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免费杀毒软件杀不出美好未来 推荐

2010-05-24 22:36 411 查看
安德森的那本《免费,商业的未来》,和《长尾理论》一样,在国内互联网领域,掀起了巨大波澜。他的这一理论之所以得到广泛认同,是因为免费模式,在中国互联网领域,有过超级成功的先例。
最著名的事件,无疑是淘宝完胜易趣一役,后起之秀淘宝利用免费这一利器,短短时间内打得易趣既无还手之力,又无招架之功,最后只能拱手让出C2C的大好江山,束手就擒,俯首称臣。之后,这一玩法,在网游领域流行开来。巨人、盛大先后以免费为噱头,将网游的商业模式从CPS转换为CSP,而且,史玉柱也确确实实依靠这一杀手锏,一举杀进网游第一阵营,赢得滚滚财源,并且,再次跻身IT行业顶级大佬之列。
再后来,互联网顽主周鸿祎把这一模式带进了安全软件领域,这下子捅了马蜂窝,麻烦惹大了,那些原本活得有滋有味的安全软件公司群起而攻之,希望掐死周鸿祎这个搅局者,起码把他整个半残,可是周鸿祎好像不在乎,他很享受这种行业公敌的感觉。作为流氓软件鼻祖,他利用这种腹背受敌的氛围,一夜之间把自己包装成了正义的化身和慈善家,他已经习惯于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斗士,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牛逼哄哄的样子,现在,他又给自己涂了一层亮丽的保护色。
可是,对这个主,你不服不行,不管怎样,他的360在很短时间内就整得风生水起,广告都打到央视了。周鸿祎的战略意图很清晰,就是借助免费,迅速抢占用户桌面,抢占互联网终端,然后,再依据长尾理论,寻找增值服务的空间。第一个目的,他无疑做到了,360在互联网用户中,现在声名显赫,几乎是无人不晓,可是,第二个目的,关于赢利模式,好像还不是很成熟,不是很坚实。360的进入,把四平八稳的杀毒市场搅得不得安生,一番口水仗之后,金山等公司也纷纷跟进,推出自己的免费产品,正面对抗360,由此,安全软件领域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混战不止。
现在,360安全卫士创始人傅盛在沉寂了一年多后,也开始觊觎杀毒市场,而且,采取的策略一样是免费。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互联网领域所有的所谓免费模式,都是一种策略和手段而已,当用户规模达到一定数量级,自然会千方百计的变着法子从用户身上揩点油,免费从来就是一个诱饵而已。
现在,由360引发的这场杀毒市场的免费大战,已经有些春秋无义战的味道了,从最初的口水战,到最近不断曝出的互相强力卸载,已经让这场混战开始变质,用户成了被绑架和消费的对象,这必须引起参战各方注意。而且,这些抱着和周鸿祎一样商业思维的杀毒大佬们,是否意识到一个问题,依托免费拿到的市场,同样有可能被后来者以相同的方式拿走。
因为,杀毒软件和C2C网站不同,和网游不同,杀毒软件更多是一个后台程序,和C2C网站相比,它的产品提供者只是一个生产商,而且产品线也十分有限,不像C2C网站,成千上万的店主和数以亿计的商品,这种特点,使得淘宝依靠免费取胜后,构筑起了足够的壁垒优势,后来者在C2C领域很难再复制这种成功;而和网游业相比,玩家对于一款游戏的黏性,远远超过互联网用户对一款杀毒软件的黏性,两者不具可比性。而且,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是,开发一款免费杀毒软件的成本,要远远低于推广一个C2C网站,或者一款网游,杀毒软件的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都不算高,所以,依靠免费拿下的杀毒市场,如果不能迅速建立品牌号召力和用户黏性,很快就可能面临着新的有力挑战,而优胜者也极有可能很快败下阵来,被后来者所取代。
所以,笔者认为,免费模式在C2C领域,在网游领域,能够取得成功,但是,在杀毒软件市场,却未必能够谱写传奇。(陆建国)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