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ESB之我见,总线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目前的ESB真的适合企业做企业级的集成应用么?

2010-03-01 08:55 393 查看
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方兴未艾,大行其道的样子,我很是不爽,现在的概念炒作怎的是不得了,实际上ESB的概念并不新奇,只是我们没有注意而已。

首先,总线的概念(BUS)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当然,不是指计算机里得总线),当人们做某样事情,而又需要相互交换信息、物品时,又不能什么事情都亲历亲为,毕竟不能花很多时间在路上跑,古人又不笨,所以有了“捎东西”,大家把东西都交给这个要去目的地的人,让他来完成这个交换的过程,这个就是最原始的“人工总线”,从概念上来讲,这个总线相当先进,至少我们信息系统尚未实现“动态总线”(dynamic bus)这个概念,当然这个动态总线的概念在Internet网络中得到了实现,关于这个讨论,我以后再谈,回到原题,这个总线的概念出现的是不是真的很早?然后,由于人们对信息、物品的交换需求增加(注意,这个也是我们信息系统中总线出现和发展的原因),人们开始在主要的交换线路上建立了驿站,开始传送信件和物品,还有我们最早的快递和物流公司——镖局,知道近代,全球化、现代化的需求,让我们天天使用的总线更加丰富了:邮政、电信、移动、快递、物流、航运等等,我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总线的世界,当交换的需求达到了一定规模,总线的出现就是必然的。

总线用于计算机开始是硬件,这个道理很简单,需求首先是硬件上提出来的,计算机对于数据大量交换和系统小型化的需求,决定了总线的诞生,随着系统的进步和交换种类增加和交换要求提升,诞生了并口、串口、系统总线、ISA、PCI、SCSI、AGP、USB等等、等等众多的总线。

对于软件,总线的概念实际上最早实现是网络,交换的需求是总线诞生的理由,最原始的通讯都是专用的线路来通讯的,比如我们目前还在使用的视频线,但是随着交换的数据和种类提升,一个统一的交换通道的建立事在必行,所以我们使用的网络,包括他的前身,本身就是一个总线,这个总线由于超级海量的数据交换需求,所以在总线技术上,绝对是最先进的,所以ESB并不先进不是?

实际上我并不清楚数据交换总线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是早在2000年,我加入的那个公司就致力于数据总线的开发,而其策划则是远远早于这个时候。

也就是由于数据交换的需求大规模提出,总线这个概念才会被炒的这么热,但是类比其他总线的发展,我们都应该知道,总线的建立不是给予总线,而是给予协议,就像是我们沟通的基础不是我们都是人,而是我们有了统一语言,我们沟通的基础是建立在我们能互相理解的基础上的,计算机也一样,网络之所以成功,TCP/IP协议的成功是基础,信息总线也好,数据总线也好,服务总线也好,其基础也必定是一个成功的协议,ESB的开发或实施必须先定义统一的协议,所以ESB开发新的企业级应用是可以的,也可能会有比较好的表现,但是用于替代EAI来集成原有的企业信息系统,只会增加系统复杂性,降低系统间效率,提高企业成本,所以ESB这个概念应用于企业的前提是企业本身要对企业内应用有统一开发、管理的认识,而不是通过软件公司所谓的概念炒作来骗取企业的系统投入,这样只会对企业有百害而无一利!

软件总线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个必定和企业业务数据交换有关,以后我们开发系统,应该不用考虑数据库,分层系列的事情,只需要选择提供者(supplier),开发处理过程(process),并按照协议提供数据出口就好(data interface),消费者把你开发的应用程序作为提供者就好,是不是很简单,所以未来的网络就是最大的BUS,统一了数据,统一了应用,新的时代就会来临了!



图1 未来的系统构架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