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CISCO SCE 第四部分 用BB Console定制策略,进行流量控制

2009-10-09 12:49 411 查看
第五章 用BB Console定制策略,进行流量控制
带宽控制的必要性:
1,保证关键应用的传送视频点播, VoIP, 会议。避免堵塞
2,实时应用的优先级保证聊天 vs. 邮件 多媒体流 vs. 下载
3,用户接入分级精品客户 按照需求提供优先服务
带宽控制的相关术语:
1,Rate enforcement – 速率限定-利用丢报策略实现带宽控制,根据流量的方向分为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控制。
2,Bandwidth controller – 普通(BWC)带宽控制器-控制用户的一个或者多个业务的上行、下行带宽。
3,Total subscriber controller –用户BW控制器(SBWC)-为各种普通带宽控制器(BWC)(额外通通除外)动态的设定分配给用户的带宽。
4,Global controller –全局BW控制器(GBWC)-高端带宽控制器,为用户和业务的带宽控制器动态分配带宽,控制某种或者一组业务的总带宽。
5,PIR (Peak Information Rate) –最高信息率—BW最大速率,业务控制引擎专为特殊服务/用户提供。上行和下行流量分别规定PIR。
6,CIR (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 –承诺信息率—无拥塞或无订购过量情况时,业务控制引擎 BW为用户/服务提供的BW速率。如果发生拥塞,业务控制引擎将根据下面介绍的保证级别或相对优先级,尝试提供不同的CIP速率。上行和下行流量分别规定CIR
7,Assurance Level保证级别 -(1-10) – 用户控制器内部拥塞时,用来进行带宽分配的量值。
8,Relative Priority相对优先级 (1-10) – 线路或者全局控制器拥塞时,用来控制用户控制器之间带宽分配的量值。
Extra Pipe 额外通道–额外通道为服务分配专用的BW比例,大于用户的SBWC值。
9,CoS 服务类别(Class of Service) – 通过队列机制实现 - EF, AF, and BE
其中,BWC、PIR、CIR、GBWC对我们在带宽控制过程的作用较大。下图是这几个参数之间的关系:



理解PIR,CIR,BWC相关关系,对灵活使用其来保证优先客户的流量,限制其他流意义重大。这三个参数的配置位置都在package的策略编辑里。如下图



PIR: 限制其他用户保证优先客户
CIR:为用户/业务设定最低速率
Relative-priority: 拥塞时区分对待
下图所示,对金牌客户而言,规定规则和规则的意义图示如下图:



第一步,定义全局性带宽限制额度:
1,在service configuration editor-业务配置编辑器 中,选择菜单configuration-global bandwidth。



这里最小的粒度是0.16。
第二步,定义业务包(package)和BWC(带宽控制器)
业务包(Packages)是一组规则的集合。
每个业务包都包含以下信息:
• Package name-名称
• De.ion-描述
• Quota Management-配额管理
• Quota Buckets-配额桶
• Subscriber Bandwidth Controller-用户带宽控制器
• Package Index-包索引
• Hierarchy-层次
• Package Usage Counters-计数器
• Calendar-时钟
当创建业务和基本的业务包之后,你就可以把业务关联到业务包。设定业务包的规则。有两种规则:
业务规则
基于时段的规则
在network traffic-default package-edit package 这里使用的是缺省包进行的,根据订户的多少和需要,可以增加package1 package2等等。



在subscriber BW controllers-primary upstream BWC-右键选择add a sub BW controller 会被顺序命令BWC1 - global controller中可以选择刚才定义的upstream controller 1。
第三步,service的rule定制
选择default service-edit rule,将限制流量的BWC1(对应upstream)和BWC2(对应downstream)选中,如果配置了CIR和PIR的话,会显示其值以及global controller的值。 如图中所示。



经过上面的设置,基本的服务流量控制就完成了,下面就是将指定的策略推送给SCE设备,让其来执行之。当然,这个配置的过程、以及推送的过程网络是不会发生中断的。

第四步,当定义完成后,执行推送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数据,reporter就可以生成间隔5分钟的报表图示,就可以直观的看出控制的效果了。

第五章 讨论几个问题
第一,流量控制粒度大小的测试
1 BWC 和CIR PIR 的关系
采用FTP下载的方式来测试,BWC命名为ftp,
① CIR=0 PIR=300kbps global controller=default global controller
下载速度38KBps
② CIR=0 PIR=Unlimted Global controller=upstream controller=0.16=1.6Mbps=0.2*1024Kbps=200kbps
下载速度189Kbps
③ CIR=0 PIR=Unlimted Global controller=upstream controller=0.8=8Mbps=1024Kbps
下载速度700kbps-900kbps之间
w
upstream controller 1
BWC1 CIR=0 PIR=Unlimited global controller 参数改变:
0.032 G位以太口 0.32Mbps=0.04*1024KBps=大约40KBps的下载速度
0.16 G位以太口 1.6Mbps=200KBps的下载速度
0.8 G 8Mbps=1024KBps
global controller=0.8的时候: CIR=0 PIR=400Kbps upstream controller 下载速度50KBps 只要PIR不超过upsteam controller 的范围,以PIR为控制。

第二, 如何提高SCE的利用效率?
通常的SCE使用中,大家一般只会注重控制感兴趣的Service,但这不能很好发挥SCE的作用,具体的使用方法是:
1、在安装SCE初期,全部放开,得到一手的数据;作为控制的依据;
2、对协议的控制要全盘考虑,如只控制其中一种,整体的流量可能会出现没有降低的情况,你控制了这个Service,其他的Service的流量升高了;
3、对于不做控制的Service,在初期定出流量的上限,控制流量的上限;对SCE中GEN流量,建议在初期必须控制,如果有多数用户反馈某种应用无法使用,在酌情放开或找到应用的端口,在SCE中放开;
4、对http等service,在初期限制的上限预留一定的比例,根据市场部门的要求逐步放开;
第三,关于SM
SM是Subscriber Manager的简称,在没有此组件的情况下,对于用户的任何控制,都只能基于IP地址进行。SM主要应用在动态IP地址环境下,如ADSL、Cable Modem等。SM可以与后台的Radius Server、OSS系统、BRAS、CMTS等配合工作,读取与帐号相关的信息,最终实现在SCE流量控制平台下对动态IP地址用户进行控制。实施后,看到和控制流量都基于用户帐号来进行。
针对单一用户IP地址进行流量控制
在没有SM,只有CM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单一用户IP地址的带宽控制,但如果网内有大量用户需要这个功能,在SCE下设置会非常麻烦。

伴随着日益多样和复杂的网络业务数据,以及运营商开展精细化运营的要求,服务控制功能必定会集成进下一代网络汇聚设备,成为这类设备的基本功能。
目前,思科等厂商已经提出,不仅网络边缘设备应该具备服务控制功能,在网络之间对接的设备上也必须具备这一功能。而其最终的目标是识别并控制每个用户的每个应用,并且可以按每个用户的每个应用进行计费。一旦运营者完全掌握了解了网络后,就需要挖掘网络的潜力以创造更多收入,服务控制平台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来发现更多的业务机会。未来,运营商将不再简单地推出基于速率分级的业务,而是完全基于应用的业务等级,使用这种系统在实现基于限额带宽、基于站点计费后,可以推出基于内容收费的业务。

CISCO SCE 的相关东西到这里就完了。 全文分了四个部分发布在51CTO上的。 我觉得应根算是目前网络上比较详细、全面、全中文的 介绍、配置、执行cisco SCE 流量控制的笔记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CISCO 策略 Cons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