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感兴趣的公司文化和领导魅力

2010-05-02 01:58 253 查看
SAP公司于1972年在德国创立。五位创始人(Dietmar Hopp, Hans-Werner Hector, Hasso Plattner, Klaus Tschira, and Claus Wellenreuther)于德国曼海姆初创时的公司名为Systemalyse und Programmentwicklung,后根据Systeme, Anwendungen und Produkte in der Datenverarbeitung ("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将公司名称缩写为SAP。
  SAP它代表着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最优秀的软件设计。世界五百强中有超过80%的公司使用SAP。中国的大型国营、民营企业90%使用SAP。产品阵线齐全,覆盖从大型、中型到小型企业规模的各种解决方案。

在网上找到一些职场评论员对SAP公司人才观的评论:


SAP:注重发展潜力,不在乎学历学位


  德国SAP公司成立于1972年,发展迅猛,很快成为全球第四大独立软件供应商,也是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1998年1月1日,SAP北京开发中心成立,在上海、广州等地设有分公司。SAP看重于一个人的素质潜力,因为在SAP看来,技术和知识都是可以经过实践来获得的,而人员的素质、品德是与生俱来的,与学历的高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影响一个人的工作表现的并不仅仅是学历和技术,工作的态度和敬业精神以及对企业的忠诚等,对员工个人的工作表现,对整个企业的影响,往往更重要。所以,SAP在招聘员工时并不在乎对方现有的学位和文凭,而更在乎他还能吸收多少新知识,还能提高多少,只要有这个空间,进入SAP之后,经过培训、学习以及具体企业文化的熏陶,成长就有可能。

接下来感受一下SAP公司的领导者:

孔翰宁(Henning Kagermann )德国软件公司SAP首席执行官

MBA智库百科中对他的评价:

沉静斗士

  21年前,还是物理学家的孔翰宁被SAP创始人哈索·普拉特纳招进SAP时,几乎就是被作为一个接班人的角色来培养。1991年年初,年轻的孔翰宁加入了公司执行董事会。又过了7年,这张管理层的“新面孔”就成了公司的联席主席。

  50多岁的孔翰宁属于“沉静一派”,脾气非常好,而且总是面带微笑,这两年IT不景气时,软件业和IT咨询业受到欧洲不少专家、学者的质疑,他们纷纷 向孔翰宁提出不少尖利的问题,孔总是从容应对,并报以微笑。但据此就认为孔翰宁容易对付,那就大错特错,在其职业生涯中,孔更像一个乐于挑战艰难的斗士。



“我不相信任何管理哲学”

  “谈到个人管理风格,我不相信任何管理哲学。”在《财经时报》问及他的管理风格时,孔翰宁的回答出人意料。

  “一个人的管理成功也没有什么普遍的秘密所在。我个人对管理有三个宗旨:第一个就是凡事要做到非常尽力、敬业、专注,一件事情开始就一定要把它非常尽 心尽力地完成;第二点,不要害怕或惧怕任何挑战和困难;第三,不是硬性的管理,而是用心的理解一件事情。很多事情自己本身刚一开始不一定知道得很清楚,但通过研究、钻研,可以把这件事情搞清楚,得出结论。这三点是我自己本身从管理当中总结出来的。”

  孔翰宁上大学读的是物理专业,他刚加入SAP公司时,自己想去做后勤模块研发,却被安排去做财务模块研发。此后的经历让他相信,只要敬业和用心,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好的。“我所做的工作都是自己认为不擅长的工作,但我不怕困难,最终把这个工作做好了。”孔翰宇说。

多多感受伟大的创造者的思想,真是能够思考很多东西,甚至头脑发热一段时间。 这不马上就发散了点:

其实SAP的人才观和领袖的气质是如此的相似,所以突然感觉一个老板思想和气质对与一个公司的文化影响有多大,我感觉当一个公司特别是正在向上发展中的中小公司如果能够把握好人才观,我想这个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型的企业,气质怎么能缺少追随者哪?

我想如果很多积极向上的人不会因为行业的隔阂而放弃或者被企业放弃去创造的机会,那么我们国家竞争力又会有怎样的发展哪?

感觉今后的私人大学会雨后春笋了,为啥那,因为80后长大了,长大了知道自己被教育害惨了,知道了某种误人的东西必然会被清理或者被替代。

“我所做的工作都是自己认为不擅长的工作,但我不怕困难,最终把这个工作做好了。”真希望在中国能有人给我这样的机会让我做,并充分信任我。

突然又想到马云说过这么一句话“你认为他行,他一定行;你认为他不行,他有可能真就不行”;我想以后我要是当老板了会怎么理解这句话那?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