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指南(考研流程)

2009-08-14 13:27 435 查看



[align=left] ◆ 了解考研信息 [/align]

  考研信息根据其公开程度可分为公开信息和半公开信息,公开信息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公开传播的信息,包括国家的研究生招生政策、专业目录和招生简章等。半公开信息通常不对外公布,但考生仍可通过特殊途径了解,如专业课的内容及重点、面试的内容及方式、导师对学生的偏好等等。 >> 详细


[align=left] ◆ 确定考研目标[/align]

一、确定自己是否适合继续学习本科时的专业,而后决定是否有跨专业报考的必要;
二、确认即将报考的专业是冷门专业、热门专业还是新兴专业;
三、确认跨专业的性质,是属于理科转工科、理工科转文科还是刚好相反;
四、确定报考的学校,即报考本校还是报考外校;

五、确认自己选择报考的学校属于小型院校、大型综合学校还是研究院所。 >> 详细


[align=left] [b]◆ 公共课的第一轮复习[/b][/align]

[align=left] 4月到6月初,新一年的考研准备就该开始了。首先要对去年各科考研试题情况有一个了解,最好看一下去年的考研大纲,以及前几年的考研试题,对于考研命题有个初步了解。准备合适的复习参考书,把各科的参考书看过一遍。 >> 详细[/align]




[align=left] [b]◆ 有效利用暑假复习[/b][/align]

  因为复习时间集中,其它学习任务最轻,暑假成了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这一段黄金时间的利用效率和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下一轮复习,并与最终的结果紧密相关。

模式一 完全自我复习

适用人群 —— 适合那些基础较好、对自己超级自信的人。
注意事项 —— 一是要选好过硬的复习用书,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二是自学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强,不要让其它事情如恋爱、出国等影响复习计划。

模式二 先进行自我复习,然后带着问题上一个质量有保证的辅导班

适用人群 —— 适合暑期参加英语、数学的学员,以及准备下半年参加政治班的考生。
注意事项 —— 前期的复习最好能将上课内容过一遍,找出困惑点和自己认定的重点。

模式三 先上辅导班,然后再进行自我复习

适用人群 —— 适合在暑期上强化班的考生。
注意事项 —— 在后期的自我复习中要整理归纳并消化辅导班上的内容。


[align=left] 关注考试大纲和招生简章[/b][/align]

  全面关注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大纲做为暑期复习的参考和依据。要开始留意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是否公布,购买专业课辅导用书,尽可能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





网上报名

考研报名一般在十月中旬和下旬进行。在校应届毕业生可以在九月下旬提前进行预报名,预报名与正式报名同样有效,已预报名的考生不需要重复填报。 >> 进入专题



现场确认


[align=center]时间和地点安排[/align]

[align=left] 现场确认一般在十一月进行,具体的时间由各个报名点自定。报名时不必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align]


[align=center]准备工作[/align]

[align=left] 需要用到: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为“军官证”、“文职干部证”或“军队高校学员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align]


[align=left][b]◆ 全面复习[/b][/align]

  巩固期的任务在于全面系统复习所有内容,可以看作是整个复习的成熟期。这个阶段另一重要任务是稳定自己的心理。找一个固定的复习场所,找一些志同道合的考友,安排好复习进度和复习内容,静下心,专心复习。将外界的干扰减少到最低限度,摆正自己的心态。




[align=left] [b]◆ [/b]第三轮复习[/align]

  冲刺期各科均进行第三轮复习,重点放在全面梳理知识点、强化答题、解题技巧,查漏补缺等方面。另外, 时事政治内容也基本确定国,应进行高效的复习。要避免题海战术,关键是找一些切实有用的内部冲刺资料、模拟资料来训练就可以了。参加串讲、冲刺班也有很大好处。当然,临考心态的调整也十分必要,自信一点,不去过多的思考诸如考不上怎么办的消极念头。

  在冲刺阶段要注意合理安排各科的时间比例,通过有效的复习方式作最后冲刺,政治、专业课、英语课可以按照5:3:2来安排复习时间。

  考研的成败最终是由统考科目和专业课的综合成绩来决定。一般来说,各科冲刺阶段成绩提高由难到易依次为英语、数学、专业课、政治。因此,考生必须平衡好各科的复习时间。在冲刺阶段,考生必须对自己的复习状况作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估。继而找出基础比较薄弱的科目,并加大复习强度。同时,还必须根据所报考的院校对科目的要求,加强相关课程复习。






[align=left]参加初试[/align]

考场如战场,某些细节可能会决定最后的结果,因此在考前要好好规划,不要让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影响大局。 以下三个方面考生需要注意。
首先,考生要分配好答题时间与控制好字数。新闻专业课的考试题量相对较大,很多题目都是对宏观性问题的考查,涵盖面大,可能会出现胸有千言无从下笔,一旦下笔又收不住的感觉,在某些题目上耗时过多,会导致整体时间不够,影响分数。因此一定要根据题目分值控制字数和时间。名词解释字数应该控制在200字以内,解答题大约700字,而论述应该在1000字以上,可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人风格酌情加减。
  其次,考生要学会应对复习漏点。研究生考试是选拔性考试,肯定会出一些难题来拉开差距。复习再全面,也难免有疏忽之处,因此在考试中遭遇没复习到或不大了解的东西,再正常不过。这时千万不要慌,可先答其他有把握的题目,最后再对漏点攻坚。新闻学并非孤立的理论,很多知识点都有相关性,可以采取延伸思考的办法,从其他角度或知识点切入题目,结合知道的基本理论加以延展,只要“合情合理”就可以了。同时,要注意答题技巧,总结出同类问题的区别与联系,可以举一反三。

  最后,考生要注意理论部分的答题风格。答题不能死抠书本,应该在充分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按照自己的思路答题,有逻辑有重点,不要太空洞。对于论述题,不能只干巴巴列理论条款,尽量按照论文的方式来写,理论完整论述,自圆其说,首尾呼应。

  跨专业考生答题时很容易暴露“外行”本色,因此一定要加强专业素养,通过阅读专业期刊和学者论文了解学界业界的最新动态,在考试中合理应用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注意年末或来年年初的期刊中会有全年热点总结,考试中可能涉及。


[align=left] [b]◆ [/b]查询初试成绩和复试分数线[/align]

[align=left] 从二月底开始,陆续有院校在自己的研究生院网站上开通初试成绩查询系统。考生可以凭考号等信息查询到自己的初试成绩。国家复试分数线一般在四月初公布。[/align]


[align=left] 申请调剂[/align]

  通过了国家划定的初试分数线、具有复试资格而在第一志愿学校又没有复试机会的考生,也可以把自己的相关资料和情况简介传达给相关专业生源不足的院校。经过考核,学校会为符合条件的考生发面试通知,并向考生的第一志愿学校发放调考试档案的“调档通知”,考生经复试合格后入学。 >> 进入专题


[align=left]参加复试[/align]

[align=left] 首先要认真阅读所报考院校的复试规则或复试实施办法,了解复试内容和程序。其次,考生要认真复习考试分析或所报考院校指定的复试参考教材。最后,考生要广泛搜集所报考院校近几年的专业课和英语的复试试题,从而有的放矢地复习。 >> 详细 [/align]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