的位置,多数还是在“T”。大部分情况下,一谈到信息两个字,任务就跑到IT负责人这儿来了,实际上很多信息不是我们能控制或者管理的东西。这是整体认识层面的差异会对我们的定位或者我们所能从事工作错误定位的问题。

  
  在我看来,优化IT,从“T”的角度还是三个方面,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第一,核心,技术服务部门提供工具和服务,我们还是要尽量想把技术资产投入发挥到最大的效用,刘总也提到教育不到位可能造成的素质上或者资源浪费的风险。这是最起码的现有资源的再利用,再开发的问题。也适用于我们没有新投入的状况,我们技术部门负责人、厂商、集成商能不能用更有创造性的方法,并不是简单讲我们又有一个新产品,新方案了,这个新产品,新方案怎么在我现有体系架构之中帮我发挥真正的作用和价值。如果这样能替我省掉,我花肯定没有问题,这是很简单的算术平衡在里面。

  
  第二,治理。或者我们自己政策、体制、制度方面的问题。我就不谈太多。有一点我想讲,在治理过程中,我个人比较推崇的是拿来主义,我们小,也(发展得)晚,经验也不多,人家好的我们就拿来,看看差不多就试一试,试的不行了再调一调,改一改,公司小,变的也快,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动荡。所以,我们制定自己的管理策略、制定策略会有一个学习再学习,消化的过程。

  
  第三,人员、组织机构。不管什么样的团队,作为IT组织也好或者作为公司整个组织也好,组织的发展,人员的发展一直是不断循环的问题,做技术经理或者CIO也是在谈人的发展问题,和人事部的决策很多层面上是一样的,我们在里面都是人事负责人。真实性定义现有的IT资源,现有的研究人员、开发商、厂商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危机情况下不能再招人,反而好像减的越多越好。我们人员怎么转移知识和技能。在整个IT层面治理发展、技术提升发展如何提升各个环节,有一些环节不是没有人去做,而是怎么定位去做。

  
  孙定(《计算机世界》报社总编辑):两位刘总有共鸣,说的问题有共性,姜总你有什么意见?

  
  姜尚佑:关于两位刘总的意见我完全同意,厂商一定要适应公司的需要进行开发,而且素质也要提高。今年下半年其它开发公司,经纪公司的各位领导们一定要记住,这样的监控风险非常重要。今年有金融危机,风险控制非常重要,大家请注意一下。

  
  孙定(《计算机世界》报社总编辑):刚才两位刘总都提到了用户和厂商之间的关系,用户是想尽量少的钱办尽量多的事儿,厂商跟这个想法。这等于是一对矛盾的共同体。请问马总,与用户的合作中,您有什么样的见解,大家一起共赢。

  
  马骏驱:每个地方大家买地方都有同样的感觉,大家买东西会探讨是贵了还是便宜,关键是看花多少钱拥有这个价值。说贵与不贵是价格的东西,但贵和不贵最终是价值和价格的比较。如果我是买东西的人,买了这个东西不管这个东西多少钱,买来以后感觉比付这个价钱更值,不管什么价钱买了都会觉得合算。

  
  从厂商角度我觉得有两点要对用户需要一起沟通,尤其各个企业的IT部门和厂商是在一起的,主要是为行业和公司业务服务,而不仅仅是IT公司,作为厂商,价值一定要和用户体现出来,这个能在用户这儿用得上就用,用不上有撤,并不是说这是好的技术就在所有地方都用。厂商也要有生态环境,而不是厂商自己做一点什么东西。因为每个厂家如果做得专的话可以做得好,但很难满足用户的很多需求。厂商和厂商之间,和企业IT部门共同为这个企业解决一些业务问题来服务,整个项目过程,最终的结果是我这个公司的业务获得发展,CEO高兴、CIO高兴,厂商也高兴。我们公司是按这个方向与企业合作和其它厂商合作。

  
  孙定(《计算机世界》报社总编辑):如果用户最终的最终目标实现了,满足客户目标和客户要求,就是客户和厂商的共赢。

  
  刘征宇:有些时候是钱可以计算出来的,这个用了多少钱,那里节约多少钱。有的东西是花了这么多钱,没有办法用价格衡量,或者是大家满意度提高,客户更有精神了,客户的业务价值增加了会更好。我自己也是IT产品的用户,不是任何一个新的东西我都拿来用,有时候这个东西非常好,但只适合某一部分。我们的心态,我们是这个产业链里的一部分,希望能和很多的厂商,包括用户那一端的合作来提供服务。

  
  孙定(《计算机世界》报社总编辑):这个大的方向肯定是正确的,但实际运作当中,还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刘征宇:我多举一个例子,比如你有一个无线的东西,跟厂商那里讲我们有一个无线解决方案,他会说你是不是重起炉灶,实际上和以前是一样,重新把这个东西做起来。我们和世界500强,中小企业但凡合作,都有一个Internet,内网的IT,希望把原来的系统做得更好,而不是把原来的系统去嗲。我关键的信息业部愿意让更多人知道,比如有一家IT公司给我们做CRM系统,可以涉及到关键系统,并不是说黑莓来了让他知道这个关键系统,其它厂商来了也让他知道关键系统。这对IT企业来说是很头疼的事情,原来接触关键系统,来把企业从内网扩展到外网,扩展到移动,借这个例子,既考虑到对信息的敏感性,也考虑到企业原来的投资,这样来和企业、其它合作伙伴的合作。

  
  孙定(《计算机世界》报社总编辑):请马总谈谈与用户之间合作的心得体会。

  
  马骏驱:刚刚刘总说了,很多时候我们希望在一个单子里把所有的钱都赚了,这个心态是非常不好的,有时候也是国内经太激烈了,大家都往这个死胡同里转。以前中国IT架构里有误区,我们整个投资回报模型有时候是非常不清楚的,我原来有一个保险客户,每天手工打电话做销售,每天做的事情大概能跟70个客户去接触,已经是非常好的了,中间有一定承担的比例。用了我们那个系统,同样一个人,他可以跟180个客户接触到,有一个非常大的提高。另外一个厂家只能做到120—130个,有一定的提高,但不够,但产生只有一半的价钱,他们说你一半的价钱,差不多我就买你的,我说你用他的产品每天都在赔钱,你用我的产品,每年会有更多的客户,有更多的收入,在现在快速增长的市场,总体投资规模是很重要的一点。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去年搞营销保险的部门是200个座席,三年里发展成2000个座席,去做电话营销。

  
  我作为一个厂家,希望很快能在他身上赚到钱,后来我没有给他带来非常好回报的话,你认为从200座席扩容到2000个座席以后还会不会找我呢?所以厂商和客户是长期共赢的局面。在我职业生涯里很多都是我们十几年的客户,双方要建立共赢的局面。

  
  孙定(《计算机世界》报社总编辑):马总这边供需双方处成多年的朋友。

  
  刘东煜:和客户合作,如何从纯买卖的关系发展到共同合作的关系。这是创新的发展,并不是我一次性买你的东西,不管软的还是硬的,以MA或者别的形式体现出来,在国内保险集成厂商不知道有没有过这样的探讨,只是一种形式。有没有交付方式上因为探讨。

  
  孙定(《计算机世界》报社总编辑):开始谈到了实质性的问题,时间不够非常遗憾,其实可以讨论的话题很多。左总我一直没让他说话,左总一张纸上写了很多图。我们捧捧左总,不把它看作中科软的老总,而是看作一个学者,或者一个专家。今天来自企业厂商、保险公司的老总,谈到了今天论坛的相关话题,最后我们请左总做主题发言!

  
  左春:要先优化IT这个事儿,要先说清楚这个事儿,要把操作模型、系统文件做好。优化过程有些是通用性规律,有些是专用型规律,通用性规律我们发现被有专长的人做了,就是现在的产品供应商。专业性规律方面,实际上是开发商和客户形成了定制系统,就是我们共同发现了这个规律,像刘总刚才说的,要让它到位,我们知道这个问题,知道这个规律,但我们要对人的思想,资源的调用要到位,才能最后把这个规律实现,这样对IT进行优化。

  
  我想谈谈甲乙双方的看法,比如定价,我卖产品和服务有定价的看法,我们有两种基本原则,一种是价值原则,还有一种原因是成本原则,从我们的经验来看,我们怀揣着价值原则,但现实我们还是以成本原则为主体,因为我们认为自己还在发展过程中,还不成熟,所以以成本方式进行比价的。但对国外很多厂家来说是产品化的东西,更倾向于价值,因为定价也是基于市场考虑的。

  
  通过我们跟客户合作过程中也发现,中科软做的是偏低价的做法,企业有极低成本运作的能力。沃尔玛是世界上规模发展最大的一个企业,但低成本运作做得非常好。我们不是恶意竞争,是把自己的成本降下来。这包含很多东西,比如我们的房租很低,可能有些领导、市委书记要来看,院长要来看,说太寒酸了,我说现在世道变了,不用怕,因为我们是低成本竞争。我们也不希望说中科软发财了,显得中科软不厚道,中科软就是以相对比较低的价格满足用户的服务。

  
  孙定(《计算机世界》报社总编辑):我们时间严重超市了,在短短及时分钟,我们在优化IT,管控风险谈到了方法论的问题,哲学的问题,谈到职业生涯,谈到了做生意,做朋友,谈到了韩国,谈到了媒体,达成了共识,大家都谈得面带笑容。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相信大家都很多感触,意犹未尽!谢谢大家!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