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关于对做需求的一点感悟

2009-11-10 22:57 253 查看
门匙管理做的很郁闷!

该需求,客户说“非常简单”,我们也认为“非常简单”,不就是一个列表,增删查改,然后加一个门匙借用、归还的流程吗?

到后来呢?这个模块前前后后修改的次数不下3次。

第一次是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认为门匙审批不通过的话,应该到重新申请那里,结果讨论后,认为审批不通过,就是不给你借了,你还重新申请个啥!

第二次是因为跟用户演示的时候,用户突然说有可能同时会借50把钥匙,一下头大了,结果,流程推到重来,支持批处理!

第三次是因为项目第一个版本上线的时候,业务部门的老大突然问“有没有门匙借用的告警功能和统计哪些钥匙外借,哪些被异常损坏的功能啊”,只能不好意思的说“本期没这个功能,下去再深入调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从这件事,我领悟到,复杂的事情不复杂,简单的事情不简单。

也就是说简单的事情,越是要做的细致,了解该需求点中的“事”,涉及的“人”,关联的“角色”,隐含的“逻辑”,相关的“流程”,而且这些“事、人、角色、逻辑、流程”都要形成一个闭环,而且这每个项本身也要形成一个闭环,比如“人是从哪里来的,是什么角色,要做什么事情,有哪些约束”,“这个事的背景是什么样的,实际是如何操作的,参与的人有哪些,相关的有哪些角色,自身隐含什么逻辑,以及包含什么样的业务流程”,“这个角色是用来干啥的,会有哪些人,这个角色能干啥,不能干啥”,“这个流程的背景是什么,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参与的都有什么人和角色,各步骤之间有什么关联,各步骤都是干啥的,各步骤里都有什么逻辑”,前前后后的这么想想,也不至于一个门匙管理,从项目开头做到项目结尾!

至于复杂的事情嘛,还是那句老话,简单化处理,分解为一个个的简单的事情!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