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李开复的猜想-质疑的背后你是否可曾想到

2009-10-25 22:28 288 查看
最近李开复这个名字又一次进入热点搜索行列,但凡做IT的人都知道这位做人低调行事高调老帅哥。日前,这位敬爱的开复老师意外的给了世人一个惊喜,他决定辞去Google中国的职务,下海创业为大学生创意团队提供资金与战略导向。于是,业内一片哗然,认为当下开复老师的决定异常荒谬,各种质疑纷至沓来。
李开复的猜想,这个话题要延伸到中国产业结构链。当今,大多数的中国企业仍延续自我研发的道路,其中不乏闭门造成的尴尬。而当下国外企业大多已从开始尝试从传统研发中剥离出来,透过资本市场对行业技术进行整合和收编,从而快速提高企业附加值。而中国的企业确恰好相反,如:金山、华为、中兴这些在国内响当当的名族企业,其研发成本、内部消耗极其惊人。虽然,它们也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但当他们将原始技术转化为产品的时候,往往付出非常高的人力成本和商业风险。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国外500强企业也正在悄悄转型。据最新的一组数据显示,2005年至今,有半数以上的外资企业选择关闭其在欧美的研发中型,转而投向中国市场。这一信号表明,一些外资IT企业已开始察觉传统模式的总总弊端(自主研发/自主市场),如:企业决策、市场风险、资本回报及产品价值等问题。这些问题,正是由于极端雍宗内部组织所引起。
而在中国,这种形式正正恰恰相反。目前大公司研发实力非常雄厚,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仗着自己在资本市场的不义之财大肆投入,其运营方式经常带有***性质。比如金山软件这家公司,一年扶持10几个自主产品,在国内有少说也有5、6家大型游戏工作室上。为了打造一款明星产品,大费周章的折腾了好几年。对于一家公司而言,同时运营10个产品。你能在年前预算准确的判断出谁才是今年的主打产品吗?我想这是极其困难。想在预算平均分摊的10个产品中打造出一款出类拔萃的经典大作。这就好像买了10个饥瘦如柴的奴役,饭也没吃饱,就逼着他们要卖命为自己干活。在看看国内一些传统行业,有多少放着自己十几年经营的核心业务不做。但凡,自己学了一点MBA,就以为自己弄懂了资本市场。今天,煤炭赚钱就一窝蜂的投煤,明天房地产吸金就一个加强排的蜂拥而至。这就是中国产业链真实写照。
话题转回来,对于开复老师而言。我想他正是看重当下的发展趋势。一个创新产品,从资本市场的观点就是一桩交易。扶持好的产品或创意,这恰恰迎合了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即大型公司主要专注于品牌和服务,中小企业和创意团队则专注于新新市场和技术研发。这种发展模型,将大大降低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选择上的决策风险。通过买卖产品整合新技术,迅速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企业研发风险。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通过不断的技术专精和技术创新,赢取被收购的机会成本,从而讲技术转化为产品在资本市场中得到收益。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对于新的资本市场而言,更合理人员配置与稳定投资回报才是型企业排除***性思维的坚固后盾。
而今天,开复老师正是向我们展示了其前瞻的思维与理念。为广大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以8亿资金为我们托起这样一个庞大的交易平台,他是值得的尊敬与赞美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