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项目经理招聘考察事宜的提案

2010-03-08 15:04 183 查看
在国内BU业务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才战略越来越成为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人员招聘的效果与效率也是国内BU当前面临的较急迫的问题。项目经理是当前业务一线骨干,是提高项目实施质量与客户满意度、树立公司品牌、建立公司竞争优势的关键人群,也是缺口较大的以及较难招聘的岗位。合格或合适的项目经理标准可以专题讨论,在此不赘述。在合格项目经理缺口大、面试考官业务繁忙、面试主观性较强的实际情况下,本提案考虑的是我们如何能用更短的时间获得我们需要的信息、更有效地考察应聘者的关键能力,从整体上提高项目经理招聘考察的效率与质量。

一、项目经理的招聘考察原则:

1、不轻易错过一个人才。
在没有做出否决之前,面试官应该充分阐示出公司的发展优势,营造吸引人才的积极氛围,充分释放出招揽人才的积极诚意,引导应聘者自愿花时间与精力准备我们需要了解的信息、展示自己的能力;在面试中对应聘者的不足可以记录并进一步了解,应避免令应聘者产生失落消极情绪的暗示。

2、用最短的时间收集我们最需要的信息。
每个应聘者从业经历不一样,应聘信息内容结构不一样,描述的角度与侧重点不一样,沟通方式谈吐能力不一样(有的漫无边际,有的局促紧张),而面试考官的阅历、经验以及考察重点也各有不同,这使得从面试项目经理这项工作的总体来看,如何在面试中提高效率、尽快地抓住重点信息成为一个问题。
项目经理的一些结构化的信息(个人信息、客观信息)应该在简历中已经有所体现,这些信息的真实性检验应该由人事方面完成。我想专业面试官更需要着重了解非结构化的专业实践信息(如涉及的项目情况)以及“软”信息(如项目的心得体会,看应聘者的经验与境界)。
沟通是需要时间成本的,特别是了解项目情况与心得体会等需要较多的时间成本。面对面沟通当然是不可替代的,不过我们可以找些减少时间成本的办法。在充分调动应聘者的强烈应聘意向后,我们可以将需要了解的信息模板(附件中提供了《项目经验登记表》模板)交给应聘者,请他回家准备好后通过邮件反馈。

3、有效考察关键能力。
对项目经理的能力要求很多,我们需要理出其中关键的并且是面试中可考察的能力,以此形成面试考察能力集合。当然这个集合的大小与我们为招聘而做的努力相关,例如,如果我们准备了复杂度合适的项目案例需求,就可能更精确地考察项目经理的架构能力。
应聘者的项目案例是考察沟通的最重要基础,应聘者对其项目案例的宣讲以及对我们提问的应答是最重要的考察手段。应聘者的项目经历可能很多,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需要聚焦和当前业务相关性大的项目。为更有效率与效果,我们应该事先设计些针对性问题,并组织更多的业务领域相关同事(包括对招聘此人感兴趣的其他部门负责人)旁听提问,综合判断应聘者对当前团队的近期及中长期价值。

4、共享面试信息。
应聘者可能适合项目经理以外的岗位,可能适合面试官所在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所以充分共享面试信息是整体提高面试效率与不错失人才的重要方面。在共享简历的基础上,应聘者反馈的《项目经验登记表》应为国内BU内各部门共享,对该应聘者感兴趣且有时间的其他部门负责人也可参与面试(至于录用分配于那个部门可以制定规则,例如主面试官优先)。

二、项目经理的招聘考察流程:

1、真实性调查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事部对应聘简历中结构化的客观信息进行真实性的调查,调查范围灵活处理,多多益善。

2、第一轮面试准备

国内BU人力资源中心确立面试官。
人事部约定面试时间,将应聘者简历发送给面试官,抄送给国内各二级事业部负责人。 素质测试。

3、第一轮面试 初步了解
面试官了解其应聘动机与职业规划意向,充分介绍公司、部门与岗位发展的优势,充分表达招揽人才的诚意,强化其应聘意向,给出项目经验登记文件模板,希望应聘者精心准备填写反馈,强调反馈结果对面试的重要性,并约定在得到反馈后商定第二轮面试时间。
该阶段5分钟-10分钟。

4、第二轮面试准备
应聘者回家填写《项目经验登记表》并发给人事部。
人事部将应聘者的《项目经验登记表》转发给面试官及国内各二级事业部负责人。
面试官从《项目经验登记表》中选择感兴趣的1-2个项目,约定应聘者准备宣讲PPT,并将面试时间通知人事部及国内各二级事业部负责人。

5、第二轮面试 宣讲应答
面试官牵头,相关人员参与。应聘者宣讲项目PPT并回答提问。
宣讲10分钟,提问应答10分钟。

6、面试官综合参与者的意见形成面试结果。

说明:
1、以上流程环节似乎较当前多了,但总体上时间与质量得到了控制。
2、国内BU售前咨询人员以及外协项目经理的面试也可以参照以上建议。
3、以上部分内容尚需深化、细化与规范化,某些实际问题可能没有考虑到,希望大家充分发表意见。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